8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患者术后护理研究

2019-02-12 09:28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0200杨娟苏敏郝桂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患肢高龄股骨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0200)杨娟 苏敏 郝桂兰

本文主要将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后的一些护理要点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在75~94岁之间,平均年龄(81±3.2)岁。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21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8例。除2例为交通意外,其余为跌倒摔伤,86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

1.2 治疗方法 86例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对合并有慢性病的先行治疗至病情稳定后,于入院后3~7日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主诉和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慰、鼓励患者,并介绍相关成功病例,解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1]。

2.2 术后观察要点 术后给予患者多功能监护,在48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证,主要包括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患肢的血液循环、切口渗血情况以及用药反应,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尤其注意如患者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紫绀等是肺栓塞征兆,需紧急处理。严格观察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掌握异常检查和化验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3 疼痛护理 我科开展无痛病房,对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同时对患者疼痛的部位、方式、程度及缓解因素进行详细记录,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应对干预,指导患者自我调节,共同参与对疼痛的积极控制中来[2]。

2.4 并发症护理 ①肺部感染:加强对病房的管理,对其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②压疮:保持床单清洁,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指导并鼓励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做抬臀运动,避免长时间平卧造成骶尾部压疮。③便秘:除了加强饮食指导外,指导患者及家属做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④下肢深筋脉血栓:术后麻醉消失后鼓励患者进行踝泵练习,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根据具体情况行屈膝屈髋活动,逐渐由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术后12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血栓形成。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必要时复查下肢深静脉彩超,以明确有无血栓形成。

2.5 合并症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并监测患者血压、血糖变化,对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做好宣教。

2.6 康复指导 术后下肢感觉运动恢复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足背、足趾的屈伸运动,术后1~3天根据患者恢复进展,选择个体化康复锻炼方法,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床上屈膝屈髋练习、床边坐双小腿下垂。术后3~5天可借助助行器在床边站立适应体位变化,再根据医嘱逐渐过渡到行走。

3 结果

86例高龄患者除2例患者出现出现患肢小腿的肌间血栓经治疗后已治愈。其余患者均无皮肤压疮、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于术后10~20天出院。

4 讨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且机体功能逐渐退化,骨折愈合较慢,易发生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针对高龄老年人的特点,严密的病情观察可使护理人员可实时了解与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正确评估,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消除其不良情绪,提升其医疗配合度与治疗信心;切口护理可实时观察切口渗血情况,防止切口感染状况发生;疼痛护理可进一步减轻患者骨折部位和手术切口的疼痛,使舒适感得以提升;术后指导患者正确排痰,有效地预防了肺部感染的发生;术后个体化、全面性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既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能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猜你喜欢
患肢高龄股骨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