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2019-02-19 08:11耿俊茂
社会科学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少数民族

耿俊茂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完整系统、相互贯通、逻辑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提出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方向性问题,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1]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这就从具体层面回答了高校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这一根本问题,为高校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

一、主体间性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应用性分析

当前,高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满足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社会形势发展变化,凸显少数民族大学学生群体主体性地位,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交流沟通关系,并基于彼此间包容与和谐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主体性发挥。

(一)主体间性引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可能性分析

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不再是与虚幻的共同体相对的概念,或是一种特殊的共同体形态,而是融合了政治经济学、人学等理论,具有了丰富历史感的人类生存方式,展现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深刻的现实关注。[2]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主体性实践环境,还是基于民族团结教育实效分析,一定程度上,都存在难满足社会思潮渗透、教育实践多元化需求发展态势,在实际工作中的协作配合与有机融合仍有较大努力空间。

1.立足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管理环节繁冗,致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深层次措施推进相对乏力;立足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成果丰富,有反映少民族大学生群体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性实践成果示范,但缺乏普遍性和系统性支撑。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主体性实践层面来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体作用高度认同,但在具体贯彻和运用过程中实现有难度,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服务创新的主体性实践对策更少,急需提升个性化途经。

2.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教育环节的知识逻辑引导,未能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性、兴趣、能力和行为等时代多元化发展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指导服务,造成教育教学与实践引导行为脱节,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效能评价处于有待提升状态,更无法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行为实践的后续有效指导,缺乏思想教育服务鼓励性措施,很难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主体性。

3.强调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政策性调控,在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主导性作用的发挥不突出。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期望值,个别教育者有忽略少数民族大学生期待效果行为主观性,导致教育方法、态度以及服务水平无法产生于行为匹配的效果。使得体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完善的教育效果不理想,造成无法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与成才行为实践的有机结合的局面,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协调发展的思想教育实践急需创新。

(二)主体间性引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启示性分析

引入主体间性理论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性需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全过程真正突出主体作用。主体间性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规定性,诠释了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良性互动的内在关系,充分调动师生双方主体性和积极性。

1.以交流引导学习激情。师生享受平等交流发挥主观积极性,强调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师生关系和谐互动发展,促进教与学系统各要素发展演化,作用于培育各个环节,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担当意识,巩固高校实现社会责任的良好成果,学生主动交流互动合作提升学习兴趣,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全过程的聚能效应。

2.以包容带动自我教育。师生宽容理解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效前提,学生主体间性需要自组织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是主体内在自组织过程,师生包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由要素无序作用发展为有序演化,本质上就是师生关系系统内部包容自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提升和谐发展动力,形成自我教育自组织效应,从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认知和实践统一。

3.以共建优化协同发展。师生协同发展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全过程重要保障,主体间性要实现培育实践和交往中主体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师生共建优化过程,发挥出师生协同效果,就需要协同运作培育系统和子系统,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系统目标有机融合发展,促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与实践行为展示过程优化协同效果。

二、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需要各环节协调配合推动,有机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到培育途经实践中,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系统各因素和效能平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内容、主体及环境等综合要素聚合转化,实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实效。

(一)更新生态系统协调平衡轨迹

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彰显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念更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需要尊重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客观规律,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导向,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在课堂内外教育资源整合,平衡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教学系统关系,促进相关系统信息、因素和功效转换,协同发挥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主体和内容聚合平衡效应,[3]可以涵盖几个方面的轨迹平衡。首先是“双主”要素,要激发教师过程主导协同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自觉内在动力和影响因子效力,构建自觉互动双向交流格局;其次是绩数效要素,围绕目标客体展开,突出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行为一致协同性,设定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阶段目标和有效载体,促进课堂内外平台、环境、反馈、调整的协调统一;第三是体制要素,保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阵地,把握好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方向、对策、反馈、调整等环节,健全相关教育教学协同平台运作机制,确保协同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二)优化精品系统设置资源目标

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取得实效,离不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高度吸附性。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丰富,涵盖知识体系庞大,要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的精神实质,推动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理论体系。[4]在保证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统一发声基础上,分类别融入教育教学资源,优化管理精品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形成聚能效应促进系统目标实现。借鉴主体间性逻辑理念,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沟通交流主体,把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客体,形成共同性具体资源目标,进行精品化教育教学内容分割构建,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增设主体平等性交流环节知识点,充实生活案例和实践经验,将抽象思维转换为具象直观现象,形成层次性关联精品单元,体现在学生教学、讨论、作业以及答疑等模块中,提高互动沟通参与可能性。在设置资源目标实现过程中,要注意梳理和归纳问题,探究由大问题分解出的层级性逻辑相关内容,细化分析研判社会发展与个性需求矛盾,协同发挥外在体现物理性知识传授与内在强调思想教育引导功能,提升目标导向实际效果。

(三)打造互动系统创设交流氛围

高校营造平等交流氛围是主体间性实现基础,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发挥实效。应该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教育国民牢固树立公民意识,让各族人民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群体身份,更要树立自己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公民身份、国民身份,把“五个认同”作为每个公民第一位的意识。[4]要培育耳濡目染的精神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处彰显主导性大学精神,传承中华历史文化底蕴,将隐性德育资源补充融入教育教学载体,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自觉学习活动参与体验者和分享者,带动其顺应预设逻辑思路,协调融入实践行动,自我管理拓展学习,形成价值认同指导自身实践,并通过体验提升转化为良性意志行为。尊重学习感知,平等交流观点,以对等姿态探讨问题,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良好氛围。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互动交流营造出愉快氛围,在主体性愉悦情境下更有利于达成培育实践效能,接受具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性的客体内容,通过交流切换、沟通互动、总结体验等实践环节,更容易疏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

(四)提升引导系统转换实践价值

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需要科学方法指导实践推进,高校要善于拓展教育空间,把握各类教育资源服务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课外实践体验,并提高主动实践状态,积极开发运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生态环境,制定横纵交错的激励措施,尝试多渠道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价值转换,达到知行统一,实现课外实践的自组织教育功能。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从操作层面来讲,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实践主体自组织的作用过程,核心展现出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发能量转换形成实践价值,带动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协调发展,实现意识认知对实践行为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需要将学习体验和实践锻炼相融合,充分借助各类平台和载体进行有效疏导,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动接触和认识相关资源,结合校园文化活动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功能,引导学习榜样自我激励。高校重视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也要从大学生自身发展和成长成才实际考虑,注重大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四种能力的培养。[5]

(五)健全保障系统建设教师队伍

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践需要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更需要激发各类教师主导意识实现协同作用促进绩效。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系统性、科学性和制度性建设,促进“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总体来说,实现系统性就是要把坚持教书与育人两者相统一,既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理念,又有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思维,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修养,把知识传授与意识培育渗透有机结合。实现科学性就是要尊重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既要传授专业前沿优质动态资源,也要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分类指导,从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挖掘分层次德育知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成才。实现制度性就是要规范引进和退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秩序,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挖掘教育素材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和行业实际,有效提升教学质量。[7]

高校要紧密结合社会客观形势及发展认真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确立广义的民族工作意识,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56 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8]要积极梳理专业课蕴含着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元素和功能,探索教师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主体联动模式,有机统一知识体系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功能,切实推进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效果。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少数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