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创新的党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研究

2019-02-20 10:17
社科纵横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党校交流图书馆

鲜 鹏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图书馆 甘肃 兰州 730070)

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工作实践层面,图书馆界都掀起了一股“空间”热。图书馆正在改变原来的模样,从以“书”为主转变为以“人”为主,从以阅览为主的空间转变为交流和开放的空间,图书馆不再仅仅是“藏书空间”“阅览空间”“休闲空间”,更是“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创客空间”“智慧空间”“交流空间”“体验空间”等。以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推进图书馆服务创新也是新时代赋予党校图书馆新的使命和任务。

一、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是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图书馆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校图书馆也不例外。

(一)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2018年11月1日印发实施的《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2019年9月24日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也强调,党校(行政学院)要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发挥好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党校图书馆作为党校的文献信息资料中心,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智力支撑和信息保障的重要职能,理应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提供服务与保障。然而,近年来,与党校事业快速发展和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新要求相比,图书馆转型发展步伐迈得还不够大,服务工作还不能适应新潮流、新需求和新任务,相对落后的服务手段和较为单一的服务方式导致读者到馆率、借阅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图书馆面临着功能弱化与生存危机相互叠加的困难处境。

党校图书馆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核心的问题是服务工作主动性不足、针对性不够,对外部形势的变化不敏感,发展理念趋于落后,不善于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性地推进工作,满足现状、不愿改变的惰性在各级党校和图书馆内外不同程度地存在,图书馆转型发展的路径还不是十分清晰。这就迫切需要认真学习研究和把握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结合党校特点和现实需求,对症下药,努力革除陈旧的发展理念、被动的工作模式、落后的服务手段,推行先进的发展理念、主动的工作模式和创新的服务手段。

(二)党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的理论基础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先生在其《图书馆学五定律》中确立了读者的主体性地位和“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并且指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从古代的藏书楼到今天现代化的图书馆,不断地变化、开放、生长是图书馆这个有机体即时的生命体征,而人则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和主体,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正是秉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赋予图书馆新的活力和能量。

“空间再造”是当今图书馆转型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突破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的束缚,从以前以流通阅览为主转向以学习和交流为主,将传统的阅读空间再造为用户知识共享交流的学习空间,将图书馆打造成读者学习、研讨、分享、交流的场所,打造成具有亲切、自由、包容等特点的公共文化空间。

目前,理论界关于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基本理念,第一是注重人的需求,认为图书馆是人与人交流的共同体,要从过去以藏书、设备的空间为主向以人的活动空间为主的方向发展;第二强调可接近性,认为图书馆不应追求大而全,而应突出图书馆与服务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强调开放性,认为应该把围墙打开,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室内外空间的自然融合和谐;第四要注重舒适性,既要考虑图书馆建筑与周边景观的和谐,又要尽可能满足读者对美好阅读环境的追求;第五要强调资源融合,使图书馆成为一个信息资源、空间和人融洽相处的统一体。

空间再造使图书馆作为一种空间的价值得到重新定义,使图书馆不再以藏书为中心、以借阅为中心,而以学习为中心、以交流为中心、以分享为中心,也使图书馆突破了传统空间观念的束缚,促进了图书馆与读者、社群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同时,空间再造使得图书馆传统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发生显著变化,有助于促进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结合,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实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空间再造的目的是服务功能的拓展,图书馆的发展史也是图书馆功能的拓展史,功能拓展是图书馆服务的本质要求,也是空间再造的基本落脚点。所以,空间再造与功能拓展是驱动党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两个轮子,空间再造为服务创新创造条件,功能拓展则是服务创新的内容和方向。党校图书馆只有面向未来,着眼于空间再造,注重提升图书馆的内涵,深化与拓展图书馆的功能与服务,主动谋求变革与发展的出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冲击,找到转型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党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与功能拓展是大势所趋

2016年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党校图书馆功能的若干意见》《全国党校系统数字资源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党校图书馆工作规程》等三份重要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党校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定位与具体目标,并对图书馆转型发展工作做了整体规划与全面部署。时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同志提出了“在转型中坚守,在传承中创新”这一宏大而富有哲理的命题,并为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提出了发展目标,即“建成高举党校姓党旗帜、以读者为中心、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目标、服务主业主课的现代图书馆”,强调党校图书馆要尽快实现办馆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工作手段创新。并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图书馆的空间再造问题;提出要把党校图书馆改造为集阅览、学习、交流、研讨为一体的文化空间,营造为交流、分享、发现和休闲的学习场所,再造为充满活力、有吸引力、令人向往的精神空间。这就为党校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指明了方向。

二、甘肃省委党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2016年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工作会议召开后,甘肃省委党校正式决定实施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对图书馆楼进行改造升级,并给予图书馆充分的话语权,这就为图书馆空间再造创造了非常好的契机和条件。

(一)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的指导思想

依据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拓展的基本理念,本着功能完备、服务师生、美观实用、舒适便捷、适度超前的原则,在显著提升空间品质的基础上,通过空间整合与优化,实现由藏、借、阅为主的传统藏书空间向以读者为主的多功能服务空间转变,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创造全新的空间体验,努力将图书馆打造成为一个集阅读服务、学习研讨、信息服务和文化休闲功能为一体的知识公园,打造成为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个人学习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成为教职工和学员的“第三生活空间”。

(二)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抓好基建工程设计环节,从源头上把好关。虽然是旧馆改造,受到原有框架结构的诸多限制,但在前期设计论证过程中,就要把空间再造的理念和思路贯穿其中,努力去打造一个开放、明亮、舒适的现代化图书馆。比如,调整原有书库、阅览室布局,采取合并、撤销、剔旧等措施,尽可能压缩书的空间,在一楼设置了三个密集排架书库,将大量的馆藏集中典藏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空间的藏书容量,腾出大量空间用于功能拓展。又如,几乎打掉了室内所有的实体砖墙,需要分隔的部分尽量用玻璃隔断,同时开发走廊、门厅等闲置空间资源,为构建多元化空间服务创造条件。再如,四楼原有的两个阅览室面积各自达到144平方米,但中间有个柱子,作为阅览室用还可以,但要改造成其他空间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图书馆的努力争取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这两个柱子都被去掉,为此掀掉了并重新做了屋顶,将这两个阅览室改造成了视听欣赏室和多功能学术研讨室,虽然增加了一笔不小的造价,但从改造的结果来看,大家都还是比较满意,也成为改造中的亮点。

第二,抓好改造质量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在改扩建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图书馆要与基建部门和设计施工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互动交流。要从图书馆外观设计到内部空间布局,从空调电梯的安装到卫生间设施的选择,再到每一块地面、每一块墙面、每一扇门,以及水电系统、消防系统、屋面防水、网络配置,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去精心打造,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细抠细磨,精益求精,努力去提升改造质量和效果,争取使空间再造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尽量把光线、通风、照明、景观等条件较好及使用便捷的空间优先用于读者,充分体现对读者的关怀,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空间的体验感。

第三,抓好内部环境的美化优化,提升图书馆品质。为了使改造后的图书馆更加美观舒适,提升读者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体验,还需要对改造后的图书馆进行内部空间的美化优化,从图书馆标识导引系统、墙面的美化装饰、地面绿植装饰等方面整体规划设计,努力提升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美观度、舒适度和品质。

第四,抓好家具设备的配置,为功能拓展创造条件。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最终还要落实到每一个空间、每一项功能的具体配置和实现上,而家具设备在其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也是实现功能拓展的必备条件。所以,应该根据每一个空间和具体功能的需求,做出十分详细的家具配置方案,从家具的材质、功能、色彩、形状、品质等方面统筹计划,注重品质,满足功能需要。

(三)空间再造和功能拓展的目标要求

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设计和改造图书馆的空间,这是空间再造的基本落脚点。因此,我们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在图书馆里边规划设计了藏阅一体化的阅读空间,学术沙龙、研讨室等交流讨论空间,文化展览大厅、书画工作室等文化空间,读书沙龙、视听欣赏室等休闲区域,完善了电梯、中央空调和各种设施设备,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美观的学习、阅读、休闲、讨论、交流、分享的场所。同时,为了提供有效供给,丰富图书馆功能,提供社会化服务,我们还规划了一个亲子阅览室,为教职工能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提供空间条件,也满足了阅读推广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猜你喜欢
党校交流图书馆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图书馆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