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茶区适宜机采茶树品种的筛选

2019-02-22 09:42陈红旭唐茜邹瑶文维奇王正阳胡灿杨纯婧
中国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芽叶福鼎机采

陈红旭,唐茜,邹瑶,文维奇,王正阳,胡灿,杨纯婧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611130

茶叶是生产季节性较强的经济作物,采摘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占茶园管理用工的50%及以上[1-2]。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每到采茶旺季,不仅采茶工难找,而且采茶工成本不断增加。鲜叶采摘不及时将造成生产的延误,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因此,在适宜的时期进行机械采摘可显著提高产量和改善鲜叶质量[3-4]。研究发现与传统的人工采摘比较,机械采摘效率是人工采摘的8~15倍,同时机械采摘可大幅降低采茶成本,缓和采茶季节劳动力短缺的矛盾[5-7]。通过筛选适宜机械采摘的茶树品种,推广相关配套机械采茶技术,也加大对夏、秋茶资源的有效利用[8]。本试验对四川茶区引进或选育的11个茶树品种的新梢芽叶形态特征、机采前后芽叶机械组成进行调查,并比较了不同品种的机采批次和产量,旨在从参试品种中筛选出四川茶区适宜机械化采摘的茶树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供试茶树为四川省雅安市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品比试验园中的11个茶树品种,包括中茶108、中茶102、川茶2号、川茶3号、川沐28、川沐217、碧云、马边绿1号、福鼎大白茶、槠叶齐、玉笋。

种植方式为:双行单株种植,行距140 cm,株距40 cm,树龄均为9年。试验面积为275 m2,每个品种25 m2为一个小区,设3次重复。

试验鲜叶采用NV60H单人采茶机进行机采。

2.试验方法

(1)机采茶树树冠培育

2016年秋茶后,对供试品种的茶树进行轻修剪,茶树高度在70~80 cm,要求茶树冠面平整划一,以符合机采茶树的树冠要求[9]。在11月上旬施用基肥,茶树专用有机肥15 t/hm2,沿茶树树冠滴水线垂直开沟深施,沟深25 cm,施肥后及时回填覆盖[10]。2017年2月上旬、4月下旬和7月上旬进行追肥,施肥量分别为300、225、225 kg/hm2,施肥方法和部位同基肥,施肥沟深度10~15 cm。各品种的树冠蓬面培育方式和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

2017年2月至4月6日期间进行名优茶手工采摘。2017年4月7日对供试品种茶树进行轻修剪,以平整树冠面后,再实施机采。

(2)机采前新梢芽叶性状观测

2017年4月7日对供试茶树进行轻修剪,待茶树发出新梢后,于2017年4月27日对各品种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的芽叶性状进行观测,分别调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新梢的长度、最下节间长度、底叶着生角度[11]。在小区中随机选择15个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的新梢进行观测,重复3次。

(3)机采前芽叶机械组成观测

通过对茶树品种的物候期和田间观测来确定品种机械采摘的适宜时期[12-16]。于2017年4月27日观测各供试品种茶树的发芽密度。观测方法:在树冠表面随机选择3个小区作为观测点,每个观测点用33 cm×33 cm的方框置于茶树蓬面下10 cm处,取方框内10 cm厚度的各种嫩度的新梢,计算各种芽叶的数量、质量百分比,每个处理重复观测3次。

(4)机采产量的比较分析

通过多年来的掘进实践调查,复杂地质对煤巷机械化掘进效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各因素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不同的地区地质差异很大,须分析具体地质状况来采取预防措施。合理的技术措施可保证煤矿的安全掘进,并提高采掘效率。因此,如何做好煤矿采掘过程的支护工作,确保巷道的畅通运行,保证围岩的稳定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供试茶树生长的标准芽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所占比例达到60%时为适采期[17],即准备机采。记录各品种每次机采的具体时间和机采批次。对刚机采下来的鲜叶及时装袋称重,记录各个试验品种产量。

(5)机采后芽叶机械组成观测

对各品种机采后芽叶机械组成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评估各品种机采鲜叶质量。在实验室将各品种机采鲜叶分别称取300 g,分出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对夹二叶、对夹三叶……单叶、破碎叶、老桩、杂质,分别进行称重、计数,并计算各类芽叶数量、质量百分比,重复3次。

3.数据统计与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Excel 2010软件,采用SPSS19.0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品种新梢芽叶形态特征的比较

记录不同试验品种的新梢形态特征如表1。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新梢长度、最下节间长度和底叶着生角度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中茶108一芽二叶新梢长度最长、一芽二叶底叶角度最大,川茶2号一芽三叶新梢长度最长,马边绿1号一芽三叶底叶角度最大。中茶108、川茶2号2个品种的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新梢长度、最下节间长度、底叶着生角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品种。而玉笋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各指标在参试品种中最低。据骆耀平等[11]的研究表明,机采芽叶的底叶着生角度越大,最下节间长度越长,则机采鲜叶的完整性越好。而机采芽叶完整性是衡量茶树品种是否适宜机采的重要指标之一,机采芽叶的完整性越好就越适宜机采。

表1 不同试验品种新梢形态特征

2.机采前各品种芽叶机械组成比较

对各品种芽叶机械组成进行比较分析,记录不同品种机采前芽叶的机械组成及发芽密度。结果(表2)表明,机采前各品种芽叶的机械组成及发芽密度均有较明显的差异。各品种间单芽率均低,且无显著差异;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的一芽一叶数量占比显著高于除福鼎大白茶以外的其他品种;川茶2号、中茶108、中茶102、马边绿1号和福鼎大白茶的一芽二叶数量占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川茶2号和马边绿1号的一芽三叶数量占比显著高于除中茶108以外的其他品种。再比较各品种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的占比之和,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3个品种的一芽二叶与一芽三叶数量占比之和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比最低的品种高24.01、22.74、23.06个百分点,表明以上3个品种在机采前发芽整齐度较高,对夹叶占比低,新梢芽叶质量较高,也是衡量适宜机采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川茶2号的标准芽叶数量和质量占比均较高,表明其芽叶整齐度好,优质芽叶集中于一芽二三叶。标准芽叶数量占比高低顺序为:中茶108>川茶2号>马边绿1号>福鼎大白茶>中茶102>川茶3号>川沐217>川沐28>玉笋>槠叶齐>碧云。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的发芽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碧云发芽密度在参试品种中最低。

3.各品种机采产量比较

统计不同茶树品种机采产量,结果如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品种特性不同,不同时期各品种茶树机采鲜叶产量均有较明显的差异。随着机采批次的增加,各品种机采产量逐渐降低。第二和第三批次的产量高低顺序均为:川茶2号>马边绿1号>中茶108>福鼎大白茶>中茶102>川沐28>川沐217>川茶3号>玉笋>槠叶齐>碧云;其中,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3个品种每个批次的产量均显著高于除福鼎大白茶外的其他品种。川茶2号、马边绿1号、中茶108、福鼎大白茶和中茶102均采了4个批次,其他品种均为3次。川茶2号、马边绿1号、中茶108和福鼎大白茶的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比产量最低的品种碧云高132.12%、130.24%、128.76%、110.64%。机采各批次的鲜叶产量可作为茶树品种生长势、再生力强弱的经济指标,也可以说是茶树机采适宜性的综合反应,同时再生力又与茶树品种的耐剪性和耐采性相关[18]。机械采摘的鲜叶产量、质量越高,说明品种生长势、再生力越强,适剪性和适采性越好。

4.机采鲜叶芽叶机械组成比较

对各品种茶树机采鲜叶的芽叶机械组成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其机采鲜叶质量。一芽二叶与一芽三叶质量占比之和可反映机采鲜叶的嫩度和质量,标准芽叶率反映了机采鲜叶的匀度,嫩度和匀度均是机采鲜叶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机采鲜叶质量反映机采品种的适采性,机采鲜叶质量越好,表明该品种越适宜机采。

表3 不同茶树品种机采产量 kg/hm2

计算不同品种茶树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结果如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品种茶树机采后芽叶机械组成均有较明显的差异。各品种单芽率均低,且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的一芽一叶质量占比均显著高于除中茶102和福鼎大白茶以外的其他品种;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一芽二叶质量占比均显著高于除福鼎大白外的其他品种;川沐28、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一芽三叶率显著高于除中茶102、福鼎大白茶以外的其他品种。再比较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比之和发现,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的一芽二叶与一芽三叶质量占比之和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标准芽叶占比越高,表明机采的效果越好。标准芽叶率高低顺序为:马边绿1号>川茶2号>中茶108>福鼎大白茶>川沐28>中茶102>川茶3号>川沐217>槠叶齐>玉笋>碧云;马边绿1号、川茶2号和中茶108的标准芽叶质量占比分别比最低品种碧云高20.32、18.90、18.07个百分点;同时完整芽叶率占比显著高于最低品种玉笋18.94、17.64、16.96个百分点。表明马边绿1号、川茶2号和中茶108、福鼎大白茶最下节间长度较长,可有效提高机采时芽叶完整性,降低破碎率,从而提高鲜叶品质。

表4 不同品种茶树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 %

三、讨论

此次田间试验中马边绿1号、川茶2号、中茶108和福鼎大白茶的机采芽叶底叶着生角度和最下节间长度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而这4个品种机采鲜叶的芽叶完整率又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且呈正相关,这和骆耀平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且供试品种川茶2号、中茶108、马边绿1号和福鼎大白茶的发芽整齐度好,完整芽叶率高;且发芽密度越大,机采产量越高,这也与郑旭霞等[1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试验表明,茶树品种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3个品种的发芽整齐度、生长势、机采批次、再生能力、耐采性、机采产量、完整芽叶率、机采鲜叶质量等各项数据均优于其他品种,最适宜机采;川茶2号、中茶108、马边绿1号、福鼎大白茶、中茶102在整个夏秋季采摘批次为4次,高于其余参试品种的3次。茶树试验品种的机械化采摘适宜性从高到低分别为川茶2号、中茶108和马边绿1号>福鼎大白茶>中茶102>川沐28>川沐217>槠叶齐、川茶3号、玉笋和碧云。

茶树的生长受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环境中的气象、土壤、地形与地势、人为原因都会对茶树造成影响,机采处理中的不同品种茶树对施肥时间、施肥方式、施肥量的反应不同,不同的施肥措施还会影响机采鲜叶的质量和产量。适宜的施肥措施能够提高茶树的发芽密度和百芽质量,提高鲜叶产量和品质,还可提高芽叶的整齐度、持嫩性、叶色等。施肥措施对不同茶树品种的机采效果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芽叶福鼎机采
茶树夏季紫化芽叶制作绿茶与红茶的主要内含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应对茶园春季霜冻害的减灾新途径
——霜冻芽叶产品研发思路与实践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算法的茶树芽叶采摘点识别及定位方法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衰老茶树如何重修剪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