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2019-02-23 06:35赵福平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过程性评价大数据

摘 要: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类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地增长和累积,大数据应运而生。在历史教学和新高考改革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历史教学和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于过程性评价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促进历史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将大数据分析更好地融入于历史教学,本人希望通过自己近年的实践和心得的分析,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历史核心素养;过程性评价;教学策略

一、 大数据技术的简介

(一)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类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地增长和累积,大数据应运而生。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简单来说,“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借助一定的技术支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数据的特点,探索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比如在教学领域中,老师最经常接触的无非是学生的成绩,经常根据学生的成绩,对学生各学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实,这个就是最简单、最初级的数据分析,而大数据分析,是更为复杂、更为高级的分析,其特点是由于其体量大、速度快、形式多样,因而与传统形式相比更加准确、直观和便捷。大数据在社会各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和决策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学习行为、教学方式、教育管理、教学评估等,无不受到大数据的影响。

(二) 大数据分析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大数据的教育应用,包括构建电子学习档案、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和促进个性化学习。高中历史教学是以构建正确的历史认识,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如何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科学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在历史教学中意义重大。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对于历史教学的诊断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过程性评价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历史教学质量提升。

二、 大数据技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促进

(一) 优化历史教学评价,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五大素养。

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教学过程和结果实施的有效评价,而在我们传统教学中,历史教学评价往往以书面测试形式为主。而借助大数据平台,进行大数据处理分析,不仅能快速得出评价结果,而且能够通过大数据处理分析,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直观。以某网络阅卷平台为例,在阅卷平台,有每份卷子的试题知识点、能力考查分析,并且系统会自动生成成绩分析数据,通过知识、能力清单和成绩分析數据,可以了解历次评价中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查缺补漏,合理的安排教学测试,提升历史教学实效性。

(二) 增强教研针对性,提升教研的有效性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产生基于大量教学评价的科学评价数据。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这些数据对教学评价中学生各个能力考查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每个题组中,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统计和客观分析。从数据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情况,为教师的集体教研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材料。根据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时的调整,提升教研有效性。

(三) 辅助作业甄选,增强作业布置的实效性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作业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业的质量是能否真正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保证。作业布置切忌“一刀切”“重量不重质”等形式主义,这样不仅会浪费学生宝贵学习时间,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评价中的分析数据,发现学生的薄弱知识和欠缺的能力,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甚至可以根据不同学生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分层布置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后作业质量。

(四)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把握学科选择正确性

与传统教育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位学生的“各得其所”。新高考的‘3+3模式下,学生如何根据大学专业要求,更好的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学科,也将成为学校、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够做到分阶段对学生的各学科、各领域能力和素养进行分模块测评,对于测评形成的大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科的自主选择提供高价值的参考依据。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差异性,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准确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和薄弱点,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三、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转变教育教学策略

(一) 顺应时代需要,转变教学理念

随着网络和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落后的教育理念已经适应不了当今时代的教育发展,教师只有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主动接受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正在将教育教学管理从基于经验的直觉判断转型为基于数据的精准决策。实践经验证明,在教育大数据的支持下,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都将发生改变,个性化的教与学将真正成为现实。

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将大数据应用更好地融入历史教学。教师必须先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理念的变化,带动课堂的创新,将数据应用于课堂之中,促进教学评价更好地为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服务。

(二) 建立历史学业诊断数据库,转变评价方式

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知识认知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越系统,定位越准确,那么就能为历史教育教研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服务。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中,书面评价是最主要的形式,而书面评价更为侧重结果性评价,且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极为不便,这使得数据的作用大打折扣。

历史学业诊断数据库的建立,能更精准地体现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情况,帮助教师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基于大数据的备课、授课、辅导、作业都更有针对性,教研更有方向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学校在优生培养、学生共同发展、学科竞赛等方面管理政策和激励政策的制定上,也将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性化。

(三) 探索以数据分析基础的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按照不同层次老师可以为他们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但是分层教学的实施受到学校的教师、场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制约,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配置个性化导学案。

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教师打造高质量历史学科导学案,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为学生布置导学作业,在学生完成之后实时查看学生答题情况便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如指掌,从而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课程内容,比如有些知识点只有一两个学生没有掌握,教师可专门抽一些课后时间去为个别学生辅导,不必给每个学生都统一讲一遍。这样的个性化授课,既节约了时间,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数据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快速表达出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尝试将数据分析融入教学中,通过数据的及时处理反馈,调整课堂教学,探索新的生成性课堂。

四、 结语

在注重个性化教学的形势下,我们应尽力将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与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完美融合,这将持续助力个性化教学,将有效地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适应数据时代的发展,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将数据分析融入教学中。善于利用大数据分析,让数据分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助力新高考改革落地!

參考文献:

[1]解树磊.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7(4).

作者简介:

赵福平,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过程性评价大数据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