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浅析

2019-02-23 06:35林碧瑜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新优化实践探究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育中的推行,教育部门对数学教学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以往的教学模式逐渐满足不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诉求,这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要从现有教学模式出发,明确综合活动开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完善实践探究能力,保证他们在未来数学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究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探究;创新优化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灵活使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在传统课堂中,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不利于他们融入数学活动,完成自身综合能力优化目标。教师要调整观念,适当增加实践探究在数学教学中的占比,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能力上缺陷的同时挖掘其潜在魅力,使得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所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保证了下阶段数学的参与度,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

一、 营造民主、合作氛围

数学知识点抽象性很强,对数学的逻辑思维等基本素养有较高的要求,但是教师为了赶进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同时很难完成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因此,教师要调整教学模式,重视民主、合作氛围的有效构建。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他们发散数学思维,从多个角度挖掘数学内容,将其转化为实践探究能力培养的养分,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氛围的营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充分了解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需求,教师要走到学生群体之中,用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了解他们的诉求将其作为氛围营造的出发点;二是合作平台创建,按照学生能力差异和具体诉求,分配不同的实践探究任务,让他们在合适自身发展的平台中完成数学核心素养优化。通过这两步的优化,才能保证民主、合作的成功创建,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探究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时,我会重视民主、合作氛围的营造。在课堂一开始,我会直接给出探究任务:挖掘小数加法与减法和整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异同点,要求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为了保证民主氛围营造的有效性,我尽可能减少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限制,鼓励他们勇于说出内心想法。虽然这个探究任务对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言难度不小,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他们会发挥自身特点,一起实践,验证理论,最终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解决问题,达到我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处理好课堂和学生的关系,通过民主、合作氛围的有效营造,为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二、 实践探究情境创建

情境教學法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为教师所认同,它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以较为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更轻松地进行实践探究,有效提高对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实践探究情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数学发展平台,寻求高效的探究途径,保证他们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同时巩固基础。

实践探究情境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学生创建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发现数学实践探究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有效提升自身知识点运用水平。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法则》教学时,我会通过生活化情境创建提高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效率。我先向学生展示超市中的一些商品及对应价格,并且使用多媒体设备给出超市环境图片,初步完成生活化情境创建。接着我给每个学生一份购物清单,要求他们自学“运算法则”相关知识,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计算出清单花费金额。在贴近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学生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挖掘教材内容,通过一步步实践的方式解决计算中的重难点。最后我会给出正确答案,使得学生明确实践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在短时间内完成运算知识点的理解消化。情境教学法的使用拓展了学生实践探究途径,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 开展课外实践探究活动

实践探究能力作为学生基本素养之一,对他们未来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课堂教学受到时间限制,很难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任务,所以适当的课外拓展十分必要。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考虑到两个关键点,一是抓住现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体现趣味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好奇心,保证他们会主动使用课余时间对活动任务作出实践探究;二是与课堂知识点的关联性,教师要使得学生在课外实践探究活动中能对课堂内容进行消化理解,将其转化为自身知识储备的一部分,把课堂和课外有效串联,体现实践探究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合理的活动方案才能保证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的高效,使得他们在之后有更好的数学发展。

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利就一定存在弊端,小学生天性好动,很难在缺乏教师监督的前提下静下心,将活动当作一种娱乐的方式,忽视了活动的本质要求。教师要从这个问题出发,给出对应解决方案。评价机制的使用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实践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且根据具体内容进行修正,同时评价过程中也能使得学生调整学习状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能被传统教学观念所局限,要将原本花费在理论知识讲述上的时间适当分配到实践探究引导中,引导学生融入数学课堂,进一步提高自身数学综合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对学生未来数学发展有积极影响,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吴小玲,罗世平.提高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J].神州,2017(22).

[2]吴先平.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

作者简介:

林碧瑜,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元光小学。

猜你喜欢
创新优化实践探究小学数学
加快工业经济创新优化的对策思考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财务会计在销售创新与优化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