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及策略

2019-03-01 07:22谢艳丽李幸福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数据大学生

谢艳丽 李幸福

[摘 要] 文章以山西农业大学为研究背景,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分析了发展现状,介绍了创新创业要点,并从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积极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学校内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四个角度提出了建议,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实现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大数据;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1-0014-02

在新环境的要求下,高校教育目标逐渐发生转变,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提高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的重视。当下市场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紧缺的状态,尤其是自主创业者,关于这一点,在中央等相关部门提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有所涉及。鉴于此,为了实现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大数据环境,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自主创新人才。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体发展情况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而言,目前处于理论期向实践期过渡的阶段,通過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大学生群体中有43.6%认为创业存在难度,并且原因不一,例如家庭原因、个人原因、学校原因以及社会原因等[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政府政策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展开分析,从中了解到,有超过95%的大学生支持创新创业,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群选择传统就业或者出国留学。如此一来,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但是经验不足,传统观念影响颇深,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现造成限制。

二 大学生创新创业要点

1 资金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期间,资金问题是一个必然存在的问题。因为大学生年龄段特殊,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只能从家庭或者社会投资人这两个渠道获取资金[2]。但是结合实际情况,目前依然有一部分父母缺乏对创新创业的正确认知,无法改变传统观念。此外,获取投资人投资难度较大,加上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使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是当前有关人员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

2 自信心问题

大学生要想顺利创新创业,自信心必不可少,这也是大学生实践期间面临的基础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得知,40%的大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创新创业,但是我国教育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的重心是学习,并不重视社会实践,基于当前这个大数据时代,学生要想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除了要掌握信息技术之外,也要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转变为经验,通过实践树立信心,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三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1 增强知识储备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知识是指导其进步的关键,也是顺利实现创新创业目标的必备内容,大学生必须要阅读,在人生中学习的最佳时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掌握学习专业理念,不仅能够丰富个人阅历,还可以加强个人综合素质,这对于其今后发展而言非常重要。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要想实现创新创业这一目标,人生经验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生活质量也在提升,在这一前提下,必须要珍惜当前拥有的一切,即便是今后步入社会,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达到该目标,最为重要的是用知识武装自己,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大学生要正确认知知识的重要性,不要将其视为获得文凭的一种手段,而要享受阅读的乐趣,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否则将直接影响学习质量。所以,深厚的知识储备量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而言发挥了基础性作业,大学生必须要时刻了解当前形势,提高知识储备量,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2 积极参与实践

当代大学生在信息互联网的影响下,思想、认知等形成极大变化,加上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家长也寄予了一定的期望,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极强的能力。但是能力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要在学习以及实践中总结。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对学习与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同,一味在课堂上学习基础知识,却很少参与到实践中,导致自身能力不足。为此,为了能够加快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必须要提高实践比例,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转换为能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只有如此才能够体会到学习、实践的乐趣。

大学生参与适当的锻炼、实践,一方面可以对学习知识进行检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今后进入社会以及实现创新创业的根本。实践是学校以外的第二课堂,其主要作用是加强对育人目标的重视,使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进行融合,积极展开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发展动态,接受教育,提高能力,为创新创业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为此,学校、社会都要为大学生提供条件,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需求最大限度地予以满足,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弥补自身不足,掌握创新创业的根本要求与内容,积累社会经验,以免今后创业过程中遭遇不必要的挫折。

大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才能够提高个人水平,在社会发展趋势下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从而实现个人成长。

四 大数据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几点建议

1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为了尽快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在教育方面需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模式,增设创业相关课程,展开专业性教学,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创业专业知识,加强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对于学生而言,需要端正态度,纠正创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积极性,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限制,讲解成功案例,邀请本校创业成功人士传授经验,提升学生自信心。改变以往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充分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在微课视频中为学生传授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2 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专业且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所以学校需要注意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教学人员,外聘请教师人员,针对新、老教师展开培训,通过讲座的方式掌握创新教育知识[3]。教师也可以到其他学校进行参观学习,选择出国深造,掌握更为先进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术,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则要加强综合素质。针对创新创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积极反省,对学生学习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积极了解,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老教师要积极交流心得,学习对方所具备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实践中,通过实践获得成长。

3 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也要结合实践,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够检验所学知识,积累更为丰富的经验。处于创业初期的大学生,面对未来往往比较迷茫,只是具备创新这一想法,但是没有任何实践经验,这是不可行的。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平台中公布创业信息,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社会动态,在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参与到大学生创业的浪潮中。大学生也要获得家庭支持,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尊重其最终的选择,虽然初次尝试未必会成功,但是这种尝试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开始创业时要注意搜集资料,明确自己的想法,根据兴趣选择职业。

4 在学校内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为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学习成效进行保证,学校需要营造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构建创新创业模拟场所,学生可以在其中展开交流,设计创业方案。为了保证创新創业教育质量,要展开大力宣传,让学生充分掌握创业可能性,发挥微信、微博以及学校官网的优势,使学生及时了解创新创业动态信息。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创新创业竞赛,针对一些可行的项目提供经费,调动学生之间的竞争力,鼓励学生与留学生交流,去到企业中参观,以此达到增长见识的目的。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环境,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术,还要有创新思维,这就凸显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山西农业大学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学校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发挥大数据优势,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从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君荣,胡蕾,申婷.以专利和课程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3):150+153.

[2]张孝丽,张国胜.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7(20):154.

[3]张金邦,程书静,张俊生.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04):190-192.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大数据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