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探索

2019-03-01 07:22王晓玲董绍增姜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能力

王晓玲 董绍增 姜琳

[摘 要] 当前,我国确定了到2020年建立健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总目标。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主阵地,加强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通过介绍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来提升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1-0016-02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国家战略。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工具[1]。高校对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大学生就业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系统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分析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和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适应国家战略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内涵是指通过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各项综合能力和素质,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创业能力的教育[2]。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与创业教育两部分。其中,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没有创新,创业就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创业教育是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具备成为企业家的能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并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素质,使更多大学毕业生从工作岗位谋求者转变为就业岗位创造者。

二 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驱动推动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外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相比在创新成果转化率、创业技能、创业成功率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就折射出我国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短板。

1 创新创业实践流于形式

在课程设置上,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大都参考重点本科院校相应课程与教学模式,使得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雷同,缺乏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强调课堂传授理论与知识,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主要源于书本。缺少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创业与职业设计能力的培养,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3];在教学安排上,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缺乏管理,除了理论学习之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讲座等大多流于形式,没能把创业教育继续下去,致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未能达到应有的要求。

2 創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一些教师虽然拥有高学历,但知识结构和储备不足,缺少必要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并不能有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仅以课堂讲授、课下撰写创业报告或讲座的形式体现,难以符合创新创业教育对理论与实践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要求。高等院校创业导师缺乏的短板,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获得非常有限[4]。

3 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不健全

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受条件制约,普遍存在缺少专项资金和创业基地。一方面学校、政府等机构、部分设立的创业资金有限,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双创学院、创业园、创业特训营等设施不健全,创业管理制度及运营模式等方面发展受限,制约了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和科技成果的充分有效转化。

三 提升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1 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

(1)规范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除了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公共基础课程,应开设《创业心理学》《创业思维开发》等创新创业必修或选修课程,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提高大学生甄别商机、发现市场机会的企业家能力。同时,做好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的有效衔接。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的教学中,渗入创新创业思维,带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从而有利于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2)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在规范理论教学的同时,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包括创业实践平台和创新实验室,如图1。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者联合,高校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从企业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联合组建创新创业学院,集创业实体、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孵化等功能与实践于一体。通过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亲身参与创业实践的场所,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实验室主要是指针对经管类专业的专业课程特点,建立经管综合实践中心,依据培养定位和专业特征设置符合创新创业培育要求的专业实验室。使大学生在全真的环境中模拟演练,熟悉并掌握企业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组建新企业和在经营中结合创新思维,亲身体验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商业环境,加强企业管理,提升公司经营稳定性,锻炼学生决策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2 引导经管类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竞赛

高校应组织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技能竞赛,让教师和学生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开阔视野,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以各种比赛、竞赛有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参与的竞赛主要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道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大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全国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生在竞赛中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得到拓展,促进经管类专业大学生专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业务素质的全方位发展。

3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既需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即双师型教师。具体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推动专职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提升。积极开展参与式、探究式等研究性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建立创新创业教师、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国内外重点院校交流访学、组织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研修等制度,以此带动教师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完善校外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根据产学研联动原则,在配备创新创业专职教师的同时,引入拥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校外创业导师,形成企业家、知名风险投资家和创业成功校友等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外导师队伍。实行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外双导师制。

4 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建设

对于有创业基础和创业潜力的大学生,高校应从多方面给予鼓励、引导和支持,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探索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制度等,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在创业经费上,在获得政府的财政专项基金、积极争取企业扶持资金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多方面的创业资金渠道。例如鼓励教师设立自己的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建立由企业家、风险投资家等组成的创业专家咨询顾问团,为缺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各项咨询服务。

总之,培养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我们要针对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规范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积极参与科技竞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1):99-103.

[2]王晓玲,董绍增.经管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0):7-9.

[3]陈楚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探析[J].广东第二师范學院学报,2016(8):38-44.

[4]王占仁.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争论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5(8):113-118.

(责任编辑:姜海晶)

猜你喜欢
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能力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基于VBSE创业版创新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