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合作+创新”的“三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3-03 14:09廖杨蒙丽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学习

廖杨 蒙丽

【摘要】文章以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三社”本科专业为例,针对“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和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探讨了专业交叉渗透的“在合作中自主创新,在创新中自主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及其方法,分析了该模式的主要创新、特色和推广应用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创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成果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专业化教育,关注专业,淡化学科,不仅学科与专业的相互支撑不够,相近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也较少。单一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学科视野狭窄,而且专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要,过度强调专业教育会悖逆高等教育规律[1]。另外,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关照不足。在“互联网+”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已是大势所趋[2-3]。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创新,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2018年后出台的相关文件说明,本文探讨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具有前沿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21世纪初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无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升华版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林高等院校都责无旁贷,应该主动担负起培养乡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作为农林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学院,尤其要在社会学类和公共管理类的跨学科专业交叉中培养适应乡村振兴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单一和同质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也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4-6]。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教”,对学生如何“学”关照不足。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创新,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7-8]。本文利用华南地区某高校“三社”专业【即社会学、社会工作(简称社工)、劳动与社会保障(简称社保)三个本科专业】集中于公共管理学院的优势(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独此一家),2011年6月开始构思,同年9月开始大类招生培养试点改革探索,2012年依托校级教改革重点项目和省级教改项目开始研究和设计方案,2014年6月完成项目研究,优化实践方案并开始实践,至2019年5月底已有5年检验期。在多年的探索、实践和检验基础上,我们试图对“三社”兼容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基于“自主+合作+创新”的“三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针对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和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主要探索社会学、社工和社保“三社”专业交叉渗透的“在合作中自主创新,在创新中自主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构建“自主+合作+创新”复合叠加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文倡导“自主”,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和个性化,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创新(即“四自”)的自主模式;鼓励“合作”,通过学生合作、师生合作、校际合作、教研合作、产教合作(即“五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力求“创新”,通过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即“六创”),更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技术手段,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创新,在创新中自主合作”,通过大量的教学、科研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其次,针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本文从优良的思想品格、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五个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并把“自主+合作+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其中,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培养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所需之才。为此,我们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载体”,解决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实践路径与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

再次,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从社会学的宏观、社保的中观和社工的微观角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我们主张强化实践育人导向,以社会学、社工和社保“三社”联动的专业交叉渗透和课程思政的耦合為载体,在实验实习教学、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竞赛和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等环节,强化过程培养,在学科专业交叉渗透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具体研究和改革思路是:以华南农业大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试点的公共管理学院为载体,主要依托校级、省级教改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开展探索和实施,在社会学和公共管理两大一级学科和社会学、社工、社保“三社”专业进行跨学科专业交叉渗透融合。“三社”专业综合改革主要是在这“两大学科”交叉渗透中进行,通过“四自、五合、六创”的“自主+合作+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跨学科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基于“自主+合作+创新”的“三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方法

(一)尊重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构建“四自”“五合”“六创”的人才培养机制

1.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实现社保专业和社会学、社工两个专业的交叉渗透,在课程教学和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互派教师,不同专业学生交叉组队,逐渐形成“四自”(自主学习、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创新)、“五合”(学生合作、师生合作、校际合作、教研合作、产教合作)、“六创”(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

2.放开专业,允许学生转专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在第2学期开学初以转专业(类)方式选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3.鼓励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如果错过转专业(类)机会,还可以通过报读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的方式灵活选择,培养机制较为灵活。

4.鼓励自主选择课程模块。“拓展教育”中的模块选课自由度高。其中,社会学专业的“拓展教育”有3个模块17门课程,社工专业有4个模块23门课程,社保专业有5个模块20门课程可供学生自主修读,有助于学生在学科专业交叉渗透中重构知识。

(二)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增加实践实习课程的学时学分。改变把学生“闷”在教室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进入实验室或到校外实习、见习、调研、实践。在2017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社会学、社工专业实践环节分别占总学时的28.3%、25.9%,社保专业实践环节占总学时的24.1%,社会学、社工、社保专业实践课程学分分别为38.5分、39.5分和36.5分。

2.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共享机制。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广东省公共管理专业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功能实验室均向本科生开放,形成了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和开放创新3个层次的实验平台。

3.与创新创业学院合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双创”实践和跨学科的专业竞赛活动。通过实习总结、“双创”实践和专业竞赛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水平。

4.立德树人,将“三农”情怀和“一懂两爱”精神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首先是课程教学融入,开设具有农林教育特色的4A系列通识课程和“大国三农”课程,激发学生的学农兴趣,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其次是实践活动融入。通过暑期“三下乡”和专题调研活动,实施学生进乡村、进社区、进农家的 “三进计划 ”,引导学生认识和服务“三农”。再次是专题讲座融入。邀请著名企业家和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引导学生立志投身乡村振兴和城乡基层建设。

(三)建设师德高尚、视野宽广、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构建科教融合、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在教改探索和实践中,教师们更加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书育人,他们大多有出国(境)访学研修或交流访问的经历,国际视野较为宽广,特别是社工专业近年来与加、美等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著名高校开展了师生合作交流和培养(交换生)或短期互访活动。此外,教师们还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到科研项目基地开展实践,在科教融合中协同育人,在协同育人中科教融合自主创新,成效显著。

四、基于“自主+合作+创新”的“三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创新、特色和推广应用效果

(一)主要创新和特色

1.升华了“自主+合作+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与以往跨学科专业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相比,我们不仅强调思政引领,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提出和践行了“自主学习,协同创新”“在合作中自主创新,在创新中自主合作”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走在全国前列。

2.构建了较有特色的“四自、五合、六创”的实践育人新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在社会学、社工和社保这三个专业交叉渗透中构建了面向“三农”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育人新机制,丰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创新的“四自”自主模式,拓展了學生合作、师生合作、校际合作、科教合作、产教合作的“五合”协同模式,探索了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六创”集成模式。

3.进一步消解了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藩篱和发展障碍。我们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跨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创新体系中探索和实践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了偏宏观的社会学、偏中观的社保和偏微观的社工专业的融合发展瓶颈,凸显了“三社”专业关怀社会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价值理念,使之深入渗透学生“骨髓”或灵魂深处,有别于一般的、外在的思政教化,有助于社会和谐和良性运行,为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

(二)主要成效

1.本校师生受益面广。公共管理学院是我校本科生招生规模第二大学院,每年招生800-900人,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专业学生招生200多人,本成果探索和实践以来已累计受益1000多人,加之本成果完成人同时给本院其他专业讲授平台课程或指导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或面向全校开设A系列限选课程,受益学生更广。在5年教学改革实践检验中,本项目成果已先后分别获得广东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14),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016、2017、2019)等肯定性评价。这些成果已在我们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推广,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生创新实践受益面广。

学生从我们的教改探索和实践中获益良多,近年来积极申报和承担了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在相关竞赛中获奖。2012-2016年,我院本科生承担了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2项、省级58项、校级121项;荣获国家级学科、创新创业、技能竞赛26项、省级25项、校级142项。仅2016年,我院本科生就承担了39项校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3项,校级22项,项目经费合计21.4万元;2016年,我院本科生在校级以上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中获得了102项奖励,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3项,校级97项。另外,2016年我院本科生(含发表时为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EI检索期刊论文1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

得益于教学成果的推广,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升学率近年来明显提升。截至2017年5月31日和2018年6月30日,我院2017届、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总体落实率分别达95.63%和97.5%,同比增长9.93%和11.83%,增长率位居全校第二名。除了直接就业外,应届毕业生的保研、考研和出国深造人数增多。

2.国内外同行和相关单位及人士前来交流访问,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影响,树立了良好的学科专业品牌。近年来,前来参观学习的省内高校有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深圳大学等10余所;外省高校有北京工业大学、沈阳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10余所;另有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宁夏民政厅领导干部来考察交流。此外,港台地区社会服务机构和加拿大等国外高校来访交流。来访者对我们大类招培的跨学科培养创新人才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颇感兴趣,给予了高度评价。

3.相关媒体、课程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推广应用扩大了本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在《广州日报》发布的2016年、2017年全国高校学科专业实力排行榜中,我院社会学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专业均位列全国前50强,其中社会学排名36位,公共管理位列第49位。广东省级精品课程社会学概论、人类学与现代生活、社会保障学等都开发了相应的课程网站,本成果人员已先后建立的微信公众号有“田野工作”“人类学与现代生活”“文化与现代生活”等,不定期地推送本教学团队和相关研究人员的最新成果及前沿信息,受到学生欢迎。

总之,本文的项目成果实践效果显著,学生自主、合作和创新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就业力进一步提升,改革成效受到了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超越过度专业教育——70年高等教育教学嬗变[J].北京教育(高教),2019(10):9-16.

[2]戴宁,曹辉.“互联网+教育”:颠覆、应对与重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07):16-20.

[3]崔益虎,郭万牛,陈同扬.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模式及其拓展[J].教育探索,2016(12):61-64.

[4]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2(03):6-11.

[5]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127-129.

[6]郑美华.新时代高校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1):63-67.

[7]刘和东.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2):186-188.

[8]蒙丽,廖杨.基于学生社团“自主+合作+创新”的实践育人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17):28-30.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学习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