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

2019-03-05 14:36朱中原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建设

朱中原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安徽 芜湖 241000)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然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美好生活的实现也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1]人民的需要就是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建设美好生活不仅使命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一、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

美好生活是指一种全面自由、内心惬意且人生出彩的生活状态。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科学范畴。囊括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和生态良好五大方面内容。“共建美好生活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向往。”[2]当下,建设美好生活是群众的迫切需求,更是党的事业方向,它的产生符合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建设美好生活的理论逻辑

“建设美好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3]立场决定观点,使命引导言行。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解放全人类和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迫切地向往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核心诉求。群众的呼声就是上帝的声音,人民的需求就是共产党人努力的方向。“建设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任务”[4],符合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和期盼诉求,也符合坚持人民立场的共产党人的立场逻辑。它应该而且已然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全部工作重心。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向美好生活建设聚焦,党的全部努力都要向美好生活建设发力。这和价值诉求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共产党人在价值逻辑上是不谋而合、完全一致的。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美好生活是共同理想的群众化体现和根源性动力。两者虽分属于不同领域,但目标上一致、步伐上一致。可见,建设美好生活完全符合当下共产党人的目标逻辑。

(二)建设美好生活的历史逻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是党的事业曲折发展、螺旋上升、波浪前进的活水源泉。党的全部奋斗历史就是一部披荆斩棘的宗旨践行史,也是一部气壮山河的为人民服务史。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宗旨践行形式有所不同。革命和斗争的年代,党为人民服务主要表现为领导各族人民进行决绝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站起来。建设和改革的新时期,党为人民服务突出表现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和全面改革创新,实现人民富起来。奋进和复兴的新时代,党为人民服务集中表现为领导全国人民攻坚全面扶贫,建设美好生活,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强起来。历史如河,注入今天,冲向未来。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代表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也不代表永远先进。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建设美好生活就是新时代党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形式。它既是新时代党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起点,也是国家强盛发达的现实起点和价值归宿。没有富起来的物质基础就没有美好生活的现实支撑。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国家强起来的宏伟蓝图就会失去民众根基和终极意义。美好生活集党的历史主张、现实担当和未来使命于一体。既是历史奋斗成果的现实分享也是未来幸福愿景的当下共创。全力建设美好生活既是对历史的告慰、对未来的负责,更是对当下的责任担当。

(三)建设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期盼需求陡然上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上升为高层次、全方位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十九大报告要求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继续前进。前者告诫我们要不忘来时路,牢记革命的使命与初心,后者警示我们要勇担时代重任,要在建设美好生活、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奋然前行、阔步前进。当下,建设美好生活成为党中央最强硬的政治要求和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民生期盼。美好生活不是美妙的文学描述、不是诗人的灿漫想象,而是生动鲜活的生活实际。它有其自身科学而客观的内涵范畴、质量范式、时间约制和衡量标准。建成美好生活是一项使命神圣、时间紧迫、任务庞杂的系统工程。按时、足量、优质地完成建设任务确实任重道远。但实操层面绝不能拖延更不能走样。因为它不仅是政治任务、使命工程,更是民生任务、民心工程。

二、美好生活的实践短板

“美好生活可以是个体的积极生活体验,但更多的是社会整体人民的生活状态”[5]。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砥砺奋进,使得中国各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特别是经济建设方面更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富裕生活不等同于美好生活”[6]。在回顾功绩、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美好生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践短板。

(一)群众获得感提升遭遇瓶颈

“获得感就是美好生活实现的试金石”[7],但获得感和获得是密切联系却又迥然不同的两回事。获得是已然存在的客观事实,获得感是获得之后的主观感悟。获得是获得感的事实基础和必要前提。获得感是获得的可能后继和主观评判。新时期人民富起来了,百姓获得了福祉。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提升却遭遇了瓶颈。一是获得领域狭隘直接约束了获得感的提升。“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8]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人民共创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共享了令人惊叹的经济盛宴。但文化、生态等次民生领域没能取得同步发展甚至个别区域小范围内一度倒退,出现了单腿走路的蹩脚现象。例如,生态建设没能和经济建设同向同速、协调发展。经历了经济巨变的人们,面对生态、文化等其它方面的细微进步变得粗线条和大神经。人们的感觉中枢在经济速富的刺激下变得日渐迟钝,对于其它领域的发展成就和自身获得变得漠视和无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众整体获得感的提升。二是盲从的横向比较抑制了获得感的上升。伴随着经济急速发展的是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和唯财富论思潮的肆意蔓延。唯财富论思潮加速了人生价值标准的异化和财富鄙视链的显化。财富攀比和阶层歧视日益增多且愈发严重。外在客观的社会歧视偶遇内心盲从的横向比较使得财富获得带给人们的物质获得感在逐渐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物质获得感上升不明显也就变得在所难免和不难理解了。获得的数量在持续增长,获得的感觉却提升艰难。现象背后的心理缘由值得人们深思和探究。

(二)民众安全感保障时而缺失

安全感是人们对自身状态惯性保护的感觉体悟和主观需求。它来自于人们对急速巨变带来的危险因素或不确定因素的本能抵抗和免疫反射。安全感主要表现为对变化的忧虑和对失去的恐惧。当变化本身开始加速度时,更多的人不一定会失去但一定会不安全,表现为对未来失去的担忧和恐惧。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处于急速转型期,瞬息万变的社会姿态使得人们彷徨迷茫、无所适从甚至手足无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传染和变异。不语经济危机,单就偶发的经济波动引起的蝴蝶效应就足以摧毁普通民众在暴利时代的玻璃钱罐和脆弱心理。住房、医疗、教育甚至殡葬等核心民生项目费用的细微上浮都会强烈刺激人们的敏感神经。民众开始热切关注房价调控、日常体检、学区变动甚至墓价上涨,整天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地过日子而忽略了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真谛。例如,当下的中产阶级焦虑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开始降档换速,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大幅波动和社会骤然巨变的可能和几率大大降低。社会的客观综合安全系数大幅提升,但人们的主观安全感受却依然偶有缺失,甚至在小区域、小范围内还一定程度上持续下降。客观安全的指数提高了,但主观安全的感受却没能相应提升。现象背后的深层根源值得人们思考和探寻。

(三)人民幸福感获得珊珊来迟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群居于社会生活之中。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赖以生存的资源和能量,更要从社会生活中获取赖以慰藉的温暖和帮助。唯经济论和唯市场论的错误思潮异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其从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误入了社会撕裂的路边阴沟。唯经济论是社会主义留给市场经济的分手礼物。唯市场论是唯经济论的必然延续和变异发展。重视交易、忽略生产的唯市场论调催生了无德生产和欺诈交易,直接拉低了社会公德和人际信任。社会公德是人际信任的活水源泉。人际信任是道德自觉的心理支撑。道德风险又是人际信任的致命天敌。人际失信和社会失德会交替作用、恶性循环,最终摧毁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离开了社会公德和人际信任的牢固支撑,社会和谐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和水上浮萍。离开了社会和谐,社会温度就会陡然下降,这就要求个体成员异常强大,包括雄壮的实力和强健的心理。没有了信任和互助,普通群众特别是底层民众不能抱团取暖,也就很难从冰化社会中获得关怀和慰藉。没有了赖以依靠、慰藉的社会互助和人文关怀,人们的精神家园就会四处游荡、飘忽不定以至无处安放。纵使物质生活异常富足,人们还是不禁会偶尔的审视和困惑于活着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人生意义再次成为时代困惑和哲学之谜。幸福可以迟到,但幸福感不能缺席。幸福感的持续缺失会警醒人们时刻警觉生存的压力,鞭策人们在追逐幸福的路上奋力狂奔。这本身可能就是缘木求鱼。人们在追求幸福的拼搏中迷失了灵魂、丢掉了幸福感。幸福急速到来,但幸福感却姗姗来迟。这背后的人文因素值得人们思索和研究。

三、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问题就是方向。补齐短板就是解决问题的捷径。美好生活建设的实践短板不仅在于经济建设和物质生产,更在于文化建设和心灵育养,在于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体悟和思考。因此,建设美好生活既包括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包括主观世界的建设。即既要抓好五大建设,满足人民的客观需要,又要美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目前具体的实现路径还侧重于后者。

(一)净化文艺、培育正面文化

文学艺术是民族的风骨、时代的灵魂。它既彰显民族风貌又熏陶时代新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是当下至关重要而又迫在眉睫的重大时代课题。一要准确把握文学艺术的制度属性。我们的文学艺术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这是文学艺术民族性的中国化体现,也是与其它国家文学艺术的根本区别。文化事业坚持公益性,文化产业追求盈利性。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物化载体。我国的文学艺术具有公义属性,即坚持人民属性和正义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艺盈利应该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同向同行而不能南辕北辙。先进、科学、民主的的文学作品应该规模涌现,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学作品应该被坚决禁止。团结、奋进、正面的艺术产品应该批量生产,腐朽、负面、颓废的艺术产品应该被坚决铲除。二要科学定位文学艺术的育人目标。内涵深厚、价值高尚、品味高雅的文艺作品能滋养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具有化人、育人的功能。我们的文学艺术具有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终极目标。这是文学艺术时代性的使命化体现,也是与以往任何时期文学艺术的根本区别。文艺作品要弘扬民族复兴主旋律,为个体发展壮筋强骨,为民族复兴凝心聚力。过度功利、过度现实、过度娱乐的文艺创作应该被限制和打击。能感染人、熏陶人、滋养人、鼓舞人、提升人的优秀文艺作品应该得到推广和弘扬。三要公力培育高雅文艺的市场活力。市场活力是高雅文艺的实践短板。文管部门既要通过国家定价、统购包销、减税免税、国家荣誉等方式鼓励和刺激高产作家、优产作者潜心思索、积极创作,又要通过创新包装、多元推广、政府营销等方式宣传和提升优秀作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更要通过文化熏陶、业余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提升人民大众对高雅文艺、正面文化的鉴别力、欣赏力、接受度和参与度。

(二)柔化人心、育养美丽心灵

内心世界的主观认识与外部世界的客观原貌之间的符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感悟能力。感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心境和心质的双重影响。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知和感悟是建设美好生活的可能路径之一。美丽心灵是感悟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已然很美好,但缘于浮躁心态和冰冻心灵,人们并没能感受到社会的美好。建设美好生活必须在柔化人心、育养美丽心灵上有所建树。一是要大力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和正面思维来引导人们建立科学的、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规范人们的日常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来育养信仰崇高、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二是要挖掘和弘扬传统的公序良俗即善良文化,用善文化来滋润、滋养人们的心灵,完成柔化和暖化的过程,促进细腻触感和善良心质的育成。通过文化滋养来启迪人性、温暖人心,促就每个人都成为善良人和自热体,不仅心地善良、内心火热而且坚信和感恩美好生活。三是要营造和培育全民读书的社会风尚,以知书来促就达理、润滑人际、融化分歧,用书香来抚平冲动、化解浮躁、消解戾气,完成静谧心境和赏美能力的养成。通过读书启智来激发智慧、提升审美,促就每个人都成为生活美好的感悟者和传播者,不仅善于发现、捕捉、欣赏生活的美好而且更常于宣传、传播、传递幸福的感觉。

(三)暖化社会、建设温暖社会

建设美好生活不只在于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在于人际的和谐、温暖与社会的德化、正义。“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美好生活的关系价值之一,又成为美好生活构建的首要方面”[9]。社会温暖是人们幸福感的重要保障。从一定程度上说,即使物质生活暂有不足,只要社会温暖正义,人们依然可以从中收获幸福,形成幸福感。时至当下,温暖社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是建成美好生活的必经路径。一是要强化德育创新,建设道德社会。道德社会使得人际互助成为现实可能。道德说教的边际效益在日趋衰减。德育创新势在必行。德育创新既要净化、柔化人们的美丽心灵,提升人们的道德自觉,又要净化行义环境,降低行义风险,捍卫人们的道德自信,更要强化法治,规范行义范式,引导人们的道德践履。二是要优化民生建设,建设正义社会。当今社会,民生问题就是民心问题,更是正义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百姓福祉且为百姓密切关注,更是民众评价社会正义与否的重要标尺。国家要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建设核心领域加大建设力度和优化建设范式。力争尽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和正义期盼。三是要强化信用建设、建设信用社会。信用红利是最大的社会福利,也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外援依靠。没有了社会信任,孤独、脆弱的个体只能舔伤自怜。因此,每个人都是社会信用的享受者和建设者。政府要勤政廉政、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提升政府公信;社会要求真务实、脱虚就实、奖优罚劣,确保社会信任;民众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必果,维护个人信誉。

“美好是无止境的,美好生活也是无止境的”[10]。建设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是共产党人的的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找不足、补短板是建设美好生活的必经路径。培育正面文化、育养美丽心灵和建设温暖社会可以高效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是值得一试的建设美好生活之可能捷径。

猜你喜欢
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数字电视分前端建设随谈
野三化冶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