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

2019-03-07 11:21戈佳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生活化幼儿

摘 要:教育既来源于生活,也用之于生活,其中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中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应多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也决定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该充满生活化气息,所以教师需要联系生活讲数学。幼儿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是可以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的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会增加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数学教育内容、数学教育方法、数学教育材料等方面来探索如何让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

我们都知道三到六岁的幼儿是在幼儿园进行一日生活和学习,所以除了幼儿自己的家,幼儿园就是三到六岁幼儿所待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幼儿园能否为小、中、大班各年龄段的孩子们提供健康、有趣、适宜的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既来源于生活,也用之于生活,其中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中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应多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也决定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该充满生活化气息,所以教师需要联系生活讲数学。幼儿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是可以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的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会增加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生活化是幼儿数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进行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探索。

一、 数学教育内容应从幼儿生活需求中取材

(一) 数学教育内容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幼儿能否快乐学习主要看幼儿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幼儿学习时不感兴趣,很难集中注意力,更无法理解和消化,所以教师要选择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数学教育内容,逐步让幼儿对数学知识由兴趣转化为理性认识。

(二) 数学教育内容的难易由幼儿生活经验决定

首先,数学教育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进行难易层次的区分,其次,幼儿对知识的学习也是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到幼儿现在的生活经验,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提升。

(三) 数学教育目标遵循幼儿发展要求。

遵循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要求,总体把握幼儿园小、中、大班各年龄段的数学教育知识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促进幼儿形成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

二、 数学教育方法与教育过程应模拟幼儿生活,富有趣味

(一) 生活情境法

现实生活与每个幼儿都息息相关,幼儿每天都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体验,亲自感受。生活情境法,即选用贴近幼儿真实生活的素材来创设数学教育环境,幼儿在熟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运用各种感官去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

例如:逛超市认识人民币、时钟店里认识时钟等生活情境式的教育方法。

(二) 游戏情境法

在幼儿园里,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且课程游戏化现已成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全面推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游戏情境法,即数学教育活动通过游戏来开展。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参与,能较快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

例如:在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加减”活动中,幼儿玩了“击鼓传花”的游戏,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会拿到一个数学算式,轮到的幼兒看着数学算式快速的创编出题目并完整讲述。整个教育过程全无小学化倾向。

(三) 操作实践法

数学活动中,最不可取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师直接灌输数学知识,让孩子机械记忆,重复的练习。而正确方法同时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则是让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数学经验。

例如:在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活动中,发给幼儿方形、三角形卡片,让幼儿自己动手拼一拼,探索如何运用方形和三角形来拼出梯形。幼儿在操作中很快就了解了梯形的特征。

三、 数学教育材料应选用生活化的物品

教师在选择数学操作材料时应选择幼儿在生活中见过且非常感兴趣的物品。这些物品来源于生活,方便收集且安全无害,将其应用于数学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感受到数学活动的魅力,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例如:大班数学“铺地板”活动中,孩子们就非常开心,孩子们摆弄着大小、长短不一的地板,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面对个数相同,板块大小不同,铺出的地面谁大谁小;不同的地板图案,猜猜谁大谁小等一系列的问题,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操作。

四、 数学教育结果应渗透进幼儿的在园一日生活中

将数学渗透进幼儿的一日生活,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已学数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让幼儿切实的感知到数学无处不在,知道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数学乐趣,因此教师应在幼儿在园的每个时间段里寻找恰当的教育时机,向幼儿渗透数学知识。

例如:中午散步时间到了,我准备让孩子们到班级中间排队出去散步,于是我就对孩子们说:“既然要排队,我们正好可以现在来玩一个比高矮的游戏,请男生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成一条队,女生也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成一条队,比比哪条队排的又快又好。”孩子们非常乐意,很快就将两条队伍排好了,这就是在散步时向幼儿渗透数学。

又如:班级里,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画好的美术作品都会自己去放作品袋,每个人作品袋的位子都不一样,每次孩子们去放作品时,可以让孩子们先说一说自己的作品袋在第几排的第几个,引导孩子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去观察,一开始孩子们还不能全部说对,但经过多次观察之后,现在孩子们不仅都能准确说出自己作品袋的位置,还能快速准确地说出别人作品袋的位置。

再如:进区域的插牌卡片,我们将它设计成房子的形状,向幼儿渗透有关序数的概念。

总的来说,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和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情景,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活来开展数学活动,使幼儿对数学产生亲近感,逐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时能知道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从而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作者简介:

戈佳,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鑫茂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生活化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