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2019-03-07 11:21杨港区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渗透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的应试教育目标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现代教学中,更加看重学生情感、品德、人文等素养的培育,因此,在现代教学中,也需要特别看重情感教育的渗透。鉴于此,下面就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展开全面分析。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美术;渗透

对于美术,其是生活、自然中各种事物最美的一方面展现,美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也赋予了美术良好的情感,如果在美术创作中缺乏情感,就很难将美术的感染力展现出来。因此,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时,必须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利用生活中的情感素材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积极情感,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需求。

一、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显示出情感教育,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果。在课堂上,美术教师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美术态度,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品质,促使学生可以用感恩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事物,从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术中的美,并且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目的,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对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有意识的渗透到美术课堂上,全面增强学生的品德、情感,让学生可以在充满情感的美术环境下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 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 提升教师情感素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是两大主体,教师承担着引导、组织的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实际中,教师的情感素养对于学生的审美观念、情感道德有极大的影响,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情感素养的提高,要通过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感染,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美术环境,促使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知识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情感、价值观念的形成。情感教育發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需要特别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通过自身的良好情感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的修养可以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优秀的中国山水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于色彩、图像的认知,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讲课前搭配具有山水画图案的服饰,在直接感官上带给学生刺激,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情感态度描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观念,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二) 合理应用情感素材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贯穿于整个课堂上,同时初中美术教育中本身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素材。这些素材对初中美术教师而言,是十分珍贵的教学材料,在课堂上,初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情感素材,如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劳动态度、炽热的爱国情怀等,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可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观念,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劳动是人类创造力源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进行培育,纠正学生不爱劳动、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油画作品《父亲》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对自己的父亲进行回忆,根据自身的现实情感来感悟作品《父亲》中的绘画技法,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并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 创新教学手法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教师必须注重转变自身的教学手法,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局限,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美术中的“美”。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学习情感,加强师生交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互通,提升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自然与生活的定格》时,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可以形成健康的心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并且教师要用自身积极的情感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与自然的关联,让学生深入剖析自然环境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加深学生对自然、生活的感受,使得学生可以绘画出更好地自然作品。

(四) 丰富课外活动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不仅要注重在课堂上渗透情感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对此,初中美术教师必须对课外活动进行丰富,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外实践中提升自我情感调节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初中美术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不同的课外活动,使得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对课堂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时,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参观,如剪纸、年画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和学生一起开展剪纸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整个过程中都会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看重学生的认知心理与认知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情感教育的良好渗透,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情感的支持,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实现学生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培生.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外交流,2016(30):163-164.

[2]蒋华.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27.

[3]王培.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7(7):178-179.

[4]祝玲.浅谈初中美术人文素养与情感教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45.

[5]肖华凤.浅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2):152.

作者简介:

杨港区,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情感教育渗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