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一日活动中开展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探究

2019-03-07 11:21王美华
考试周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一日活动早期阅读

摘 要:本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理念为依据,以现代语言教育理论(如全语言教育理论)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注意从课程内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实施方法与组织形式、课程评价标准等方面尝试早期阅读园本课程内容的开发建设和幼儿早期阅读发展性辅导模式的研究,争取构建比较科学的、具有园本特点的发展性幼儿早期阅读课程。

关键词:一日活动;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使幼儿在阅读体验、阅读探索、阅读感悟过程中舒展个性,提升创新精神,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因此在一日活动中开展校办幼儿早期阅读实验,需要以阅读文本开发为基础,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科学的阅读诱导形式,让孩子们能爱上阅读,体验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从而提升思维发展能力。

一、 发现问题

当前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型、学习型社会,早期阅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早期阅读教育,划分到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领域当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贯彻执行《纲要》,在开发有效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利用简单的图形符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根据其自身的基础水平,教他们识字和认字,在有效启发智力的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大大提升其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 提出疑惑

在指导小班幼儿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利用多媒体数字资源,从视听的角度上先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在聚精会神的前提下听从教师的指示和安排,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教师的引导,提升阅读兴趣,懂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简单原则,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动力。

三、 解决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将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幼儿阅读能力方面,且特别注重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如今,早期阅读已成为幼儿的早期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时又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语言教育领域目标中阅读方面的表述为:“喜欢听故事等文学作品,对早期阅读活动感兴趣。”“喜欢阅读图书”,“并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文学作品。”在幼儿期这一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中开展早期阅读,不仅要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同时也要掌握早期阅读的方法,培养幼儿将早期阅读进行到底的习惯。

(一) 提升成人早期阅读理念,确保早期阅读研究顺利开展

整个阅读行为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而教师和成人是开展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只有在教师和家长正确的引导下,才能为幼儿开发出优质的阅读文本资源,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感受到读书识字的乐趣,从而更加善于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交往技能。

1. 建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专业人士曾经指出:“教师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沒有高品质的教育。”而要使早期阅读研究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在实际的文本开发和阅读训练中,都要求早教教师主动结合幼儿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将充满趣味性的图画和图形语言融入阅读文本开发中,提升幼儿的兴趣和阅读欲望;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能持续发展专业能力和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一年来,我们在园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有专家讲座、外出学习、辅导组教研活动,而且还鼓励教师记录教育过程中的点滴,进行阶段性反思,形成经验。

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请青年教师或骨干教师定期上研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教研沙龙等活动,指导他们对课堂教学进行实践与反思,使之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骨干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教育科研和创新能力。如辅导组的一课二研活动、早期阅读展示活动等,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参与的老师共同得到提高。

2. 开展早期阅读的家长培训

有经验的阅读者可以是幼教工作者(老师),可以是长辈,如父母、爷爷、奶奶等。因此,除了帮助教师提升理念以外,我园还注重家长早期阅读观念的提升,采用的形式为班级家长会、幼儿园家长会、早期阅读专栏宣传、倡议书等,旨在将早期阅读成为对家长进行早期教育,增加亲子间感情的重要手段。

(二) 展现环境教育的魅力,融早期阅读研究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想要让幼儿充分融入阅读环境中来,在一日活动的设计中,就要求教师要主动探寻最近幼儿喜欢的事物和感兴趣的内容,将这些有利资源融入实际的阅读文本开发和阅读素材设计中,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充满趣味性的阅读环境。

1. 提供温馨的阅读场所

幼儿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为了让幼儿们热心于阅读、专心于阅读,应布置专门的适宜的阅读空间,以便营造阅读气氛。这个环境不仅包括幼儿园的,也包括社区和家庭的。

图书馆:在园内选择一间安静、光线充足的活动室,铺上地垫,添置构图新颖、颜色鲜艳、画面大、趣味性较强的图书,再配上几个软软的卡通的(或心形)的靠垫,也可以是幼儿一个喜欢的玩具(或者是他们喜爱的枕头),最后在墙上挂上图文并茂的《阅读规则》,就成了我们的图书馆,可以定期让幼儿自主选择图书阅读,尽情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班级小书吧:选择多功能活动室中光线较好处,辟出一个专门提供幼儿进行集体阅读的场所,并铺上柔软的地垫,书架上放置各种类型的书。这些书,有的是学校添置的、有的是家长捐助的、有的是订阅的。多种类型的书籍,有利于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而固定的阅读区域则给幼儿提供了交往的可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2. 提供丰富的阅读机会

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除了要依赖教师的引导和幼儿自身的自觉性之外,还需要在各种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展示和阅读的机会。除了在课堂和活动中领着小朋友们大声说汉字、大声朗读之外,还需要在平时的活动中提高幼儿的阅读感知力。如,洗手池上粘贴附有图画的洗手歌,洗手时可以边念儿歌边洗手;散步时边欣赏景色边念《小树叶》……再加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家庭背景也不同,因此每个班都有一些相对内向的小朋友,即使热爱阅读但是却无法大声讲出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提升其自信心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体验活动,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童话剧的扮演中找到信心,既加深了对故事文本的体会,还能提升集体合作意识,在与人的交际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此外,还有班级故事会、我是小小故事王比赛、童话剧表演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也能使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度过一个美满、多姿的童年。

3. 建立和谐的阅读关系

和谐阅读关系的建立,不仅关系到幼儿阅读兴趣的增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一日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形式多样的互动和阅读关系,通过带领幼儿阅读识字,加深幼儿对文本内容的了解,拓宽其知识面。在阅读完成之后,还可以让几个小朋友一组,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交际和分享中获得合作学习的乐趣。对于疑问,教师也要引导孩子们及时提出,不要越积越多最后一知半解,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则需要耐心地讲解,在答疑的同时也要给幼儿自我思考的空间,使其在想象和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魅力。除了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的阅读关系之外,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阅读也很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家长每天睡觉前为孩子们讲一讲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在睡梦中畅游童话王国,提升其想象力。家长也需要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对童话的另类解读可以站在小朋友的视角看待问题,这对于促进和谐亲子关系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幼儿定期到剧场观看童话剧表演和儿童话剧等,从生动的语言中收获与以往阅读相关的乐趣,形成一定的反思或反馈效应。

4. 幼儿阅读能力的综合发展

随着阅读对孩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多次反复的阅读活动中,孩子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社会化及审美阅读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以良好的发展。从游戏化的简单阅读逐渐发展到了独立朗读、续编创作、角色表演等艺术方式相结合的阅读表达阶段。在这些多元的阅读方式中幼儿尝试自制“图书”;制作指偶或头饰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还可以自主阅读新画册;运用画画、表演、游戏等多元的方式呈现自己的阅读方式与成果。例如,阅读绘本《我家是动物园》,幼儿喜欢模仿故事里有趣的角色对话与夸张动作进行表演,绘声绘色地把祥太家人不同的个性风趣地演绎出来;阅读画册《春天的电话》后幼兒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续编故事;在阅读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去思索,去展开最丰富的想象,练就边读边思考边领会的阅读好习惯,获得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获得早期阅读的经验。

作者简介:

王美华,江苏省常熟市,常熟市莫城幼儿园。

猜你喜欢
一日活动早期阅读
真自主 假主动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