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经桡动脉介入患者肢端肿胀中的应用

2019-03-12 08:53许婷婷郑聪霞汤宝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桡动脉患肢阶段

许婷婷,郑聪霞,汤宝红

(1.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浙江 台州 317200;2.浙江省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老年科,浙江 台州 317200;3.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浙江 台州 317200)

近年来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已 成 为发展趋势,与传统经股动脉穿刺相比,经桡动脉穿刺患者损伤小,局部并发症少,并能消除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及[1]。但经桡动脉介入(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TRI)术后包扎后患者腕部局部受压,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可造成患者术侧肢端肿胀,带来躯体上的不适,严重者会出现局部水泡、溃疡等并发症,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大大降低患者的满意度[2]。为改善TRI患肢肿胀情况,改善患者体验,本科自2017年8月开始采用PDCA循环管理改进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TRI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259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8 月-10 月改进前的1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 年1 月-3 月改进后的142例患者作为改良组。入选标准:①成功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② 术后入住心内科病房,由心内科护士参与术后护理。排除标准:①术中发生桡动脉或肱动脉并发症;②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出血止血困难的;③丙氨酸转氨酶超过3倍上限或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 <30 ml/ (min·1.73 m2);④严重心功能不全: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4 级难以平卧的;⑤无法配合正常护理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PCI例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早期改进前的TRI术后护理流程,改良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具体步骤如下。

1.2.1 计划阶段 ①计划准备阶段 成立PDCA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辅导员,成员共7人,其中组长1人,组员6人(其中副主任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2人、护师2人)。主要内容分为4个阶段11个步骤。4个阶段11个步骤为:P-Plan(计划阶段,步骤包括:现状分析、主题选定、目标设定),D-Do(实施阶段,步骤包括:流程制定、前期调研、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后期评估),C-Check(检查阶段,步骤包括:效果评估),A-Action(处理阶段,步骤包括:整改落实、成果固化)。遗留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②目标设定 科室开展心血管介入时间短,缺乏相关护理经验,目前TRI术后患者术侧患肢护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流程,部分患者手部肿胀、疼痛明显,影响患者满意度。如何降低术侧肢端肿胀率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③计划制定 由组长和辅导员根据目标将项目任务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开展肢端肿胀率、出血、压创、疼痛、压迫过紧、宣教情况等的现状调查;肢端肿胀的原因的调研;项目小组讨论分析肢端肿胀原因并拟定具体解决方案;任务分配与执行;肢端肿胀率和患者满意度再评估。为统一肿胀程度判断标准,经小组讨论后,自定义为:患者术后6小时术侧肢体掌围后较术前≥1 cm即认为是非正常术后肿胀。

1.2.2 实施阶段 ①前期调查 由组员调查2017 年8月-10月的TRI术后患者的肢端肿胀率、出血例数、压创例数,并通过问卷调查疼痛明显、患者担心出血、感觉压迫过紧以及宣教不足的情况。②根因分析 通过针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访谈,并经小组讨论法分析认为,肢端明显肿胀、出血、压创、疼痛等不良事件的主要可能原因见图1。③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原因,经管理小组讨论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伤口压迫纱布更换为面积较小的,并由原来的4层减少为2层,提高压迫器稳定性,降低移位出血风险;通过讨论和尝试,适当降低压迫器压迫力量,以患肢感觉压迫感加重,瞬间停止加压为宜,并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保证操作技术的同质化;在压迫器固定带增加一层纱布,改善舒适性。设置创口巡视清单,加强护理巡视,前6个小时每两小时稍松解压迫器,术后12~24小时解除压迫;指导患者抬高患肢,并告知患者适当活动患肢;加强相关知识宣教,开展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焦虑。

图1 TRI术后肢端肿胀、疼痛、出血、压创的根因分析(鱼骨图)

1.2.3 检查阶段 ①动态评估 组长和辅导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督导和抽查,并定期组织会议交流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具体实施细节,做好相关记录工作。②后期评估 在新护理措施调整基本到位,操作模式和流程确定后,管理小组针对2018年1月-3月的TRI术后进行了观察随访,并对患者肢端肿胀率、出血例数、压创例数,并通过问卷调查疼痛明显、患者担心出血、感觉压迫过紧以及宣教不足的情况进行了再次评估。

1.2.4 处理阶段 本阶段主要将本次PDCA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标准化,将相关流程变成常规性的护理管理制度固化下来,并针对在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拟定出下一循环PDCA的几点意见。比如压迫器设计存在一定缺陷,拟重新采购更换;口头宣教效果不稳定,拟增加书面宣教材料配合使用。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分析,若符合正态分布,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并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则进一步采取t检验;方差不齐则进一步采用非参数检验。若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则表示为中位数,组间使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定性数据以例(%)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与χ2检验。如P<0.05,则判定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对照组,改良组患者肢端肿胀、压创、疼痛明显、很担心出血、压迫过紧的情况有好转,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而两组间出血和宣教不足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肢端肿胀率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例(%)

3 讨论

TRI相比经股动脉介入大大降低了并发症,避免了长时间绝对卧床带来的不适感,也降低了压迫止血的工作量以及护理难度[3]。但TRI术后肢端肿胀、出血和压创的发生会降低患者满意度。这些问题的发生是一系列因素造成的,涉及医疗和护理多个环节,传统的解决方式并不能快速有效地梳理出原因并解决。而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寻找问题,并不断推进逐一解决问题,推动质量全面持续改进[4]。因此PDCA的实施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一脉相承,是达到优质护理、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的有力工具[5-6]。本项目针对TRI术后肢端肿胀这一多因素问题,基于PDCA循环,利用鱼骨图、头脑风暴和反复的品管圈讨论,不断将解决方案演进,在几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活动中有效降低了TRI患者肢端肿胀率、压创、明显疼痛、压迫过紧等问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的肢端肿胀率下降了89%,压创下降了81%。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目的。目前国内也有握力器锻炼、改良手指操等方法来改善肿胀、麻木等症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将尝试将这些方法融入以进一步改善护理效果[7-8]。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用于解决TRI患者术侧肢端肿胀这类多因素问题,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桡动脉患肢阶段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桡动脉狭窄及闭塞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对策
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