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形画无相

2019-03-15 04:55QiWei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古物有形载体

齐 伟/Qi Wei

在视觉传达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绘画作为一种直接表达画者思维情感的古老形式,一直在继承传统与突破创新间寻求一条道路,在材料及形式的运用上,早已打破了各画种间的界限,既可以在技法上“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又可以在形而上的精神层面追求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更高的契合度。要表达自我真实的情感,就不能脱离滋养我们的文化,文化思想是潜移默化的,是自然生长的,更是根深蒂固的,不是源自自身思想体系的营养结不出纯粹的果实,所以我更愿意把材料当作一种工具,把作品当作一种载体,把多年来对于古物的喜好与感悟,对中国思想的理解,对自然周而复始的感怀,放在油画这个载体之中。

古物和自然万物都是随心的,都有鲜活的生命力,观一件古物,无论工艺上如何复杂,最终整体呈现出来的依旧是自然天成。看山崖上一棵幼苗无论有多少石块壁垒阻挡,终会向上生长,如同我追求的绘画,制作的烦琐要和谐在画面的整体之中,所有细节都是在表达一个单纯而精练的思想,就如中国的壁画与造像,无论多么精练的线条,无论多么繁缛的纹饰,最终都散发出一种神性,是通过具象的“形”表达形而上的“意”。

在我目前的认知体系中,我试图把中国文化的符号、古代造像及壁画元素、自然的植物及现代的材质等因素,组合在一起来体现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与拼接。老子说“大象无形”,这个“大象”既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时间上一切物质都有产生和消亡的过程,空间上大的“象”并不是目力所能及的,只能用心去悟,在空间层面上绘画的表现始终是有局限的。绘画是一种“器”,它要承载绘画者的思想和认知。在这个系列中,我选择的“器”的形式运用了写实的手法,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一种变化。变化是永恒的,我们能够影响它,但不能改变它,现代科技的主旨是速度的提升,心灵沉淀需要的则是时间的缓慢,我的“无相”系列就是体现这种矛盾的一种尝试,在“有形”与“无相”间找到一种表达方式。

齐伟 无相(五) 画布综合材料 120×80cm 2018年

猜你喜欢
古物有形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古物与图像:兼论艺术史中的图史博弈性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未定义
“中华第一古物”:故宫石鼓
从有形看到了无形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