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9-03-21 00:38魏寒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朗读技巧朗读教学中职语文

魏寒

【摘要】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从认知朗读教学的魅力、提高朗读自信的技巧、创新朗读教学形式等方面探索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和方法,总结了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规律。

【关键词】朗读教学;中职语文;朗读魅力;教学方法;朗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读,而是在理解文本的前提下,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感悟进行加工,用自己的方式来传达文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它就是一种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艺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朗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大声有感情地诵读,可以培养语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印象,在感受文字所带来的美感的同时将这份美铭记于心,自然也能让自己的作品妙笔生花,由诵读带来的自信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

现在的阅读情态:学生不太重视朗读,对文本的阅读停留在浏览和默读,即使早自习要求齐诵,也会出现诸如有的只动动嘴皮不发声,有的声音太小,有的发音不准,节奏感不强,缺乏感情等问题。针对此现状,教师必须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朗读手段,强化学生的朗读意识,让他们开口、大声、有感情地读。

既然诵读如此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一、强化认知,感受朗读的魅力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什么是朗读,当学生对朗读有一定的认知后,再辅以一定的朗读技巧,可进行标准示范,对语音、语调、语速及体态表情等进行调配和说明,并声情并茂地传达文本蕴含的情感,最后集中进行相关的朗读训练,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可适当挑选几名基础不错的学生进行简短训练,然后在课堂展示,再让这几名学生辅导其他人。学生逐渐被感染,从最初的纯粹模仿到尝试深入理解再到最后的灵活运用。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既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爱上朗读,性格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在上老舍的《我的母亲》之前,我会给学生欣赏《朗读者》中精选的一个片段并让学生谈感受。为了报答母亲的付出,杨乃斌朗读冰心的散文《不为什么》在《朗读者》这个舞台献给他的母亲。看完后师生交流心得,大家都被他的深情诵读所感动,学生初步感受到朗读的力量。除此之外,大家肯定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董卿印象深刻吧!在很多人眼里她算不上有多漂亮,但她却是最有气质的,甚至有人评价她“有一种气质叫董卿”。她的气质就来源于丰富的人生阅历,来源于她对生活敏锐的感悟,更来源于她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对文学的热爱。她曾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正是读书让她的气质变得如此独特。曾国藩曾说,“唯读书能改变气质”,所以要多读书,读好书,认认真真读好书,这样你的精神气质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二、调整方法,倡导高效地诵读

(一)情境导入法,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灌输式教学已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了,教师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将枯燥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生动的视频,将图片和声音完美融合,这样可以将信息更深刻地储存于我们的大脑里。比如在上诗歌鉴赏《致橡树》时,创设优美的情境,以一段名家朗读的视频来导入,视觉上通过图片将“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等意象呈现出来,听觉上名家坚定地歌咏女性的独立自重的人格魅力刻入心中。尤其是“不,这些都还不够”这句读得坚定有力,“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部分重读且饱含深情,这是作者所追逐的理想爱情,分量是何其重啊!学生在看视频的同时,这些意象便在学生脑海里鲜活地呈现,在这诗意的画面和饱含深情地诵读的熏陶下,学生很容易被激发朗读的兴趣。

(二)掌握技巧,建立阅读自信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对文章就会有一些直观的感受。感情投入得越多,就越能置身于作品中,对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感同身受,再进行文字疏导,就很快把握全文。所以,读是关键。那么,如何读就是一门学问了。教师在朗读技巧上要做必要的指导,比如停顿、重读、语调和节奏速度等技巧掌控一定要到位。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又不能一口气念到底,我们要根据文意,结合语法来准确表达感情;在朗读的过程中,语速的配置也是尤为重要的。不同文章表达不同的情感,语速自然有所不同。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适宜快读,平静、严肃宜用慢读,饱含深情语速也要放缓;重音是为了凸显情感和某处语义的强调。所以,被强调的就要重读。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有所不同。如:我骑自行车去图书馆。如果重音在“我”,表明对象是我,而不是其他人。如果重音在“骑”,则表明方式,“自行车”表明工具,“去”表明方向,“图书馆”表明地点。如果把握好朗读技巧,学生就更乐意去读,就能读出成就感,读出自信来。

(三)创新形式,活跃朗读气氛

掌握好朗读技巧后,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便成了关键。所以,开放活跃的诵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形式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齐诵,营造集体诵读的氛围。它的优势是声势浩大,缺点则是“大锅饭”“滥竽充数”,教师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實情况;也可以学齐湣王,采取一个个地读,每组选取代表来读。个人读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其他同学可以参与点评,方便个人及时了解自己的水平,以便以后取得更大的进步;也可以分角色朗读,它更适合有情境的剧本,凸显人物个性和剧情的发展。比如曹禺的《雷雨》就是这种模式。鲁侍萍的隐忍与痛苦,周朴园的专横自私、冷酷无情,周萍的软弱与自私,四凤的天真活泼和单纯,都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和悲剧命运的理解;可以是轮流领诵,大家民意评出最佳领诵之星,以后作为国学诵读的种子选手进行有针对性培养;还可以进行分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比赛,以赛促读,通过比赛来促进大家更好地把握诵读。

三、培养习惯,读书贵在坚持

播下一个行动,你就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就收获一种命运。培养学生朗读的好习惯,不仅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你妙笔生花。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多了,脑里储存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就丰富了,下笔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出手成章了。

四、实施奖励,鼓励积极诵读

教育的本质就是正确的爱、赏识、理解、尊重和引导,也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鼓励教育,这样是可以给学生带来成功体验的。所以为了鼓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朗读,可以适当引入奖励机制,这样可以带给他们极大的愉悦感,让他们拥有更积极、主动、成功的心态。为此,我设置了奖励机制评分表《我和星星的约定》。比如学习荀子的《劝学》,我就会鼓励学生先背诵,然后有感情地朗诵。能背下来的同学得1颗星,能流畅背下来的2颗星,能有感情地朗诵的5颗星。积累20颗星的同学可以奖励一个小礼物或者选择一次免罚的机会。很多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当然也有些胆小和粗心的学生,他们或是声音放不开,或是读得不流畅、缺乏感情。我都会耐心进行辅导,同时让读得好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帮扶,鼓励他们一遍又一遍挑战自我。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我相信在爱的鼓励下,他们可以收获更多的自信和阳光。

“朗读者就是朗读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时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董卿在《朗读者》节目为我们诵读的卷首语,她在引领我们每个人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要朗读。因此,在我们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并强化诵读,才能使朗读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让朗读真正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熊炯.朗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7(1).

[2]马鹤.朗读的魅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朗读技巧朗读教学中职语文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朗读的略而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