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途径探索

2019-03-22 11:07陈钟鸣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融合

陈钟鸣

(福州十八中,福建福州 350001)

在信息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其在物理教学改革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有些物理教师的信息化素质相对滞后,所以在与物理教学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需要探索更加高效有效融合策略。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教学形式的增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物理信息化课堂,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自学项目,或者参考网络资料开展一些自学活动, 这时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就可以更有针对性, 也能够很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有效衔接。 同时,在“互联网+教育”时代, 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与学生还可以开展更加高效的互动和交流, 物理教师和学生可以广泛利用微博、微信、学习类APP 等信息平台, 在物理教学中导入讨论项目、 线上论坛等教学模块, 将互联网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1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意义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中, 每堂课的教学时间固定,但是对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并非都能实现高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受到个人学习情感、学习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教学形式的增多, 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取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 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物理信息化课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 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自学项目,或者参考网络资料开展一些自学活动,这时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就可以更有针对性, 也能够很好的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有效衔接。 同时,在“互联网+教育”时代,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与学生还可以开展更加高效的互动和交流,物理教师和学生可以广泛利用微博、微信、学习类APP 等信息平台,在物理教学中导入讨论项目、线上论坛等教学模块, 将互联网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2 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途径

2.1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随后“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师都会有意识地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但是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不是万能的,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能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教师的教学应用理念尤为重要。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中, 教师的教育理念会决定教学行为的具体取向,物理教师只有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中的正确方向和科学应用,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来时,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树立教育大数据观念, 让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物理教学可以回归自身的价值, 尊重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培养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不能过于技巧, 不能过于依赖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要使其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辅助手段,在增强物理教学开放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例如,在“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中,物理教师就需要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既要强调课程教育资源之间的信息化整合,也不能将简单事情复杂化,影响学生主体在课堂上自由、充分、全面的发挥;既要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意识,也要尽可能地创设出贴近高中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的多媒体课件, 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

2.2 借助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授课模式

基于高中生多元化的物理学习需求,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既要尝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需要有效估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授课模式机械能创新和发展,促进物理教学的资源共享、时空自由、系统开放、便于协作。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 将会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推进, 将会加快高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实现校园网络基础建设的逐渐完善,促进网络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及时更新。对此,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教学环境的优化, 进一步规范各类数据和资源建设标准,为师生在线沟通和物理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打造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结合自身教学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扩大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有效性。 例如,在“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 的课程教学中, 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强调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物理教师既可以通过与太空探索相关的视频资料的搜集和应用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又可以借助最新的太空探索的成果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自己检索与人类探索太空的相关资料,并拿到网络平台上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样的物理教学模式显然更加开放和自主,也更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2.3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过程

目前, 我国高中学校物理教育的网络教育资源是相对丰富的, 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在校期间多元化的学习与训练需求, 这是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同时,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 实际上是提高了信息技术在物理课程教学应用中的重视深度, 促进了高中物理网络教育环境的日趋完善,也积累了很多的信息化教学的成功经验,其中很多可以直接借鉴,也有很多的多媒体教室、上网设备、网络终端、在线教育平台等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共用。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在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过程。

首先,要面向教学过程优化的现实需要,对高中物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学资源的融合意识、创新意识,还需要同时具备相应的信息化意识、资源融合意识,能够在教学设计上下足功夫,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或统领作用, 如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导入环节的应用,往往也能实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次, 在借助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环境时,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创设趣味化、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的学以致用,一个好的学习情境的创设, 其教学促进作用也常常是多方面的。 例如,在“量子世界”的教学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让学生对物理量子世界可以有更加清晰、形象、生动的认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物理学习中的价值意义。最后,高中物理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实践欲、探索欲,促进学生物理科学精神的发展, 让学生可以很好地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来, 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衔接。例如,在“离心运动”的教学中,由于一些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相对较弱,在课堂上演示实验的教学组织效率也相对较低,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前制作演示实验的动画资料,或者播放几个与离心运动相关的趣味实验的视频,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在此基础上, 物理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制作离心运动演示器、离心运动教具、离心运动玩具等,促进学生的学以致用和积极实践。

3 结语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 催生了多媒体教学、在线自主教育、网络互动学习等新型教育模式, 也让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需要教师团队和学习团队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尤其是离不开物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因此,物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素质, 才能更好地开发网络化的物理教学资源,推进网络教育项目在物理课堂上的有效实施。同时,物理教师还需要承担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职责,具备一定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能力,熟知“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资源开发和使用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 不断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环境和过程。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融合
只因是物理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