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19-03-22 11:07廖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职业院校

廖辰

(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职业规划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准备,当前的社会节奏过快,“90 后”学生的职业观也有所变化,因此很多人的职业生涯过于短暂。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坚定的梦想,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所以将很多时间浪费在抱怨和玩耍上,这无疑是逃避社会竞争压力的一种方式。进入社会后,他们往往觉得无所适从,这时候做好职业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职业技术学院的育人角度来说,应该做好这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选择和就业观念,引导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社会就业状况、爱好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自己的最终目标,制订有效、合理以及长期的计划。

1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1.1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指的是一个人在其生活中参与的, 所有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这也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态度、方向以及价值观念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心理状态, 它不同于职业院校的学习规划,后者仅仅适用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规划设计,而职业规划是一个人职业道路的设计, 它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 它还指组织和个人分析和总结目标组织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如个人价值观念以及利益观念。

1.2 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过程

中国的职业教育始于1916年,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比较复杂,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尚未成熟,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20 世纪80年代,新的外国教育思想观念进入中国,相关理论开始进入教育领域,逐渐扎根并萌芽发展。 到目前为止,职业规划课程已在不少职业院校得到了正式开展。 职业教育已经建立了相对系统的教育理论, 也积累了比较多的实践经验。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意义

2.1 制定发展目标,提高应对竞争的能力

许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选择工作之前并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是盲目投递简历,甚至是编造经历填充简历。 这些学生尚未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他们往往认为理想的工作只是取决于知识技能、人际关系以及其他的环境条件,认为只要拥有好的条件,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提前进行规划,时刻准备着走上职业道路,并在明确理解目标后付诸实际。 相比之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更好,也更加合理。

2.2 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帮助学生自我认知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建立更好的职业目标,进行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道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可以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分析其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使其潜在能力不断增值。引导他们适应就业形势,明确职业导向原则,寻找或发现新的或潜在的职业机会; 引导学生学会规划正确的职业道路,确立实施方案,合理有效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 职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3.1 树立职业意识

通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生可以明白其作用和意义。职业规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找到工作,而是要对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进行详细评估, 综合外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制定最佳的职业发展方向,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 树立职业意识对于当代高职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应加强引导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以此启发和引导高职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3.2 树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兴趣,梦想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 职业规划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抱负,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在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中不应过于自我膨胀,而是要从现实出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面临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缺少职业理想、就业困难、就业难等问题,很多职业学院已将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了选修课或必修课,以此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3 进行职业定位

在选择工作时,学生应合理考虑他们的职业目标和潜力之间的最佳匹配,以及各方条件之间的最佳匹配。职业定位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和环境等信息之后所进行的定位认知,学生必须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因此,学生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尽快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动领域,围绕具体的目标制订详细可行的计划。

4 职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缺乏教育机制,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虽然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比较多的成绩,同时与之相对的教育体系不断改进,模式得到了革新。虽然不少职校都对学生进行了职业规划教育, 但它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 尚未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机制和体系。 例如,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充分,选定的教科书或作品基本上来自西方, 缺乏符合我国实际状况的教材,同时,课程教学体系并未完全形成,实施时间有限,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全面监督和具体的实施流程。

4.2 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由于课程开始较晚,许多学校缺乏专业教师担任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 课程是职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延伸, 职业生涯教育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师, 还需要具有社会实践经验和丰富技能的教师。目前,专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能满足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的实际需要。

4.3 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

随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引入及发展, 我国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 但仍然存在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的不足之处。目前,学校为所有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基本相同,但不是针对性的。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学是主要的方式。许多教师只满足于教授理论成果,但忽略了学习该课程的实际意义。另外,职业规划教育在整个课程结束之后,后续指导也缺乏连续性。

5 职业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5.1 坚持系统教育,课程指导全覆盖

职业规划是一项前瞻性计划, 旨在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选择自己最为适合的职业,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适应职业初期阶段,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在学生入学初期加强与之相关的教学教育工作。同时,职业规划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全过程。 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和操作技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不断弥补缺陷,增强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使其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道路更加顺利。

5.2 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展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是职业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培训是快速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之一,定期的教师培训和专家讲座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群体的水平,使一些教师能够参与到人才市场的实践调研之中,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联系,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并反馈给学生。 因此,职业院校应注重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的水平。

5.3 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职业规划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类课程,应注意实用性和针对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学生入学开始,职业院校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选择实用的内容和有效的教育形式。 学生在学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一步一步地保持其连续性,而不是在某一个学期之后就结束所有课程。除了理论教学外,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机会,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 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习和兼职工作,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6 结语

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直受到各个学院的高度重视,但单一的教育形式、落后的观念往往使得该方面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校园里积极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他们需要提前规划,如何进行规划, 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便学生能够从职业教育中受益,促进自身成长。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改革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试析职业生涯不安全感对职业生涯转换决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