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创新路径探究

2019-03-22 11:07沈宇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大学生

沈宇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广东广州 501663)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一线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必须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努力推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机制建设,大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为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存在认知误区

从目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来看, 在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下,一些高职院校领导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不足,不仅重视程度不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实施方案、价值和意义都缺乏科学的理解。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也不足,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一贯推崇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思维,部分高职院校单纯将创新创业教育看作是就业指导的一部分,主要以创业理论方面的知识传授、创业技巧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等为主,忽视创新精神的培育,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陈旧,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在教学设计上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应试教育痕迹明显。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新精神缺乏、创业实践能力低下,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水平;二是为高职大学生提供创业能力培训的实践教育模式,侧重点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训场地、智力支持、政策优惠等;三是以培育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 这三种教育模式,都有一定的教育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是缺陷也非常明显,就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3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

第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师资队伍建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其中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心,但是整体上,也不能保证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历,不能有效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小部分高职院校还是采用辅导员兼职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创新创业教育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第二,高职创新创业相关教材资源匮乏。欧美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大部分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创新创业理论体系,高职院校也配套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教材。目前我国,在创新创业理论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教材建设也比较滞后, 高职院校现有的教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专业化层次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十分重视,选择教材随意性大,难以系统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第三,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制度性体系。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系统中,并没有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创新创业学科位于高职院校的主流教育体系外,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且学科建设比较落后。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全校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都不高,教学安排随意性大,创新创业实践也形式化严重,缺乏相关制度的支撑,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资源难以有效聚合。

2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路径

2.1 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导向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亟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从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角度出发, 来确定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和品质,进而分析高职大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实施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把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中。高职院校要组织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保障体系等,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多元化育人体系的建设,并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优良的文化氛围。

同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也是一种文化价值、思维理念的传导,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转变“创新创业就是创办企业”的错误教育理念,打破以就业为目标的功利化价值导向。在坚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创新创业教育要以树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塑造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 需要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这三方面同时着手,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全体师生形成共同文化认同的前提下,激发高职大学生追求创新、突出个性、点燃创业的热情。让宽容、创新的文化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下,带动创新思想和创业活动源源不断的涌现, 为新时代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创业人才。

2.2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我国在促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同时,需要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在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国家。如德国,聘任新的创新创业教师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创业实践经历;澳大利亚特别重视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创新创业教育的科研能力,还必须拥有能将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 就目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现状来看, 难免存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保障, 必须重点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内外兼合的方式,组建一支专业的合格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选择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 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创新创业通识课教师;同时,创造条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研讨会、定向培训、专题讲座、企业进修等,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外部兼职教师的引进,积极邀请吸纳行业企业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等担任兼职教师,不定期地聘请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资深专家来学校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

2.3 采用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形成地方特色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效果也必须接受社会的检验。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不仅会使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时效性,也能实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第一,高职院校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需要改革教学手段,建设创新创业信息化课程资源。 高职院校要统筹各方资源,创造信息化教学条件,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形象化的动画、微课等现代多媒体手段,借助智能手机、电脑等PC 端,以移动课堂的形式推动教学改革。高职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次数的限制,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能极大地促进高职创新创业通识课的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二,高职院校要实施两条腿走路,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积极走出去,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努力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吸引企业的优秀资源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列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大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高职院校应该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基础上,适当注入创新创业元素,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3 结语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阶段性的结果,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落后,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