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理论性与实践性融合模式探索

2019-03-22 11:07范忠武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汉语言语境文学

范忠武

(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2014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地方本科高校由理论型向理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作为传统理论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同类高校中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是共通的,也是众多同仁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文学类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占比较大的一类课程, 对其理论性与实践性融合模式的探讨对于整体专业转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 文学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存在问题

文学课主要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0501)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包括的文学类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在此基础上不同高校又细分出通俗文学等类型文学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课程学时所限,文学课往往是以“文学史+代表作简介”的形式出现在课程体系中。这种教学模式多以文学史的年代为链条,史论结合的方式, 以传授、 记忆和还原文学史为主要教学目标,间或插入作家作品的讲解,从作家生平、创作背景和作品简介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解析。 这种讲授模式遵循历史-逻辑的原则,具有结构严谨、逻辑精密、系统性强、知识凝固度高的优势,带有知识型和理论型的显著特征。其不足之处在于:其一,文本细读的缺失,注重文学的历史性,忽略其文学性。文学史的讲授注重文学的外部研究,而缺少了文学的内部研究,也就是文学性的重视,对于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人物情感和作家情感的感知力、写作技巧的掌握(作品是怎样写的)的培养是缺失的。其二,注重历史语境的还原,缺少现实语境结合。 以文学史为讲述对象的文学教学注重文学的历史性的真实与完整, 缺少现实语境的结合,学生的带入感不强,更多时候是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 其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便捷, 将文学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中解脱出来,传统文学史知识的传授成为一种低效率、重复性工作。另一方面,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是2000年左右生人,受就业压力和流行文化影响大, 就业有关的阅读以及网络文学的阅读量增大,对传统经典文学兴趣缺乏。笔者针对以及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传统理论性学科的汉语言专业也需要做出改变。

2 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融合模式探索的尝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厚基础,宽应用的专业,学生从业的方向比较宽泛,主体上可以分为教育、企事业单位文员、文学编辑、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具有一定管理协调能力的基层管理人员等几个方向, 由从业需求而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能力的需求。 而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要求,地方高校各自地域、文化、发展方向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能读、会写、善教”“会读书、能写作、善交际”等等,段茂升在《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构成研究》 中提出“专业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提出文字处理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三种核心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延展性, 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需求做了延伸。总而言之,在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向方面达成了共识。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础性人文学科,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精神是魂,将人文精神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有思想,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应该是地方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类学校在培养方向上的差异。 那么如何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的文学课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设想。

2.1 教学内容

2.1.1 教学内容重心由文学的外部研究向文学内容研究的转变以文学史为对象的教学模式, 注重理论性,从时代背景、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家生平、作品简介入手,是文学的外部研究,而文学的内部研究要求学生深刻体会文学作品的结构、修辞、意境等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特性,即文学性。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学类基础课程,三门课程以今带古,由内而外有效地将古今中外的不同的美学思想、人文特性融汇一体,使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刻地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带来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

而要实现上述目的, 仅有文学史知识的简单罗列和作品的浅尝即止是无法实现的,近些年,大量从事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 并且通过论文、著作、慕课、访谈等多种渠道表达改变文学讲授的侧重点,强调文学课教学应该突出文学性,关注文学的内部研究,加强文本细读,在文学作品的结构、意蕴的分析把握中深刻体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作家的诗心文心的要求。例如讲李白的诗歌,应该从诗歌本身入手了解诗歌韵律、词语结构、诗歌意境以及情感表达入手,让学生重视从诗歌本身入手,深切体会诗歌的情感,而不应过多将诗人的生平、典故,诗歌的创作背景,因为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培养的不是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而是感悟作品、分析作品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透彻体会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性格品行的同时, 引导学生思考李白的情商是否适合官场,李白的“才”是文才还是政治才能,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思考和体会作品。

2.1.2 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融合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文学史+代表作简析” 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在还原作品生成的历史语境,而时空上的距离感,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生成语境有明显的陌生感, 从而也导致对作品兴趣缺乏,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外国文学作品的细读。在还原作家的创作意图之外, 重点看待经典文学的现实价值以及经典重读的可能性。

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强调一部作品意义的生成,不仅仅在于作家最初的创作意图,更多地依赖于后世作家、批评家对于作品的解读。从现实语境出发对作品进行解读,参照作品的历史语境作为佐证,将作品的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结合, 从而让经典作品的解读既符合现实阅读的需要,也不至于无据可依。例如解读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时,在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的同时, 更应该看到这部作品的在今天的现实意义。玛蒂尔德身上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当项链丢失后积极还债,以及向弗兰杰太太说明真相,从中让我们看到现代生活所缺失的一种责任感, 在今天也许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共鸣和代入感, 从而积极参与到作品的分析中来,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 考核方式的自由性与兴趣取向

针对不同的能力需求和从业兴趣方向, 设定多种考核方式。由于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上的差异,学生对于自己擅长的能力和未来所从事的领域有不同的选择, 所以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从业需求设置不同的考核形式, 针对考核结果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选择的考核方式对能力的需求两个方面设置考核标准。 例如针对本学期课程涉及的作品(预先给出参考书目)。

2.2.1 设置课件制作

由学生制作5-10 分钟的课件,录制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 并将其中好的视频在课堂播出或者让学生现场讲课,以此考察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了解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指出其不足之处,适用于以教师为就业选择的学生。

2.2.2 写作文学评论

针对阅读过所涉及课堂讲述的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品片段任选角度写一篇1000 字的文学评论,由学生互评的方式,一方面促进学生的阅读,同时也可以通过比较自己与评论对象的文学评论熟悉文学评论的写作,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和作品的分析能力。

2.2.3 撰写论文

这是一种相对常规的考核方式, 针对从业需求以及学生兴趣, 制定限制性的条件已达到突出实践效果的目的。例如,《一千零一夜》中的“一见钟情式”爱情与游牧文化的关系、从现代角度看《项链》中玛蒂尔德的责任感、 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骑士精神与中国武侠文学的侠义精神比较等。

通过多种多样的考核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兴趣,也能达到能力的锻炼。

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成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融合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汉语言文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文学的表述形式、传播媒介、评论方式、研究方法,以及语文教育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让文学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成为迫切需要。

首先,现代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文学进入镜头叙事和网络叙事的时代。 文学写作方式的改变, 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发展促成传统精英文学向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的转变。传统的印刷版的文学经典由于传播途径的限制, 依赖于少数权威评论的支持和影响, 而在今天网络文学面向大众的便利性使得普通大众成为文学评价的主流, 经典与非经典的区别不是依赖少数人的文学观念和审美原则为标准, 而是更多的受众的数据标准。网络文学使得写作的自由度更高,进入文学创作领域的准入门槛更低, 使得任一文学爱好者成为一个作家的可能。 网络文学既提供了文学创作实践的可能又激发了有志于文学创作的文学青年的创作欲望, 学生可以将自己掌握的文学技巧与文学创作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其次,现代网络信息的发达,促成教学方式、手段的变迁。教学基础知识的获取与以前相比更加便利,更加容易,只要掌握教学的方法,可以在网络世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 传统大学教育中文学基础知识的讲授成为一种重复性劳动, 让教师可以从枯燥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中解脱出来, 不需要知识点的过多的传授, 将课堂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方法的传授和理念的灌输,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的机会。

社会发展需要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做出转型发展的需要。适应就业需要,提高课程的实践性,着重对学生能力素养的提高是文学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从教学中心挪移到考核方式改革, 以考带教的尝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需要更多的教育者投入其中。

猜你喜欢
汉语言语境文学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我们需要文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跟踪导练(三)2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