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2019-03-22 11:07张国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产教河北省校企

张国丽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自党的十九大会议以来,我国一直在贯彻进行现代职业教育的变革发展。 而河北省在多年发展中也开始贯彻职业教育战略发展体系,同时也着重进行了人才与产业需求供给侧的改革,给产教融合提供了较为显著的发展空间。 这种情况也使得河北省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也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效, 改变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具体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 使得这项模式的真正价值与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深入全面的探讨产教融合模式的具体贯彻。

1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重要意义

对于各个高职院校来说, 全方位贯彻产教融合模式具有非常显著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各个高职院校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本身就在不断转变。 依靠以前的理论教学体系已经很难满足具体需求,必须要的积极引入实践教学模块,才能够显著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实现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缺乏必要的人才。 但传统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有熟练的行业技能, 无法较好地适应行业环境。而在产教融合模式全方位贯彻以后,就可以让各个大学生提前感知行业岗位环境,并能够有意识和有针对性地补充自身所存在的各类不足与问题, 最终也就可以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从这些角度来看,各个高职院校在后续发展过程中, 全方位贯彻产教融合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有着较为显著的战略意义。

2 当前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基本现状

当前河北省各个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始全方位贯彻产教融合模式,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综合全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际情况来看, 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需要在后续发展中充分引起重视。第一,产教融合模式虽然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但是各个主体在这个模式中的利益分配还不完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这种情况也使得各个主体面对产教融合模式处于被动的整体态势,不利于产教融合模式的全方位贯彻。第二,当前河北省对于产教融合的考核与评价还不到位。 产教融合模式的开展本身就涉及多个主体, 同时各项融合活动也比较复杂。而要想对整个产教融合模式开展效果进行评价,也应该引入多指标体系, 同时还要针对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两者的对接情况进行深入评价。 但是目前河北省在贯彻产教融合模式的时候,具体重心主要落在社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数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专业课程情况等,使得产教融合的各类资源很有可能存在浪费的情况,不利于产教融合模式的最终发展。

3 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1)构建相对完善的多元主体协同体系。河北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开展,需要多个主体参与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省相关政府部门就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最终构建相对完善的多元主体协同体系,避免不同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利益冲突。这也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在协调全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工作的时候,可以构建专门的产教融合机构,积极贯彻各类政策内容,保证各项资金可以得到较好的贯彻。

对于各个社会企业来说,政府部门可以考虑使用减税等政策,同时还要布设一些专项资金,使得各个社会企业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切实获得一定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一定要解决部分高职学生中途跳槽而使得企业面临人才培养目的落空的风险,切实增强各个社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性。

对于各个职业学校来说, 政府部门应该引导各个高职院校明确自身在整个产教融合模式中的地位和实际作用, 避免各个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出现盲目的排名竞争。 而高职院校也应该在明确河北省未来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政府部门提出的各类政策,提高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整个产业的行业组织来说, 政府部门应该尽可能降低行政干预, 同时还可以考虑引导成立各个产业的校企合作委员会, 同时还要将行业责任移交给各个行业组织, 通过权力下放来使得产教融合模式中各个行业组织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引入多个企业的深入融合与联动。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模式本身就是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需要各个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其中。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则应该深度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并充分发挥各类资本、技术、知识等方面的要素,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各个社会企业人才资源部门体系跟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实习联动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 各个社会企业应该面向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 使得学生可以在求学的过程中提前感知行业环境。在必要的时候,各个社会企业还可以考虑在高职院校内部建设一些实训基地, 并派遣企业内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前往学校内部进行指导。这样以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力量就能够得到显著的拓展。 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适当加入校企合作企业的各类研发项目,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各类优势资源, 最终也就可以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形成校企合作共同生命体的整体格局。

(3)引入社会服务产业进行产教融合。对于各个高职院校来说,产教融合模式不仅仅是提高自身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强化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道路。因此对于各个高职院校来说,在后续贯彻产教融合模式的时候应该能够立足于全省规划内容,有意识发展各个产业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慎重选择合作企业, 避免因为自身利益而选择那些不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特别要关注当前我国在京津冀一体化方面的各类战略内容和未来发展规划,同时在拓展社会服务各样资源的过程中,也可以考虑吸取北京与天津在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并充分发挥各个社会服务产业的作用,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综合成效。

(4)全方位引导校企对接评价体系。为了保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全方位贯彻发展,还应该构建校企对接评价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兼顾河北省区域特色产业的未来发展,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战略发展内容,构建相对完善的产教融合信息化平台,能够面向各个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提供全面精准的产教融合信息内容,同时立足于两者的具体情况构建产教融合效能评价体系,也就可以综合考核产教融合的实际情况。在具体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该兼顾各个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引导各个学生充分认识产教融合模式,同时还要明确职业技能、职业规划等各个方面联系,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各个高职院校还应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战略眼光, 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最好能够引入各个家长充分参与到产教融合模式中, 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与教育。这样以后,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模式和校企合作对接就能够实现较好的成效,发挥各个主体的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河北省各个高职院校虽然开始贯彻产教融合模式,但是最终取得的效果还比较有限。因此在后续发展中,各个高职院校应该能够整合多元主体的利益,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利益冲突。在具体产教融合模式开展的过程中,各个高职院校也应该协调好自身跟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能够强化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与此同时,河北省各个高职院校还应该逐步强化产教融合模式的社会服务能力。这样以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就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并契合当前我国各个社会行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产教河北省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河北省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