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贸易成本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9-03-23 03:53霞,刘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差额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带

王 霞,刘 甜

(新疆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引 言

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中国向西贸易的“咽喉”,得益于其地理位置优势,新疆与“丝路之路经济带”沿线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为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促进新疆主体“核心区”功能建设,本文通过研究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降低新疆双边贸易中的贸易成本,促进新疆“贸易畅通”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发挥新疆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新疆与丝路沿线国双边贸易的发展,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借鉴诺威(Novy)的测度方法对我国与贸易国的双边贸易成本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是从国家层面入手来测算双边贸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如冯宗宪、米嘉伟、张军(2017)利用诺威(Novy)的测度方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共90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贸易开放程度和加入WTO有利于降低双边贸易成本,而贸易国间人均GDP差距越大双边贸易成本越高,地理距离、共同语言以及贸易国的廉洁程度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成本也有显著影响。孙瑾、杨英俊(2016)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14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在近二十年来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前五名国家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其中铁路密度、电话线路密度以及互联网使用情况等基础设施影响因素与双边贸易成本呈负相关,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实际GDP差额、两国地理距离与贸易成本呈正相关,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开放度、贸易互补性与贸易成本呈负相关。

有的学者以产业层面为切入点,测度某一行业中我国与贸易国的双边贸易成本。贾伟、秦富(2013)以谷物行业为切入点,研究显示中国谷物贸易成本呈下降趋势,且明显高于美国谷物贸易成本,而中国小麦的贸易成本明显高于玉米和稻谷。许统生、陈瑾、薛智韵(2011)测算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制造业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显示:纵向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双边贸易成本呈逐渐下降趋势,高技术型制成品下降幅度最大;横向来看,中国与日本、韩国制造业双边贸易成本远低于欧美国家。许统生、李志萌、涂远芬、余昌龙(2012)测算了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成本,结果显示:中国主要农产品平均贸易成本呈下降趋势,其中,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贸易成本最低,而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贸易成本远低于农业贸易成本。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学者们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对于新疆与“丝绸之路”沿线国的双边贸易成本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文将通过测算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实证分析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新疆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双边贸易成本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促使新疆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有利条件,积极构建“五大中心”和“十大产业集聚区”,致力于“五通”的实现。

二、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双边贸易分析

(一)双边贸易总量分析

表1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双边总额(未包括叙利亚)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的双边贸易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8.66亿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144.95亿美元,达到1998年双边贸易量的16倍。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双边贸易量急剧下降,降幅达到41.82%,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双边贸易量达到最高为219.99亿美元。从双边贸易量增速可以看出,2002-2008年双边贸易量连续增长,2003年增速最高为90.59%,2009年增速最低为-41.82%。由于近几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近五年双边贸易量增速符号波动频繁,但总体态势较好,处于缓慢上升期。

(二)进、出口额分析

新疆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出口额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4.39亿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131.95亿美元。其中,2001年最低,为3.21亿美元,2014年达到最高为182.71亿美元。这期间增长速度变化较为剧烈,最高增速为149.07%,而最低仅为-52.98%负增长。进口额同样也呈波动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4.26亿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13亿美元,2012年最高为53.36亿美元,1998年达到最低为4.26亿美元;增长速度最高可达61.49%,最低仅为-65.32%。从图1可以看出,进口额与出口额的变动趋势大致一致,波动频繁并伴随着间歇性的负增长,且进口与出口差额逐渐扩大。

表2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进、出口数据(未包括叙利亚)

图1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进、出口折线图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与丝路沿线国的双边贸易中大部分处于顺差贸易出超地位,只有2000-2002年处于贸易逆差,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贸易以出口贸易为主。近19年来,顺差差额呈波动上升趋势,1998年顺差额仅为0.13亿美元,2008年贸易顺差高达154.69亿美元,丝路沿线国市场处于逐渐扩大态势。

三、贸易成本的测算

(一)测度方法

关于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多是Anderson和Wincoop(2003)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将贸易成本内生性而构建的多变阻力贸易引力模型的拓展形式,其基本形式为:

其中Mij表示i国出口到j国的出口额,Yi与Yj分别表示i国与j国的GDP,Yw表示全球各个国家的GDP综合,tij表示i国出口到j国的贸易成本,Pi与Pj分别表示i国与j国的价格指数,σ表示i国与j国的商品替代弹性。Novy(2006)推出了贸易成本的测算公式为:

其中Tij表示双边贸易成本,si与sj分别表示i国与j国可贸易商品所占份额,Xi与Xj分别表示i国与j国出口总额,(si*Yi-X)i与(sj*Yj-X)j分别表示i国与j国修正后的国内贸易,Xij与Xji分别表示i国对j国出口总额与j国对i国出口总额。其经济学含义为:如果i国与j国双边贸易成本较高,则两国双边贸易额Xij与Xji将下降;反之,双边贸易额将上升。

(二)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1997-2016年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1个国家(见表3)的出口总额、GDP、双边贸易总额数据,鉴于叙利亚、阿富汗、摩尔多瓦、亚美尼亚、约旦等GDP以及与新疆双边贸易额数据的缺失,选取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与新疆统计局。

表3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所属区域

另外,由于替代弹性σ和可贸易品份额s的值在现实中很难量化出来。本文采用Anderson与Wincoop(2004)等人的统一处理方法,发现s值介于0.3和0.8之间,将s值取为0.8;σ的值取值范围为5-10,将σ定为中等,取值为8。

(三)测算结果分析

1.中亚五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成本较其他国家总体偏低,这与新疆的地理位置、文化语言有着密切联系。其中,2016年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成本最低,分别为0.42与0.39;新疆与土库曼斯坦的贸易成本最高为0.64。而在中亚五国中,新疆乌鲁木齐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距离最远,与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最近。从中可以看出,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距离因素所导致的运输成本。

纵观1998-2016年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成本,总体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乌兹别克斯坦,下降值为0.12,;接下来为土库曼斯坦,下降了0.11,哈萨克斯坦保持不变,其他两国下降了0.02。从变化速度来看,1998-2004年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呈下降趋势,哈萨克斯坦的下降幅度最大为0.37;塔吉克斯坦下降幅度最小为0.07。2004-2010年,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双边贸易成本呈上升趋势,吉尔吉斯斯坦保持不变,其他三国均呈下降趋势,新疆与土库曼斯坦的双边贸易成本下降幅度最大为0.25。2010-2016年,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呈上升趋势,哈萨克斯坦上升幅度最大为0.39,乌兹别克斯坦次之为0.27,从新疆双边贸易总额可以看到近几年新疆对外贸易呈下降趋势,这与近几年新疆与主要贸易国贸易成本上升有着必然联系。

2.南亚。南亚国家为巴基斯坦和印度,2016年新疆与其贸易成本分别为0.65和0.72,分别下降了0.05和0.07。从双边贸易成本变化来看,巴基斯坦双边贸易成本呈波动下降趋势,印度则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巴基斯坦变化幅度大于印度,分别为0.06和0.07。

3.独联体。1998-2016年,新疆与独联体五个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阿塞拜疆与格里吉亚)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在0.6以上。2016年,白俄罗斯较1998年下降了0.07,乌克兰下降了0.06,俄罗斯保持不变为0.6,阿塞拜疆下降了0.1,格鲁吉亚下降了0.03。从总体变化幅度来看,1998-2014年新疆与阿塞拜疆双边贸易成本波动最大为0.13。

4.西亚。西亚国家主要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与土耳其。1998年,新疆与伊朗、土耳其的双边贸易成本最高,分别为0.87、0.84;2016年分别为0.73、0.71,分别同比下降0.14、0.13.1998-2016年新疆与伊朗、土耳其双边贸易成本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与沙特阿拉伯为波动下降趋势,沙特阿拉伯变动幅度逐渐下降,说明新疆与沙特阿拉伯的双边贸易成本下降空间越来越小。

表4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双边贸易成本测算结果

图2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双边贸易成本

四、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双边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国或地区的双边贸易成本影响因素有很多,有可直观反映的,如:距离;也有间接反映的,如:经济规模、基础设施状况等。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基础设施领域是其重点建设的领域之一,以期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的“贸易互通”。故选取铁路密度、每百人固定电话订阅数、使用互联网的个人(人口百分比))、距离、贸易伙伴国开放程度、人均GDP差额与世界贸易组织作为解释变量,上文测算的新疆与贸易国的双边贸易成本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t为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双边贸易成本;rail为一国铁路密度,为一国铁路长度与国土面积的比值;tel为每百人固定电话订阅数;inter为使用互联网的个人(人口百分比);dis为新疆乌鲁木齐与贸易国首都之间的距离;toi表示贸易伙伴国开放程度,用一国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来衡量;GDPgap为新疆与贸易国之间人均GDP差额;wto为虚拟变量,衡量一国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赋值为1,未加入赋值为0。

表5 各变量预期符号与理论解释

变量 预期符号 理论解释dis toi+ -gdpgap +/-wto -距离越近,贸易成本越低,距离越远,贸易成本越高一国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了商品进入该国的难易程度。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商品或服务进入该国越容易,贸易成本越低;反之,贸易成本越高。新疆与贸易国的人均GDP差距既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反映了其居民需求结构的差异。一方面,人均GDP差额越大,其需求结构差异越大,为了贸易所产生的成本越高;另一方面,人均GDP差额越大,反映了经济体间的贸易互补性越强,其贸易成本越低。加入WTO会降低贸易国间的双边贸易成本。

(二)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stata11.0软件对中国新疆与“丝绸之经济带”沿线国在1998-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当采用一般最小二乘法模型时,rail变量不显著。考虑到解释变量rail、tel与inter共同衡量一国或一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可能存在内生性,采用豪斯曼检验后发现tel变量为内生变量,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迭代GMM模型消除tel变量的内生性,然而wto解释变量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迭代GMM模型不适合。引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建立动态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动态GMM模型,为避免采用多个解释变量衡量基础设施产生的内生性,考虑到中国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主要运输方式为铁路,用铁路密度rail衡量一国基础设施水平,由表4回归结果得到式3。

表6 实证分析结果

(三)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通过对 t、rail、dis、toi、gdpgap、wto与t(-1)做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假设其他自变量不变的前提下,“丝绸之路”沿线国铁路密度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说来双边贸易成本反向变动2.2个单位;距离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说来双边贸易成本同向变动0.0001个单位;对外贸易开放度每变动一个单位,双边贸易成本反向变动0.06个单位;人均GDP差额每变动1个单位,平均来说双边贸易成本反向变动0.03个单位;虚拟变量WTO系数为负,表明加入WTO会减少0.017单位贸易成本;滞后一期的贸易成本符号为正,说明滞后一期的双边贸易成本与当期双边贸易成本呈正相关,滞后一期贸易成本越高,当期贸易成本越高。与预期符号相符,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2.统计检验。分别针对H0:βi=0(i=0,1,2,3,4,5,6,),给定显著性水平∂=0.1,t=1.782。由回归分析表可得,各个变量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6.28,12.62,-1.90,-2.57,5.39,-2.07,-2.12,其绝对值均大于1.782,说明解释变量贸易成本滞后一期、铁路密度、距离、对外开放程度、人均GDP差额、WTO等变量对新疆双边贸易额有显著的影响。

(四)模型结果分析

1.贸易成本滞后一期。回归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假设其他自变量不变的前提下,贸易成本滞后一期没变动一个单位,平均双边贸易成本同向变动0.58个单位。是影响双边贸易成本的最大因素,说明双边贸易成本的动态惯性是维持双边贸易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滞后一期贸易成本越大,当期贸易成本越大;反之则越小。

2.铁路密度。从回归模型结果来看,假设其他自变量不变的前提下,“丝绸之路”沿线国铁路密度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说来双边贸易成本反向变动2.2个单位。说明一国或地区铁路密度越高,其贸易成本越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新疆与“丝绸之路”沿线国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铁路密度对贸易成本的影响较大,仅次于滞后一期的贸易成本。铁路密度衡量了一国或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可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基础设施的便利化将大大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中国新疆与“丝绸之路”沿线国的贸易互通。

3.对外开放程度。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假设其他自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外贸易开放度每变动一个单位,双边贸易成本反向变动0.06个单位。表明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商品或服务进入其市场的可进入性越高,为进入其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越低,进而双边贸易成本越低。这与我国一直奉行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谋而合,提高对外开放度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进而促进双边贸易,发挥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4.距离。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假设其他自变量不变的前提下,距离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双边贸易成本同向变动0.0001个单位。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的距离越远,其双边贸易成本越大,反之,新疆与贸易国的距离越近,其双边贸易成本越小。距离因素导致的运输成本、交流成本是双边贸易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距离因素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其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程度变得很小。

5.人均GDP差额。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假设其他自变量不变的前提下,人均GDP差额每变动1个单位,平均来说双边贸易成本反向变动0.03个单位。表明人均GDP差额越大,双边贸易成本越低;反之,人均GDP差额越小,双边贸易成本越高。说明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人均GDP的高低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资源密集型国家居多,其经济发展多以能源的开采与出售为主,中国新疆出口主要为轻工业制成品与半制成品。人均GDP差额越高,贸易的互补性越强,其双边贸易成本往往越低,这与以往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出入,主要原因为样本国选取的差异,本文研究的样本国多为发展中国家,其中资源密集型国家居多。

6.WTO。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虚拟变量WTO系数为负,表明加入WTO会减少约0.017单位贸易成本,说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双边贸易成本的降低。世界贸易组织一直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的贸易规则与制度,降低关税税率水平,有利于削减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阻碍因素,从而降低双边贸易成本。

五、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影响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双边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前期的贸易成本、铁路密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均GDP差额、是否加入WTO、距离。其中前期的贸易成本、铁路密度、对外开放程度影响较大,而距离、人均GDP差额和是否加入WTO的影响则较小。

(一)结论

第一,从总体来看,2016年,新疆与丝路沿线国双边贸易成本最低的前四个国家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全部为中亚国家,这说明贸易的紧密性大大缩减了双边贸易成本,使得地缘优势得以发挥。

第二,横向来看,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成本最低,平均维持在0.5左右,而与丝路其他国家则为0.6-0.8之间。

第三,纵向来看,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双边贸易成本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高的为伊朗、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二)建议

1.基础设施。由于中国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都属于陆桥经济国家,双边贸易规模受基础设施影响较大,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降低新疆与丝路沿线国双边贸易成本、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重要手段。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为基础,辅之以民间投资,解决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资金缺乏的问题。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大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技术与人文合作,解决沿线国家“技术难”的问题,促进丝路沿线国基础设施水平高质量发展。

2.对外开放。随着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应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做实“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要素的合理配置,与丝路沿线国一道共建、共享开放的成果。

3.政策连通。加快将新疆建设成为“三基地三通道”“五大中心”和“十大产业集聚区”,致力于“五通”的实现,提高新疆与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

猜你喜欢
差额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运城盐湖区:“三个差额”择优选人用人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按图结算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纠纷预防与控制措施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差额分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