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渗透生涯规划的教学策略

2019-03-28 09:26殷倩倩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生涯规划教学情境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活动型学科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方式方面与生涯规划教育有着一致性。因此,政治课教师要深挖教学内容与生涯规划教育的契合点,通过综合创设教学情境和丰富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为生涯规划做好情感铺垫。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生涯规划;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1-0017-03

【作者简介】殷倩倩,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江苏太仓,215400)教师,硕士研究生,二级教师。

随着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的不断变化,人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人对各个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解读、追求和选择。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志向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与道路做出规划和设计。国外最早把“生涯规划”和“教育”结合起来,美国教育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提出“生涯教育”,他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生涯教育。”可见,“生涯规划”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每一种方式都渗透着生涯规划的价值。考虑到当前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将生涯规划的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树立正确的生涯意识,提高生涯规划能力。

在学科渗透模式中,思想政治学科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不论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学科特性都与生涯规划教育有着一致性。以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生生涯规划的载体,能有效地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向高中生传递正确的生涯意识、教育认知、职业认知等生涯教育内容,使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生涯发展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找寻与生涯规划教育的契合点

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就要根据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来选取教材中适当的内容做整合。通过最佳结合点来自然引入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识。对此教师要提高生涯意识,跳出思想政治课的界限,深入挖掘与整合教材中有关生涯教育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教材的内容结构。生涯教育的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以必修一《经济生活》的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为例:

除了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渗透生涯教育知识,必修二《政治生活》也与学生生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遵守宪法和法律”贯穿了整本《政治生活》,每框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载体。而必修三《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感知中华文化、欣赏美,为美好生活作准备。在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真正的哲学可以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人、社会和自然,让学生学会探索和发现真理,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

二、综合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角色体验

正如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帕认为的那样,生涯包括人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人一生都在体验着不同的角色,在不断自我完善中调整着人生的规划设计。虽然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忽略教学目标,但可以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让学生去体验未来生活可能会扮演到的角色,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知自我、唤醒自我。

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把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讨论与分析来引起共鸣和认同。例如在教授“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四个真实的教学情境,让知识和情感的培养和形成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之中去。

情境一:设计“两会知多少”教学情境。教师询问学生问题:“每年三月,在北京都要召开两个重要的会议,分别是什么会议?”“两会几年开一次,几年为一届?”“今年召开的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第几届第几次会议?”以这种快问快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科渗透生涯规划做铺垫。

情境二:教师播放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视频,引出“人大开幕”这一真实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人民群体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正确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情境三:在“走进人大议程”这一情境中,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10项议程作为材料背景,以中央、地方各国家机关作为材料主体,在具体情境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去思考,积极地探讨,在了解熟悉人大的流程的同时,明白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特点,体会到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情境四:将学生熟知的90后奥运冠军叶诗文在人大提案前接受的采访资料改编成“人大代表很忙”,情境中介绍了人大代表政治参与的事迹,凸显叶诗文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和退休运动员发声的出发点,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的理解,改变对“铁饭碗”的认知,加强对自我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认知。

当然,教学情境不能太过单一、简单。情境涉及的行为主体越多,影响结果的因素越多,情境的不确定性越大,立场、观点或价值观、利益越多样,情境所蕴含的价值就会越丰富。不管是政治课教学还是生涯规划教育,都应该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的复杂多变、社会矛盾存在的普遍性。

三、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职业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对学生的生涯选择起着导向作用。在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外都会生成不少的兴趣点,比如有的学生对时政感兴趣,但日常的学习时间紧张、课业过重,使得大部分学生没有多余时间去查找时政资料,兴趣也逐渐淡化。而且高中生政治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他们对我国社会和制度的了解大多源于新闻报道和课堂学习,缺乏实际的政治生活体验。所以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增加学科体验,挖掘学生的职业兴趣。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的形式,其中比较方便、直观、有效的模式有时政辨析和角色扮演。

1.开展时政辨析。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小组在课外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收集资料,新课讲授前小组派代表作时政简报,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对学生的认知做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这样的教学方式不需要占据课堂太多时间,一般是5分钟为宜,但形式活泼,内容多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整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辩论和讨论时政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学会辩证、全面地看问题,在此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促進学生对职业、角色和生涯的认识。

2.进行角色扮演。生涯规划走入课堂的最重要方式就是体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会各种政治角色,让知识在体验中被“悟”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承担“演员”的角色,也可以作为观察者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在教学“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各国驻联合国代表,对当下国际问题作博弈,学生会在角色冲突中理解国际问题的复杂性,明白我国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从而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通过角色体验学生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某项职业的初体验,学生会更加容易站在角色的角度上去理解问题,从而构建起角色行为与内心世界之间的桥梁,实现知识、观念的内化与迁移。

为了让学生坚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教育教学就要考虑渗透生涯规划。虽然现在的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目的不在于从事政治的相关工作,但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思想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就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思辨能力和看待事物的态度才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涯发展过程中能走多远,能走多好的根本要素。

【参考文献】

[1]吴志功,乔志宏.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4(6).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课生涯规划教学情境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借力“互联网+”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