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临床及实验观察

2019-04-08 09:09黄碧纯
关键词:冠脉心绞痛心肌

黄碧纯

(天津红桥区三条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12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及高致死率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1],其治疗以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为主,介入治疗能够实现血运再建,显著减轻患者症状,降低急性心梗的病残率以及死亡率[2]。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血管再通的最常见方法,但其常发生支架内狭窄[3],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高达20%~3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疗效[4],有研究表明,超过15%的PCI患者在一年内因为支架内再狭窄而接受新的治疗。虽然药物涂层支架较裸支架明显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但亦有支架内血栓形成,血管延迟愈合及内皮功能紊乱等不良影响。因此,冠状动脉术后再狭窄已成为严重影响冠心病治疗的障碍,若能配合中药治疗,不仅能弥补西医这一缺陷,更能在预防和治疗术后再狭窄中起到较好的作用[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在中研院附院心血管科住院诊断为“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63.42f2.05)岁,病程8个月~15年;治疗组平均年龄(63.58f2.12)岁,病程1~10年。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且符合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医气虚血瘀型胸痹的诊断。

两组均选择PCI术成功后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和(或)心肌缺血的检查证据,或者近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有冠脉显著狭窄(>50%)。

1.2.2 排除标准

因其他疾病导致胸痛的,如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更年期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骨关节疾病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并发症、周围血管病或者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神志或意识障碍的患者;近一个月内参加其它临床试验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q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bid,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qn。对于合并其他疾病者,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方,150 ml/袋,每次一袋,日二次。益气活血方组成:党参15 g,黄芪15 g,瓜蒌12 g,当归6 g、丹参6 g。由医院制剂室提供。严格控制患者的药物服用,避免漏服、多服本药物或服用其他容易影响结果的药物。

1.4 观察方法

1.4.1 疗效评定标准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制订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订标准》。

1.4.2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血脂指标如TC、TG、LDL、HDL的变化情况;炎性标志物如IL-6、hs-CRP、HCY的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心绞痛评分比较

2.2 治疗前后血脂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脂比较(±s,mmol/L)

表2 治疗前后血脂比较(±s,mmol/L)

注:同治疗前相比,△P<0.05,△△P<0.01;治疗后相比,▲P<0.05,▲▲P<0.01

组别 n T C T G L D L H D 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 0 4.2 4 f 0.4 7 4.1 4 f 0.2 7△ 2.4 7 f 0.4 1 1.4 6 f 0.2 4△ 2.8 7 f 0.7 2 1.2 7 f 0.5 8△ 1.1 7 f 0.2 4 1.2 5 f 0.3 4△治疗组 2 0 4.4 1 f 1.1 2 3.4 5 f 0.5 7△▲ 2.2 7 f 0.3 9 1.1 2 f 0.1 4△▲ 3.0 4 f 0.5 7 1.0 1 f 0.3 5△▲ 1.1 1 f 0.3 2 1.4 5 f 0.3 0△▲

2.3 治疗前后炎性标志物变化情况(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炎性标志物变化情况(±s)

表3 治疗前后炎性标志物变化情况(±s)

注:同治疗前相比,各项评分△P<0.05,△△P<0.01;治疗后相比,各项评分▲P<0.05,▲▲P<0.01

组别 I L-6(p g/m L) H C Y(u m o l/L) h s-C R P(m 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 8.5 4 f 3.5 7 9.8 7 f 2.5 7△ 1 9.3 1 f 4.5 7 1 2.0 7 f 1.2 9△ 5.5 7 f 1.2 8 2.1 4 f 0.5 7△治疗组 1 9.2 4 f 4.2 4 7.4 7 f 2.7 8△▲ 1 9.2 8 f 4.2 8 8.8 7 f 3.4 5△▲ 5.4 7 f 1.5 7 1.2 5 f 0.1 4△▲

2.4 安全性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

3 讨 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r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种通过经皮穿刺的心导管技术将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开放的治疗方法,自1977年始,PCI开始已被广泛应用,可快速缩短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的时间,具有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心肌供血、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结局、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是我国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但PCI术的劣势也随之呈现出来,术后血管再狭窄以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可能诱发PCI后心绞痛再次发作,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再狭窄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其中的机制。炎症的升高的水平对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斑块破裂起着重要作用,CRP和hs-CRP是临床和实验室的重要炎症指标。IL-6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过程起到重要作用,亦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向。

尽管目前PCI术后再狭窄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还不清楚,但其发生主要涉及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血管重构以及局部的炎症反应、各种细胞因子的释放。有研究表明,通过消除术后机体的炎症可有效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有研究证实测量急性期反应蛋白如CRP等可以对患者危险进行分层,以指导下一步治疗。而血栓形成是PCI术后再狭窄的早期病理反应,因而防止血栓形成,在预防术后再狭窄中亦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药在防止血栓形成,防治PCI术后再狭窄方面疗效显著。

PCI术后再狭窄仍以“胸痛、胸闷”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故也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而且患者往往年龄较大,经云“年半百而阴气自半”,心气亏虚、肾气不足,无力运动气血,故可导致瘀血内阻;脾胃气虚,则运化无力,容易导致痰湿、水饮内蕴,发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虚实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气血阴阳的亏虚加重痰湿、瘀血;长期冠心病邪气留滞,则容易耗气伤血,加重正气的亏虚。气虚则运血无力,致使血瘀痰凝,阻滞心脉脉道运血。所以气虚为PCI术后再狭窄的主要病机,痰浊、血瘀、气滞、水饮为标实,最终引起脉道不通。加之PCI术外源性、机械性的损伤,耗伤血,阻滞血脉,心血瘀阻络脉不通,引起血管再狭窄。《血证论》云“瘀血不去,则新血断无生理。”故本病应以益气活血为大法,该方由党参,黄芪,瓜蒌,当归,丹参等药物组成。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黄芪可升阳补虚,二者相伍,据哟补益心脾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党参具有强心、降压的功效,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降压等作用,同时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黄芪可改善心肌代谢,缓解疲劳,可显著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瓜蒌具有宽胸散结、化痰行气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血脂、稳定斑块的作用。丹参可以调节改善心肌代谢,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强心脏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类似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冠脉心绞痛心肌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心绞痛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