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

2019-04-18 10:28许晓龙
关键词:心肌障碍冠心病

许晓龙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继而心肌缺血或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肥胖和吸烟人群,临床症状表现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微循环功能障碍,继而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加重病情。目前临床使用前列地尔治疗心肌微循环障碍取得一定疗效,但尚不完善[1],本文也将研究前列地尔治疗冠心病患者心肌微循环障碍,为冠心病的相关治疗提供相关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诊的78例冠心病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根据随机设计原则划分本组患者为参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参照组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56~78岁,平均(64.45±5.05)岁;研究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54~79岁,平均(65.08±4.02)岁。经检验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时间和病程等基础资料上无P≤0.05的统计学差异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β一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酚类、ACEI药物,剂量根据具体使用药物调整,疗程为14d.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注射前列地尔,10 μg/次,1次/d,治疗14 d[2]。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使用血生化指标评价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均取空腹肘经脉血2 mL置于试管,在4°C环境温度下使用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将分离出的血清收集并保存在-20°C的冰箱,检测样本中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β2(TXβ2)水平,通过这几项指标观察患者心肌微循环障碍状况[3]。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x2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s)、(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NO、VEGF水平明显上升,TXβ2水平明显降低,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生化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血生化指标水平对比(±s)

注:相比参照组,*P<0.05。

组别 例数 NO(mmol/L)VEGF(mg/L)TXβ2(pg/mL)研究组 39 97.15±12.05* 3.41±0.61* 79.15±8.16*参照组 39 63.18±9.05 1.59±2.15 161.25±0.04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慢性疾病,近些年据相关调查显示,冠心病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而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微循环障碍,而人体血浆粘度和血小板的聚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冠脉循环和微循环,继而引起微循环障碍,而冠脉微循环障碍会加重心肌缺血程度,继而加重冠心病患者病情,且预后不良。

目前临床上尝试各种药物治疗冠心病,但尚未推荐使用改善微循环障碍的药物,因为此类药物的临床研究还不充分,临床疗效也尚未完全受肯,尚待研究。前列地尔近些年因其治疗肺动脉高压、器官移植、肾功能缺乏等临床疗效较好,而受到研究学者们的关注。据相关研究发现,前列地尔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帮助保护内皮细胞,降低血小板聚集度等,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心肌微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冠心病[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使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NO、VEGF水平明显上升,TXβ2水平明显降低,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前地列尔,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冠心病微循环障碍,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肌障碍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