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综合护理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9-04-23 09:25闫双双孙淑格朱雁虹
关键词:投诉率产科产后

闫双双,孙淑格,朱雁虹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产科产妇围产期间,其情绪常伴随一定的抑郁、焦虑和恐惧,因此会造成对护士的护理质量产生较高的要求和期待。一旦未能够达到产妇的护理达到心理预期,极易诱发护患纠纷,影响产科形象。有研究指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到产科护理中,有助于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本文观察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7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82例产妇,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产妇41例。实验组产妇中年龄最高36岁,最低21岁,平均(28.79±1.30)岁。常规组产妇中年龄最高34岁,最低22岁,平均(28.81±1.74)岁。两组产妇一般基础资料具有可对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如下:产时助产、产前健康教育、预防产后并发症等。实验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针对伴随严重焦虑及抑郁情绪的产妇,护理人员应对其予以安慰。同时,要为产妇描述天伦之乐的畅想,播放产妇与亲子美好相处的音乐和视频,渐进缓和产妇不良情绪,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2)环境因素:产妇围产期对病房环境的要求较高,要提高整体舒适度,护理人员要对病房温度与湿度进严格控制,将新鲜的绿色植物摆在屋内。注意病床围帘的布置对产妇隐私保护,以提高环境舒适度。(3)分娩过程:针对经阴道分娩者,应首选导乐分娩方式给予助产,减轻产妇的痛苦,改善分娩结局。(4)产后护理:产后要让婴儿与母体尽早发生接触,通过触摸新生命给产妇带来喜悦感,产妇心理舒适度能够得到大幅提高。

1.3 观察指标

观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各组产妇针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共涉及调查项目四项,设计总分100分,按照线性正相关将护理质量与得分关联,最终来观察两组产妇护理质量评分、纠纷发生率及投诉率。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产妇心理护理评分(24.67±0.30)分、环境因素(24.13±0.12)分、产后护理(23.12±2.33)分、分娩护理(24.38±0.07)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产妇护理质量评分(x±s)

2.2 两组产妇投诉率及纠纷发生率

实验组产妇投诉为0例,投诉率为0;产妇发生纠纷1例,纠纷发生率为2.44%,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产妇投诉率及纠纷发生率[n(%)]

3 讨 论

随着医疗卫生领域改革的进展,患者及医院对护理人性化水平的要求逐渐提升。从患者的需求入手,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是综合护理的根本。必须深入了解产妇对护理方面的需求,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心理调节、环境适应、分娩过程及产后护理等。积极与产妇沟通,对产妇加以安慰,有利于产妇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改善。另外需加强对产妇隐私的保护,加强改善病房环境,对产妇围产期生理及心理舒适度的提升,均具有重要价值。将导乐分娩应用到分娩过程中,产妇安全感能够大幅增加,有效减轻其痛楚。产后出血量也能够有效减少,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产后,时常询问产妇的护理需求,并及早进行母婴接触。不仅能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同样还可使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得以改善。本文研究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后,产妇心理护理评分(24.67±0.30)分、环境(24.13±0.12)分、分娩护理(24.38±0.07)分、产后护理(23.59±1.00)分。与常规护理相比,评分更高。本组护患纠纷发生率2.56%,投诉率为0。与常规护理相比,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护理质量更高。

综上所述,产科应于围产期,从心理及环境等方面出发,对产妇加以护理,能够提高产科综合护理质量,能够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投诉率产科产后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