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2019-05-02 13:25蔡宗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蔡宗明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好地认知,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进行理解,从文章当中寻找思想和文化的精粹。从而对文章的思想以及情感进行更好地理解。本文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渗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从深入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入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时代特征,以汉语言思维更好地对教材当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思索,加强对文章核心思想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体会。

一、充分的了解作者的背景

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充分理解,掌握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体会传统文学之美,体会时代特征。《孟子》中说:“诵其诗,读其书,不止其人可乎?”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必须要对作者有充分地了解,掌握作者的生平,对其所在的历史背景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作品当中的一个个细节形成更加深刻地理解,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学作品的诞生本身便是作者根据自身对生活的理解来创作的,其中必然包含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以及特殊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李清照的作品时,便要先带领学生对她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解,掌握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哪些情感上的变化。众所周知李清照的作品主要出自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创作时,李清照嫁于宰相之子,夫妻生活恩爱、和睦,非常的幸福。因此在其诗歌当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并且能够从中流露出欢愉之意。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能够非常好地将少女顽皮之心体现出来。这时的李清照已经嫁为人妇,因此能够从词中看出她生活的美满,从中感受到她的快乐。而李清照的作品到了后期,由于北宋灭亡,李清照也逐渐地陷入了颠沛流离的不安定的生活当中,因此其诗歌情调逐渐转向了愁苦与凄凉。例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其中将这些消极的情绪尽显无疑。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从一定的高度上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真正地将作品的精髓把握住,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二、深入挖掘教材

高中教材的选编经过了层层筛选,其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上品,是教育工作者共同编排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将文本当中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提炼出来,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重点集中到学生的文学底蕴以及传统文化观念的培养上。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教师要从文章思想入手加强传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追求文化上的深层次认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特质。

例如,在学习《师说》时,教师可以针对文章自身提出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在求学和从师上的原则向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当中的尊师重道的思想进行了解。再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需要深入剖析文章当中的每一个人物,并将文章故事的历史背景以及主要历史事件向学生进行详细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分析文章的核心思想,體会作者的情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

三、突出汉语思维方式

汉语普通话是新中国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当今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表达和传播手段。我国的古典文学当中的思想都需要利用汉语思维方式进行解读,否则便难以找到文章的具体思路,无法对文章进行有效理解。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思维和语言习惯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我国古典文学进行理解,掌握其中的传统思想文化精粹。

例如,在学习《六国论》时,弊在赂秦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在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作者利用了这种手法对文章进行了收尾照应,同时也对这一核心思想进行了强调。语文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进行强调,加以着重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当中词句的深刻含义。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文章,理解文章核心思想,感悟文章当中的历史文化精神。

再如,在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对偶句式,这种句式在我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当中被大量的使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掌握,分析其中规律。这种句式规律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万物均衡发展,一切事物都应在平衡当中生存的思想。是对称与均衡思维方式的直接表达。例如,在学习《前赤壁赋》和《滕王阁序》时,教师便要带领学生对其中的对偶句式进行深入分析。要让学生对这种传统文学写作手法进行理解。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