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2019-05-10 09:53黄明明韩伟忠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年限学业维度

黄明明,韩伟忠

(萍乡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江西 萍乡 337055)

引言

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新的一系列困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已成为显而易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手机成瘾是一种物质依赖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戒断困难、现实活动减少等,多见于性格孤僻、强烈无聊感的人群之中.国内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发生比高达41.3%[1].已有研究指出,手机成瘾会消耗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其人际关系,最终导致学业拖延行为的产生[2].由于大学生是手机成瘾的高发群体,其引发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各级部门的足够重视,只有正确识别、预防、矫正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才能保证其顺利有效地完成学业.本研究聚焦于手机成瘾对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重点围绕手机成瘾引发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展开论述,以期为激励大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1 问题提出

由于手机成瘾的普遍性和严重的危害性,手机成瘾及其引发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成为最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发现,手机成瘾与手机使用者自身个性和自律能力有密切的联系,手机成瘾对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消极影响,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而随着研究的推进,我们发现手机成瘾对大学生学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严重的将导致学业拖延(Academic delay)和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拖延是指个体本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却无法自拔地做出与该学习任务无关的活动而导致该有的学业任务未能完成或直至最后才完成[4].近几年的研究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很普遍,而且与手机成瘾存在很大关系.首先,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5-6],而且二者是彼此相互促进的.其次,手机成瘾可以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大学生学业拖延的行为,有的变量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是大学生手机成瘾影响学业拖延的必经途径,如学业倦怠、社会支持等变量[7-8].最后,大学生手机成瘾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对大学生拖延行为产生部分中介效应的影响作用[9],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在此基础上引发学习倦怠[10].由此可见,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存在密切关联,探究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具体影响效果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研究假设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发和维持作用.在此假设基础上,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的现状与发生比;2)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的相关性;3)探究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明确二者的关联机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某所高校的493名大学生为被试,其中男生63人,女生430人;大一227人,大二159人,大三80人,大四27人;理工类116人,文史类317人,艺体类60人.所有被试平均年龄19.29±1.54岁.

2.2 研究工具

1)自编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涵盖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类别)和个人手机使用情况(年限、用途)等内容,共计6个题目,用来调查当前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

2)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

该量表共17个项目,含有失控性、戒断性 、逃避性和低效性4个维度,采用“从不”到“总是”的五点计分.目前,该量表已经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适用[11].在本研究当中,量表的α系数为0.67,4个因子的α系数为0.61-0.82.

3)学业拖延行为量表(PASS)

该量表共计18个项目,五点计分,总得分越高,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越严重.该量表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出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2].本研究采用该量表对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进行测量,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1.

2.3 数据处理

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的相关性;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利用路径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作用.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和AMOS21.0软件.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

被试的493名大学生均使用智能手机,其手机使用用途有游戏娱乐(91.4%)、语音通话(91.1%)、视频通话(76.6%)、网络购物(70.4%)、手机短信(43.6%)、网络理财(21.3%)、其他(11.8%).手机使用年限在0.5年至5.6年不等,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不同年份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T=119.8, df=5,P=0.00<0.05),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手机使用年限的手机成瘾差异

由表1可见,手机使用年限2-3年的大学生,其手机成瘾程度最明显,当手机使用年限超过3年后,其使用者的手机成瘾倾向反而有所减弱,不同手机使用年限,会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不同的是,本研究以使用年限为协变量,而前人多以年级为协变量,对比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二年级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13],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3.2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

按照测验评分标准,共有214名大学生存在手机成瘾情况,发生率为43.4%,与前人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4],其中,男生23人(36.5%),女生190人(44.2%),男女生手机成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0.050),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手机成瘾得分(M±SD)

手机成瘾者平均得分为67.89,非手机成瘾者评均得分为49.64,且手机成瘾者4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成瘾得分(P<0.05),其中,失控性得分的差异最大.

3.3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的相关性

对所有研究对象得分按照API评分标准进行界定,共有224人存在学业拖延现象,发生比为45.4%.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得分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二者相关系数为0.158,手机成瘾的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的表现均与学业拖延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39、0.047、0.118和0.234,除戒断性外,均呈现显著性相关,如表3所示:

表3 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的相关(r)

**表示在0.01水平相关显著

表3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性,手机成瘾与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相伴相生,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手机成瘾的大学生其学业拖延得分在各个变量上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均不显著(P(性别)=0.509>0.050;P(年级)=0.284>0.05;P(专业)=0.118>0.05),即对于手机成瘾大学生群体来说,学业拖延行为在性别和专业类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4 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影响的回归分析

最近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以安全感为中介诱发其学业拖延行为,进而削弱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消耗了大量的学习、锻炼、休息时间,削弱了学习的动机,降低了效率,影响他们的学业[15].为深入探究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其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效果,本研究以学业拖延为因变量,以大学生手机成瘾的4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分析,从标准化回归系数上看,对学业拖延行为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是低效性、戒断性、逃避性和失控性,如表4所示:

表4 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影响的回归分析(N=493)

从上述结果来看,低效性、戒断性和失控性均能对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T低效性=4.35,P=0.00;T戒断性=-2.12,P=0.04),逃避性和失控性也对学业拖延产生影响作用,但不显著(T逃避性=0.71,P=0.48;T失控性=0.15,P=0.88).其中,戒断性对学业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而其他都是正向预测.

3.5 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影响的路径分析

为了更加形象深入地研究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作用,路径分析方法被用于解析大学生手机成瘾不同维度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数据拟合情况良好(x2/df=3.475;GFI=0.966;NFI=0.965;IFI=0.973;CFI=0.981;RMSEA=0.068),如图1所示.

图1 手机成瘾维度对学业拖延影响路径

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维度的负荷值在0.63-0.81之间.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23.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抽取2000个Bootstrap样本对该路径进行检验发现,95%置信区间在0.09到0.56之间,不包含0,且影响效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这表明,手机成瘾对大学生学业拖延影响效果明显,前期的相关研究指出,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可以是直接效应[5-6],也可以是间接效应[8],有力地支持了本研究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机制[8][15],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引起的学业拖延行为问题已经达成共识.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的发生比很高,且二者呈现正相关,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与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保持一致[16-17],与中国网络成瘾的“补偿假说”基本观点相吻合[18].然而,不同维度的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的关系以及不同维度对学业拖延的预测效果并不相同,有的维度具有显著效应,有的却不显著,戒断性甚至起到负向预测作用.对于使用手机年限不同的大学生,其成瘾程度也是不一致的,具有显著差异,中间年级段的大学生(大二和大三)其手机成瘾现象更严重,与部分研究结论保持一致[7][13],而与有的研究结论却有所不同[14].对于这种争议,很多研究从地域、教育背景、民族文化等差异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发现存在较明显的差异[19].因此,来自不同来源的样品的异质性是引起结果差异的原因.随着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的增加,其学业拖延行为就愈发明显,可以看出,手机成瘾不但可以有效预测学业拖延行为,还是引发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现象十分普遍,不同手机使用年限的大学生成瘾程度显著不同;2)手机成瘾与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呈正相关,是导致大学生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3)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可以预测其学业拖延行为,但不同维度的预测效果不一致.本研究结论可为后续的学业拖延行为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提升其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年限学业维度
艰苦的学业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35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