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9-05-17 03:48马志勇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引流术开颅血肿

马志勇

中牟县人民医院(河南 中牟 45145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男性患者,而且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头痛、恶心、嗜睡、昏迷等[1]。而脑疝则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晚期并发症,是由于患者颅内压急剧增高而引发的,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严重者甚至可能会致患者死亡。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有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等治疗方式[2]。而微创穿刺引流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高,但是对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效果却并不确切[3]。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并分析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在本院选取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

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纳入标准:

①年龄均在40岁到75岁之间。

②经确诊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诊断标准。

③患者和其家属都知晓本次的研究,已自愿签署了同意书。

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

②存在严重糖尿病的患者或者有血液类疾病的患者。

③其他无法配合完成研究的情况。

随机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性别统计,男:女=33:17;年龄统计,上限为75岁,下限为43岁,平均为(57.26±8.35)岁。

观察组——性别统计,男:女=29:21;年龄统计,上限为72岁,下限为40岁,平均为(57.19±8.64)岁。

对比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者(去)去骨瓣减压术。

观察组——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引流术:选用5ml的2%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选择YL-I型血肿穿刺针,在电钻的协助下将穿刺针钻入血肿腔,从中吸取出15ml到40ml的未凝固的血液以及部分脑脊液,后进行CT复查。开颅血肿清除术:为患者实施全麻后,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依据穿刺定位到的脑疝部位,进行残留血肿的清除,并切除骨瓣以(改为以)减压[4]。

注: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并给予适量的营养性药物和感染预防[5]。

1.3观测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和预后情况。其中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核算软件为:SPSS 22.0版本,其中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采用“均数±平均差”的形式来表示,并用t值来检验。预后情况采用“%”形式来表示,用卡方来检验。若P<0.05,则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对比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 通过比对两组数据,采用了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其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要比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数据更高,P<0.05。如图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比较2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预后情况 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预后情况中,死亡概率为8%,良好概率为18%;而对照组患者中,死亡概率为22%,良好概率为4%,两组相比有统计差异,P<0.05。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预后情况

注:*与对照组的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严重且常见的一种高血压并发症,常见于50岁到70岁的男性患者,其临床表现多为头痛、恶心、嗜睡、昏迷等等[6]。而且高血压脑出血一旦发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有着极大的威胁。引发高血压脑出血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血压增高,因此大多数患者都是在活动的时候或者情绪异常激动的时候突然发病。脑疝则是高血压脑出血在晚期时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病情往往较重,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都较高。而引发脑疝的病因大致上可以有以下几个:①颅内脓肿;②因损伤而引发的各种颅内血肿,包括有脑内血肿、硬脑膜下血肿等等;③颅内肿瘤,尤其是位于大脑半球一侧的肿瘤和颅后窝肿瘤;④因颅内寄生虫而引发的寄生虫病,以及各种肉芽肿;⑤先天因素等等[7-9]。而在临床上,脑疝患者多呕吐、嗜睡或者剧烈疼痛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可选择手术治疗和内科治疗等方式,而脑疝的治疗方式多为手术治疗,包括有脑室外引流术、减压术、脑脊液分流术、内减压术等等。因此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治疗,多数采用手术治疗[10-11]。

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虽然可以帮助患者清楚颅内血肿,但是该手术所需时间较长,而且在手术后,患者有可能出现程度不一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问题,且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13]。而微创穿刺引流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相较于传统手术方式,该治疗方式不仅所需要的时间短,而且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的速度较快,且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安全性上也更为可靠。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并联合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不仅手术时间短,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弥补开颅血肿清除术时间较长这一缺陷;微创手术本来所消耗的时间就短,操作上更是简单,可以快速地帮助患者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感,从而有效缓解颅内高压情况,在预防其他继发性损伤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14-15]。

在本文的研究中,从所得的数据中看出,采取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其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比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更高,P值小于0.05。这表明。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术后的预后情况中,实施了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其死亡率为8%,植物生存率为12%,重度残疾率为36%,中度残疾率为26%,良好率为18%;而采取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其死亡率、植物生存率、重度残疾率、中度残疾率和良好率分别为:22%、30%、32%、18%、4%;其中前者的良好率明显要高于后者,而死亡率则要低于后者,P值小于0.05。这表明,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引流术开颅血肿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