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研究
——以北京睿鸿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

2019-05-18 09:34王建军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公差计算公式产品

文/王建军,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1 绪论

“质量”己成为世界贸易共同的商业语,也是这张网络继续存在的最重要保障,质量的改进不仅意味着产品将会有良好的性能和经济性,而且产品也将会有更高的价值信用。近年来,各国均重视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施策略,方法很多,各不相同,主要有两个大方向:递增型和跳跃型。递增型的改进方法的特点在于:改进步伐较小,周期短,较频繁;跳跃型的改进方法的特点在于:前后两次改进过程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每次改进的效果更加明显,而且每次改进的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较多。目前,我国在仍然处在质量检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逐渐向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展开,但是到现在的效果依然不尽人意。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 实例分析

本文以汽车副后车架加工过程的质量改进为例进行论述。通过分析,发现该公司的质量管理其实非常不稳定,波动极为异常。在设施方面,有些设备已经陈旧,精确度已近不满足要求,基础设施方面,没有及时清理摆放,导致使用时现找浪费时间。材料供应上面,材料质量不满足要求,没有选择最佳的材料。公司服务方面,服务质量一般,不能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信息交流方面,与合作企业交流较少,没有达成知识共享,形成成了一种质量观念差。

2.1 抽样检验

采用一次抽样方案检验,即从待检批次N件中抽取n件,并对样本进行全检,将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d与判定数c进行比较,如果d ≤c,则判定待检产品合格;如果d >c,则判定待检产品不合格。

判定数c的确定:根据表3-2质量合格水平AQL的参考表可知。在国家标准GB/T2828中规定AQL的取值范围是0.01%~1000%,根据产品规定可知汽车副后车架为C类重要产品,因此确定的判定数为c=3。由一次检验结果可知d <c,所以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2.2 该批次产品的接受概率

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案(n,c),把待检产品判定为合格品而接受的概率称为接受概率。因为批次总量较大且 /N 0.1,所以本文采用二项分布近似计算接受概率,即

过程能力指数Cp

由于标准差 能反映产品生产过程能力的强弱,因此,对计量型质量特征值,人们常用 作为基础来表示过程能力。通常,人们使用±3σ表示过程能力,既B=6σ。当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时,质量特征值落在μ±3σ的概率为99.73%,这一范围基本上表明了过程质量特征值的波动范围。

过程能力指数Cp的计算公式:

如果公差范围用T表示,过程能力用6描述,这过程能力指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过程分布中心 与公差中心M重合时,对于双侧规格情况,C p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Tu–公差上限;Tl–公差下限。

实际上, 是未知参数,所以常用样本的标准差来代替 ,即

式中xi—第i个观测值;n—样本容量。

这样Cp的计算公式为

在不考虑均值偏移情况下求得过程能力指数: Cp=1.29。

Cp只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过程能力指数,并没有考虑均值的偏移问题,用另一个计算量Cpk求出过程能力指数,其计算公式:

求得:Cpk=0.7

有Cp=1.29,Cpk=0.7可知,该工序过程产生的主要原因过程分布中心 偏离M太多,所以质量改进过程中应首先移动 是其与M尽量离得更近。另外,Cp=1.29,由过程能力评价标准可知该产品的有过程能力,可以采取相对的措施进行更好的改善。

3 产品设计过程改进

下面我们运用“田口方法”中的三次设计对副后车架的设计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三个部分。

1)产品系统设计;2)产品参数设计;3)容差设计

系统设计也可以说是功能设计,系统设计决定了产品的结构和过程,设计包括原材料,元件、零件以及部件的选择,它主要运用专业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决定产品的功能和结构。参数设计使产品设计的核心部分,基本思想就是选择系统中所有参数进行最佳分配,整体上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是所生产的产品过程能力较强,保证质量特性值波动尽可能小,生产过程经可能稳定。容差设计是产品设计阶段中的最后一步,在进行产品容差设计时,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设产品的生产总成本为Q元,质量损失为L元,则总损失LT元为:

该设计的目的是使总损失取得最小值,总损失的最小点就是容差设计的最优方案。

4 结论

本文经过国内外文献资料为参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利用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的相关理论完成论述。发现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质量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生产生产过程能力不足。本文认真分析其原因,提出质量改进的方法。

猜你喜欢
公差计算公式产品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滑移门开门位置公差分析优化
数列核心考点测试卷A 参考答案
谈拟柱体的体积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变力做功的八种求法
新产品
产品
从简单特殊入手解决数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