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活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2019-05-24 07:48李玉强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训思品活动课

李玉强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把学科内容、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初中思品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活动”和“过程”作为通向目标的捷径。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呢?

一、围绕议题,优化设计教学活动

首先,认真选择活动主题。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品活动课的议题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是:素养为魂,议题为体;素养幕后,议题台前。因此,选择议题时要有张力,要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辨析性;要有定力,要针对教学重难点,体现正确的方向、政治认同;要有活力,要坚持与时俱进;要有动力,能引导主体参与。

其次,优化设计活动程序。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我教育,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我发展。

例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时,可以以“校训的价值追求”为主题开展活动课教学。校训反映一个学校最看重的价值追求,对学生的价值观会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与本校校训有关的各种素材,如图片、视频等,并与其他学校的校训相比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校训确立的根据是什么?

2.不同的校训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它们有何共同之处?对我们的价值观形成有什么影响?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什么影响?

4.当前我校正在开展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请分组从家风、班风、社区公约等方面设计教育活动,要求有鲜明的主题,活动目的、口号、步骤。

这样,让学生参与设计活动,有利于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果,更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

二、开放探究,体现积极价值引领

当今,学生思想呈现独立性、差异性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在探究活动中拓展升华,在比较鉴别中坚定认识,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引领学生理性面对不同观点,认可、信服、坚定我们的根本价值标准。

例如,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时,可以选取议题“互联网时代的理性抉择”。如何正确地看待互联网,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就以下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辨析。

1.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影響?

2.学生如何合理利用互联网?

这样,通过活动的开放探究,引领学生理性面对不同观点,通过与他人观点的比较,发现哪种观点更具有合理性,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优化案例,注重情境综合教学

优化案例,关键在于情境的设置。同一模块的内容,要综合不同的核心素养要素,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同一核心素养要素,要综合不同模块、不同学科的内容。

例如,教学有关权利、义务的内容时,我以我市创建精神文明城市为背景,设置主题:校园门口的垃圾站是否应该搬迁。学生分组展开调查,有的调查周边群众的反映,有的在网上筛选有关垃圾转运站的布置要求的信息,有的制作风向图示现场实验,有的测量垃圾站与相邻建筑的距离,等等。

在上述情境中,由于没有规定回答问题的角度,为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提供了开放的视野。这样,学生既体验社会角色,学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可以从地理、历史等角度谈自己的看法。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四、走出书本,挖掘社会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教学有关诚信的内容时,可以以“成功企业的经营理念”为主题,让学生开展调查分析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某个成功企业,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展开调查,感悟诚信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等等。

总之,我们要领会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要求,要对思品活动课教学积极实践,勇于探索,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提升素养,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校训思品活动课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