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伴抑郁症临床观察

2019-05-31 09:51李向如
光明中医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程发作

李向如

精神分裂症作为精神疾病之一,合并患有抑郁症疾病概率较为显著,2种疾病会相互威胁,使得各自疾病治疗难度均明显增加[1,2]。以往西医基础疗法的采用,在神经递质水平调节方面,无法获得显著效果,对此有必要确定更为有效方法展开神经递质水平调节治疗[3]。本次研究将针对2016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方案。对照组(46例):男35例,女11例;年龄为31~66岁,平均年龄为(44.15±5.32)岁;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为(4.25±0.25)年。研究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为32~67岁,平均年龄为(44.19±5.35)岁;病程为3~7年,平均病程为(4.29±0.26)年。对比2组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为31~67岁者;2)病程均不小于1年者;3)患者均处于急性发作阶段;4)经伦理委员会批准;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脏病者;2)在<30 d接受电休克治疗或者选择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者;3)存在药物滥用史者;4)患有脑血管疾病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利培酮片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2 mg/d;选择氟哌啶醇展开治疗,用药剂量为4 mg/d;选择奥氮平展开治疗,用药剂量为5 mg/d[4]。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药物组成:白芍、当归、鸡血藤、川芎、珍珠母、钩藤、决明子、熟地黄、夏枯草、延胡索和细辛)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1袋/次,用药频率为3次/d,2组均治疗8周[5]。

1.4.2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2组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BPRS评分、实验室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素(BDNF)以及5-羟色胺(5-HT)]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

1.4.3 判断标准1)针对2组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评定,选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完成,主要于罪恶感、抑郁、睡眠、自杀倾向、迟缓以及工作兴趣等方面展开评价,结果同情绪严重程度成正比。2)针对2组合并症患者的病情评定,选择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完成,主要于焦虑、身体健康、概念紊乱以及感情交流障碍等方面展开评价,结果同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3)依据治疗后 BPRS 分值下降率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其中无效:下降率小于30%;进步:下降率大于30%;显效:下降率大于50%;痊愈:下降率大于75%。总有效率=(进步+显效+痊愈)例数/总病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HAMD评分、BPRS评分比较治疗前,在HAMD评分以及BPRS评分方面,2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2周以及8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以及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HAMD评分、BPRS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前,在一系列实验室指标方面,2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NE、DA、BDNF以及5-H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比较 (例,

2.3 2组患者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常见精神类疾病之一,呈现出较长病程的特点,并且如果患者患病时间较长,则会呈现出精神活动衰退等系列疾病后遗症,早期主要呈现出不讲卫生、性格改变以及对人冷漠等系列表现,晚期会呈现出逻辑紊乱以及沟通障碍的现象,临床中常单纯采用西药完成疾病治疗,但是疗效有限,在情绪稳定等方面无法获得确切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情志本由五脏所产生,因此通过调节五脏可以让情志通畅。抑郁之症早已有之,如《景岳全书》中所云:“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思虑、忧愁、郁怒等都可导致肝失疏泄,心神失养,脾失运化,症状主要集中于多愁善感、表情冷漠、善悲欲哭以及精神疲惫等方面[6]。若久郁则神伤,进而出现阴虚火旺,心脾俱亏等虚证。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合并患有抑郁症疾病后,会使得患者呈现出脾失运化、心神不定以及肝失疏泄的效果。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养血清脑颗粒中的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效果;决明子具有滋益肝肾以及明目泻火的效果;白芍具有缓中止痛、养血柔肝以及敛阴收汗的效果[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以及8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以及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NE、DA、BDNF以及5-H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此种结果的原因为单纯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虽然在改善抑郁症状方面可以获得一定效果,但是呈现出作用弱以及起效晚的特点。在此种情形下配合选择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于患者病症可以做到快速改善,显著增强抗精神病药物作用疗效,并且在患者自身症状改善方面也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获得上述结果,可进一步说明养血清脑颗粒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对于患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提高以及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效果显著,最终显著促进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病程发作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