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芪参软肝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2019-05-31 09:51张芙蓉
光明中医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卡韦亚群乙型肝炎

张芙蓉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由慢性乙型肝炎发展而来的一种肝硬化病变,患者肝脏纤维化严重,具有发展为肝癌的风险,故临床需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积极治疗[1,2]。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芪参软肝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为此,针对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17年1月—2018年6月)进行前瞻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17年1月—2018年6月)进行前瞻性研究,本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符合临床医学试验的伦理学原则,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年龄为21~62岁,平均(41.29±15.42)岁;有男性27例,女性13例。观察组的年龄为20~64岁,平均(41.78±15.16)岁;有男性29例,女性1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研究有可比性,且患者或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生产单位: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0031;生产批号:2015-12-01;规格:0.5 mg),口服,每天1次,每次0.5 mg,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芪参软肝胶囊(生产单位:河北世济唐威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90069;规格:0.3 g/粒),恩替卡韦给药方法同对照组,芪参软肝胶囊口服,每天3次,每次4粒,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比较2组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V-DNA定量、肝功能指标、肝储备功能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储备功能评分即Child-Pugh评分,总分为5~15分,得分越高,肝储备功能越差[3];T淋巴细胞免亚群指标包括CD3+、CD4/CD8。

2 结果

2.1 HBV-DNA及HBeAg转阴率比较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HBV-DNA及HBeAg转阴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2.2 HBV-DNA定量比较2组治疗后的HBV-DNA定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HBV-DNA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HBV-DNA定量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

2.3 肝功能指标、肝储备功能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及肝储备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肝储备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储备功能评分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

2.4 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2组治疗后CD3+、CD4/CD8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对照组相比,2)P<0.05

2.5 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用药后发生腹痛1例、胀气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观察组用药后发生口干1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入侵引发的肝脏病毒性感染,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在发病后处于受损状态,随着病情发展,其肝细胞受损逐渐加重,易引起肝脏纤维化改变,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一旦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存在较高的肝癌风险,故临床上需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实施积极治疗[4]。

恩替卡韦是西医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主要药物,该药物属于强效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其可对乙肝病毒DNA链的合成予以阻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且该药物作用时具有高度选择性,仅作用于乙肝病毒的脱氧核苷酸代谢过程,安全可靠,还具有强效的耐药屏障,长期用药的耐药率极低[5,6]。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逐渐引起临床关注,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疗法,已被临床认可和肯定。乙型肝炎肝硬化在中医学中属于“癥瘕”的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脾胃运化失司,终致肝郁血瘀,故中医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主张采用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的中药材[7]。芪参软肝胶囊是一种中药胶囊制剂,主要由西洋参、黄芪、三七、丹参、鳖甲、柴胡、栀子、连翘、大黄、鸡内金组成,西洋参、黄芪可健脾行气,三七、丹参、鳖甲可活血化瘀,柴胡可疏肝解郁,栀子、连翘、大黄可清热燥湿,鸡内金可健脾和胃,诸药合用可共奏疏肝解郁、活血行气、消积散结之功[8]。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后,观察组的HBV-DNA定量、各项肝功能指标、肝储备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恩替卡韦与芪参软肝胶囊联合用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可有效抑制肝脏纤维化进展,促使乙肝病毒DNA转阴,有利于改善其肝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本研究还发现,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恩替卡韦与芪参软肝胶囊联合用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软肝胶囊,可更加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肝纤维化进展,改善肝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卡韦亚群乙型肝炎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乳腺癌病人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变化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