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河区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2000例病例分析

2019-06-04 12:13刘彩凤张利慧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妇女受检者乳腺

刘彩凤,张利慧

(东河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40)

从2018年,东河区开展了对35-64岁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本人负责此项目工作,全区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工作的组织动员,宣传健康教育、方案实施、技术指导以及信息数据的上报汇总。现将2018年东河区2000名35-64岁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河东镇、沙尔沁镇35-64岁农村妇女(包括流动人口)。

1.2 方法

统计学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进行分析。

2 结果

此次筛查活动中2000例受检者,查出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112例,比例为5.60%,乳腺导管扩张19例,比例为0.95%,乳腺纤维腺瘤28例,比例为1.47%,疑似病例10例,经钼靶检查均为良性倾向,比例为0.05%,目前继续追访。其中35-45岁组乳腺发病率显著高于46-64岁组,差异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乳腺疾病发病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社会压力的越来越大,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化,饮食起居不规律,大气污染严重,过去的绿色纯天然食品越来越少,乳腺疾病均呈现出多发高发的趋势,直接影响到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对于围绝经期妇女而言,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每年患乳腺疾病的女性约130万左右,而乳腺癌死亡率则在很高。

此次调查活动中,东河区受检者未发现乳腺癌病例,对疑似病例均已给予对症治疗和正确指导。通过我们结果分析,可能是由于东河区有少数民族(回族)的地区,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妇女早婚、早生、多生、多哺,故发病率相对偏低。东河地区农村妇女主要乳腺疾病为乳腺小叶、囊性增生,发病率在5.60%,其次是乳腺纤维瘤,而且通过年龄组对比,46-64岁的年龄组发病情况明显低于35-45岁的受检者,35-45岁的女性社会关系较为广泛复杂,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较大,生活方式、又加饮食高脂肪、高热量和环境因素污染等所致。另外,由于部分良性肿瘤受激素水平的影响有可能发生恶变,乳腺纤维瘤是临床最易恶变的肿瘤,应高度重视,因此一旦确诊除定期复查,原则上建议尽快及时手术切除。

总之,通过我们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才明白东河区属于少数民族(回族)居多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受检人群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乳腺癌的防治知识了解甚微,观念陈旧传统保守,大部分女性忌讳男性医生检查,又因近年私人医院遍地都是,他们打着免费检查的幌子,其实是高额收取所谓的治疗费、化验费等,使农村妇女花费了不少冤枉钱,所以她们不相信国家真的会有专项惠农政策,也是导致这次检查顺应性较低的间接原因。因此,要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加大力度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有效的渠道和健康促进活动,切实提高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积极主动参检意识,这是提高农村妇女自愿参加普查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有效手段。

东河区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工作。为了有效提高我区农村妇女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切实降低死亡率,普遍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东河区卫计局和区妇联积极想办法向上级妇联申请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给部分贫困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缓解了燃眉之急,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及妇联“娘家人”对农村妇女的关爱和温暖。

猜你喜欢
农村妇女受检者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扶贫车间+儿童之家 助力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增收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2007:义务教育学杂费也免了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红外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