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研究

2019-06-04 12:13郑朝霞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儿胎膜胎儿

郑朝霞

(山西中条山集团总医院妇产科,山西 运城 043700)

当孕妇孕周低于37周在分娩前出现胎膜自然破裂现象被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诱发此种的症状的原因较多,如创伤、感染、宫颈内压力异常、宫颈机能障碍、胎膜发育异常等[1]。此种症状为妊娠并发症之一,极易引发宫内感染和产褥感染,此外还会提升围生产期新生儿早产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和生命安全,这就需要及时诊治此种症状。因此,本次针对妊娠结局受到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展开了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为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以上孕妇全部和诊断标准(未足月胎膜早破)相符合,其中孕妇年龄24-37岁,年龄均值为(30.4±1.7)岁,11例经产妇、19例初产妇,孕周为28-36周,平均孕周为(31.9±3.9)周,9例35至36+6周、13例32至34+6周、8例28至31+6周。

1.2 方法

对3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具体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诱发原因,并根据其结果开展针对性治疗,叮嘱孕妇卧床休养,并用软枕抬高臀部,同时监测孕妇的各项机体指标和胎心,并予以其吸氧操作,每次吸氧半小时,每天两次。通过治疗以促进胎肺成熟,使用地塞米松6 mg,用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每天两次,共治疗两天。若产妇出现感染情况则为其开展抗生素治疗,症状显著且破膜时间高于12小时,使用静脉滴注青霉素,若患者对此种药物过敏则可以口服螺旋霉素0.2 g,每天三次。针对孕周少于35周的孕妇,需每天静脉滴注30至60 mL25%的硫酸镁,以有效抑制宫缩,同时护理会阴位置,预防感染。针对超过35周或成熟胎肺孕妇,需要开展引产治疗。

1.3 观察指标

将不同孕周孕妇的妊娠结局、分娩方式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实验数据全部使用统计软件SPSS 19.0开展分析,选择百分比率(%)代表计数资料,对比检验值为x2,差异较大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具体分娩方式

在分娩方式上,32至34+6周和28至31+6周的剖宫率显著少于35至36+6周剖宫率,出现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5至36+6周和28至31+6周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具体分娩方式(n/%)

2.2 不良妊娠结局详情

在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上,35至36+6周和32至34+6周全部少于28至31+6周,对比差异较小,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35至36+6周和32至34+6周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良妊娠结局详情(n/%)

2.3 分娩方式对围生儿的影响

在剖宫产孕妇中,围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 5.5 6%(10/18);在阴道分娩孕妇中,围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6.67%(2/1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呈统计学意义(x2=4.537,P=0.033)

3 讨论

临床中孕妇较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之一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会明显增多产褥感染、宫内感染、围生儿死亡以及早产等症状,此外羊水减少,胎儿会在宫内受压以引起窒息和窘迫情况,严重威胁母婴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疾病中,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就需要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如预防感染、安胎等,以加速胎肺成熟和胎儿发育,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实验显示:当孕妇孕周高于34周后,会明显减少新生儿死亡率和多种并发症,而孕周少于34周,需及早进行诊治,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3]。予以患者B超检查,当其胎头双顶径和85 mm接近或超出则表示胎肺发育成熟,就能够终止妊娠。若孕妇周在34至35之间可根据孕妇的主要情况开展针对性治疗,治疗方案包括监测机体指标、控制感染、加强护理等。当孕妇孕周高于35周后,胎儿已逐渐成熟,治疗方案可依照足月胎膜早破开展。

在本次实验结果中,32至34+6周的剖宫率多于35至36+6周和28至31+6周,阴道分娩率少于35至36+6周和28至31+6周,对比差异较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在分娩时需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分娩方案,如可根据孕周选择,28至32周的胎儿体积较小但胎肺少成熟,可顺利进行阴道分娩。如果早产胎儿情况较好可扩展剖宫产指征,以增加成活率;当孕周在32至34周之间时,孕妇的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该孕周的胎儿发育情况一般,不适应和承受阴道的挤压,因此需选择剖宫产,若情况较好尽量选择阴道分娩;当孕周超出35周后,可结合混足月妊娠、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分娩方案。此外在选择分娩方案时也需要考虑孕妇破膜时间、宫颈发育情况。在新生儿死亡和窒息总发生率上,35至36+6周和32至34+6周显著少于28至31+6周,对比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逐渐发育和成熟,可承受宫缩压力,而孕周较小则不耐受此种现象,极易引起宫内缺氧症状。剖宫产孕妇的围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剖宫产对新生儿影响较大,会显著增加窒息发生率。

总而言之,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低孕周和剖宫产均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猜你喜欢
生儿胎膜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某市74例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