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妊娠期梅毒患者母婴传播的阻断方法及效果

2019-06-04 12:13徐少峰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梅毒青霉素母婴

徐少峰

(吉林省磐石市妇幼保健院,吉林 吉林 132300)

陈若愚等[1]指出,妊娠梅毒造成发展中国家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约65万人,全球每年先天梅毒患者约70-150万人。目前,临床上控制先天梅毒发病率的主要方法是母婴阻断,注重母婴生命安全保证的同时,降低其发病率。本次研究旨在对妊娠期梅毒患者的母婴阻断方法及其效果作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段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接受母婴传播阻断的患者25例为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28.65±2.16)岁;纳入未接受母婴传播组织的患者25例为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28.71±2.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纳入患者病情均符合《传染病学(第9版)》[2]中的诊断标准,患者与新生儿都接受RPR和TPP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时为梅毒,注意排除假阳性和一过性阳性反应的患者;患者临床资料完善,知晓研究中的各项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具有其他妇科疾病和精神、认知障碍的患者,排除无家属和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具体干预方案:对照组:给患者提供皮肤科规范治疗,期间对患者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进行监测,妊娠各方面情况均通过医师指导。观察组:为该组患者提供规范性梅毒治疗,孕早期发现感染梅毒时,给患者孕早期与孕晚期均治疗1次,总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方案是给患者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每周1次、持续3注射3次。孕中晚期发现感染梅毒时,给患者即刻给药治疗2个疗程,注意2个疗程间隔4周,第2疗程要在孕晚期给药,于分娩前1个月完成治疗。治疗期间要监测患者的TRUST滴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且要求患者的配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检测结果表示阳性,则用同样的方案为其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出生率、终止妊娠率和稽留流产率、死胎率、先天梅毒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终止妊娠和稽留流产、死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出生率100.00%比对照组76.00%高,先天梅毒率0.00%比对照组36.00%低,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胎儿的结局(%,n)

3 讨论

梅毒属于性传播疾病之一,患者均是被苍白螺旋体侵袭而发病,具有非常复杂的临床表现,病原体会对患者体内各大器官造成损害。

苄星青霉素是一种长效青霉素,具有和青霉素相同的抗菌谱,由于人体对苄星青霉素的吸收速度慢,故而给药后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3];苄星青霉素具有抑制敏感性细菌造成的多种感染的效果,梁晓莹[4]指出,苄星青霉素阻断治疗梅毒感染孕妇将病原体传染给胎儿的效果显著,及时行科学适宜的干预措施,可避免母婴传播,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本次研究中接受母婴阻断的25例患者的胎儿结局良好,出生率达100.00%,未出现先天梅毒的新生儿,与上述梁晓莹的研究结果差异不大。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梅毒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梅毒青霉素母婴
隐性梅毒更危险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二期梅毒误诊为男性尿道旁腺炎一例
仅趾间扁平湿疣为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