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边缘人现象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2019-06-11 11:15魏雪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边缘人

魏雪

[摘要]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来看,大学班级边缘人是文化冲突的产物。不同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就会出现“边缘人”。他们是班级中的隐形者,交际中的沉默者,远离班级群体,低情绪参与班级活动,一直在游离的状态中生活。边缘人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公平教育的实现,不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大学教育管理者要从边缘人心理出发,尊重多元文化、提高凝聚力,呵护、关注边缘人。

[关键词]大学班级;边缘人;文化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26-02

大学班级是一个雏形社会,相比于中小学来说,凝聚力减弱,但更加侧重学生自主管理,没有管理者的时刻引导,也因此出现了“边缘人”现象。边缘人现象存在于个别学生,他们处于边缘境地,游离于班级之外,受家庭、心理、学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当然也不会引起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成为局外人、真空人。有些边缘人是主动“隐藏”自己,而有些边缘人是被动被孤立,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成为教育管理中的盲点,使其无法公平地使用教学资源,享受大学生活,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还容易走向极端,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本文主要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分析,将边缘人作为主体,揭示其形成的原因,提供有效策略改善边缘人现象。

一、文化社会学角度下的边缘人概念

罗伯特·E·帕克(Robert Ezra Park)受齐美尔的影响,在一篇名为《人类的移民与边缘人》的文章中提出了“边缘人”的概念,认为边缘人是一种“化混血儿”,其生活在两种无法融合的文化中间,脱离了原有的文化体系,但又不能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从而游离于两种社会(或群体)之间。之后在此基础上,埃布菜特·斯通奎斯特又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诠释,他将产生边缘人的社会情境分为文化、种族的差异,在归因上不单单考虑文化因素,还有社会和个体因素。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对边缘人的最终定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被群体孤立、抛弃,不被接受的人,另一方面指自己个性比较独特,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从主观意识上想做边缘人。

二、大学班级中边缘人的内涵与特征

(一)大学班级中边缘人的内涵

大学班级中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他们有自己的信仰、道德和风俗习惯,并且每一方面都体现着文化的差异。班级中各种文化不断发生冲突、碰撞,在彼此感染渗透中产生了边缘人,边缘人一般不适应集体生活,经常独来独往,想融入班级文化却又无法走出个人文化,久而久之陷入自我封闭状态。

(二)大学班级边缘人的特征

班级中的隐形者:班级是一个集体,在集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鲜明的个性,或开朗、或幽默、或张扬、或文静,可以说每一个个体都是班集体不可缺失的组成因子,大学班级中此种特征更为凸出。但是大学管理制度比较松散,学生比较自由,于是就出现了边缘人。他们在班级中极力掩饰自己的存在,上课坐在后排远离讲台、不参与课堂讨论,有无他们并不影响班级正常发展,不但任课教师不认识他们,有时就连同学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交际中的沉默者:大学班级中的边缘人很少有比较亲密的朋友,和师生交流很少,他们是大众眼中“内向生”的代表,通常沉默寡言。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话语,不会交际,只是这些表象的背后有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在作祟,像家庭氛围不和谐、经济现状窘迫等,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矮人一截,这些导致学生在日常交际中羞于开口,谈论的话题无法与他人产生共鸣。

低情绪参与班级活动者:大学班级作为一个社会雏形,必然会组织相应的班级活动,来丰富班级生活,提高班级凝聚力。如在班规制定、班干部选举、优秀学生评比、文艺演出等,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权利参与和决策,但是边缘人往往不重视自己的权利,随波逐流,既不发表意见也不参与活动,有时在管理者硬性要求下也只是流于形式。自已没有主观意见,也没有参与的兴趣,常常守着自己狭小的天地自娱自乐。

三、造成大学生班级边缘人产生的文化因素

(一)制度文化不平衡

大学生活主要靠学生自我约束,少了班级管理者的时刻引导,大学生在规章、守则、公约上的遵守力度会大大削弱,逐渐丧失在制度中的地位。而制度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保障,制度文化缺失会使学生的极端化人格凸现出来,而鲜活、具有个性化的人格被匿藏。

比如,在校园生活中的日常规范制度,大学生规范手册中的条例严格规范着学生的自身行为,像早晚自习、图书借阅、宿舍文明等,从各个方面规定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不想拘于条列拘束,就会抵触排斥相应规则。学生干部组织带有行政化特色,干部在班级中的决策和领导作用使学生群众逐渐形成地位差异观念,不服干部管理的学生会脱离班级核心,逐渐走向边缘。大学班级中最突出的另一个制度当属评优评奖制度,这也是学生比较关心和积极争取的内容,此制度能够体现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但是它也在无形中将班级学生进行了分层,得過奖学金、有荣誉称号的学生被划分为“优秀生”,挂科、学习表现差的学生被划分为“差等生”,教师在教学中自然会比较关注“优秀生”,而“差等生”就容易被忽视甚至经常被点名说教,在此种境况下,“差等生”会产生消极、逆反情绪,甚至自我怀疑并处于游离状态。

(二)舆论文化无限扩大

在班级同学日常交流中,往往会就某人进行谈论,也俗称背后“嚼舌头”。学生会对班级中行为表现异常的同学进行评价和谈论,像有的学生家庭背景优越,会被人议论为“富二代”,相反会被贴上“贫困生”的标签;有的学生积极表现,会被议论为“争宠”,而有的沉默寡言则会被别人说成不合群等,舆论影响学生在彼此之间的形象,是学生之间认识和交流的屏障。被谈论的同学很容易被舆论所困,并迫使自己朝着舆论方向发展,或者进入相反的极端,随着舆论文化的无限扩大,这些学生会逐渐走向认知的边界,陷入舆论浪潮中,成为边缘人,并且会一直安于现状,抱怨生活不公。

(三)价值意识文化不一致

价值意识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包括心态、情感、思想等心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发展的方向。大学班级中不同成員有自己的价值意识,主要源于成长过程中所处的文化背景。价值意识文化不一致是导致边缘人无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思维观念不融合的关键因素,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在其他学生看来是不正确、不理智的,违背了大学生该履行的义务和正常的发展水平。如有些学生认为在大学中要注重社会经验的积累,不应该整天在专业知识上埋头苦读,他们会选择兼职打工,或自己当小老板。对于这一观点和行为选择,大多数学生会表示称赞和羡慕,但却不会走出学习的世界与其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而这些另类选择的同学苦于没有理解自己的人,慢慢与大众脱离,走向边缘。

(四)个人精神文化低迷

学生步人大学后,刚开始理想很宏大,想着在大学专业领域能够学有所成,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随着大学氛围的自由化、轻松化,会逐渐放松对个人的约束,以至于出现上课迟到、下课早退、缺课、课上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在低迷的情感状态中迷失自己的理想信念。这些都是边缘人产生的初期现象,就此恶性循环下去会真正成为边缘人群体。班级中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文化因素对他们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缺失了精神的指引和理想的支撑,没有学习动力,得过且过。他们往往会被班级学生排挤和孤立,不被接纳,因为在别人看来他们是负能量的载体,会影响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四、大学班级边缘人回归集体的转化策略

(一)增强对大学生心理疏导,创建和谐人际氛围

心理疏导能够帮助教学管理者深入了解边缘人的心理活动,实现彼此互动交流,走进边缘学生的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教育者要重视人际交往氛围的营造,正确看待学生个性的突出和文化冲突,求同存异采取不同管理方式促进不同个性和文化的融合。比如,可以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走出极端,课上要用柔和、关切的话语鼓励学生勇敢展现自我,正视自己先天存在的不足,像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并且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制定自己的学业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通过大学学习不断塑造自己。再如,创设合作情境,在调研工作或实验教学中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将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平均分配,优等生带动后进生,互相鼓励,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根据边缘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其参加创新科研项目,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体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

(二)完善校园制度建设,实现管理制度公平合理

校园制度建设完善过程,主要是在制度规范下的学生活动和班级管理更加公平和民主,能够尊重学生个性需求,鼓励学生自我实现,并且增强边缘人班级参与意识。为此,教育管理者可以实施灵活管理,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如在导师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等方面让学生自主选择。在评价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水平,还要结合学生思想品德,给予特长生荣誉奖励,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在班级规则制定和事项决策中,让学生群众能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发言,并积极采取有效意见,避免班干部专干现象,增强学生班级服务意识,让其感觉到自已是班级的主人公。

(三)尊重多元文化,提升班级凝聚力

大学班级中学生个性比较突出,文化冲突也比较激烈,如果引导不班级文化很容易呈爆炸型发展趋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向各个极端靠近,不但会产生边缘人,还会使班级核心力散发。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多元化文化,注重个性发挥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班级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教育管理者要善于发现边缘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其将这一特长融入学业规划中,增加自信,在班级活动上敢于展示自我。设计多种集体交流方式,让学生个体在集体活动中彼此靠近,如集体出游、读书交流会、就业指导讲座,对参与情绪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引导。或者带领班级成员制定班风、班名,创建班级标语,打造班级文化品牌,用品牌效应提升班级凝集力。

五、结语

由以上可知,大学班级边缘人的产生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包括制度文化、舆论文化、价值意识文化和个人精神文化等。边缘人存在一个普遍特征是不合群,有的是在主观意识驱使下成为边缘人,有的是不被外界接受而逐渐走向边缘,他们游离在班级界限之外,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徘徊,犹豫不决。无论是哪一种成因,都会影响边缘学生在大学中的生活质量,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教育管理者需要引起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转化策略,帮助边缘学生回归班级,融入集体,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个体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阿拉坦宝力格,贾爽.论“边缘人群”[J].财经理论研究,2015(6):1-11.

[2]陆韵.教育公平视野下班级边缘人引导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16,34(2):103-106.

[3]陆韵.文化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班级边缘人:内涵、困境及转化策略[J].高教探索,2015(8):125-128.

猜你喜欢
边缘人
中职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存在状态及转化策略
身份认同危机与“边缘人”书写
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概念及特征辨析
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边缘人”的表现及矫治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智能时代的“边缘人”:中老年人如何融入智能时代
浅析跨文化交际
初中化学教学中让小组“边缘人”融入主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