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职业教育绩效研究

2019-06-11 11:17王致萍李彦兴樊娜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期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职业教育

王致萍 李彦兴 樊娜

摘 要:本文以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对甘肃省职业教育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并分析甘肃省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甘肃省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为未来的职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AHP;模糊综合评价;职业教育;财政投入

一、引言

当前的职业教育除了面临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外,中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与国有行业投资主体协同改革发展成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职业教育政府财政投入与发展所需之间的差距逐年加大、职业教育经费落实难度大、社会投入带动作用弱等问题的存在,使职业教育变为教育投入不足的“重灾区”。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加之社会投入不足导致职业教育院校办学经费不足,进而使教育不公平现象突显。教育经费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办学的直接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经费投入成为影响甘肃省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因素,在投入方面,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均衡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投资主体的偏颇投资观念、职业教育的主观认知度等也成为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出发,以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构建甘肃省职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排序,并分析甘肃省发展职业教育存在的阻碍及问题,探究财政投入对职业教育的保障作用,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二、材料与方法

1.甘肃省职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

甘肃省职业教育绩效评价的主要任务是构架评价度量指标,形成完整的、合乎逻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职业教育的特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考虑,此文构建甘肃省职业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三个因素,即教育资金、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建设。

2.两种分析方法

方法一是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即模糊综合评价法。它可以很好地将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解决,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二是AHP层次分析法,一种通过主观赋权构建判断矩阵,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由于需要对构建的评价指标进行专家打分,在指標权重确定方面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影响。为了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使绩效评价缺乏科学性、严谨性,本文在指标权重确定时,采用熵值法进行计算。

3.相关数据处理

(1)判断矩阵的构建。

同层次指标两两相互比较得出其重要性之比,常常借用数字1—9和其倒数作为标度来界说判断矩阵,见表1。

(2)性检验。

构建的判断矩阵一致性通过公式CI = ( maxn)/(n1)检验, max是最大值。CR的取值通过CR=CI/RI计算所得,其中,RI为n阶比较判断矩阵的平均一致性指标(具体取值见表2)。当CR<0.1时,构建的判断矩阵一致性可以通过检验,反之,应进行适当调整。

(3)法确定权重。

将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计算组合权重,假定按照评估者的愿望和需求将指标的关键性权重届定为 i(i=1,2,…,n),利用指标的熵值就能计算出评价指标 i的组合权重:

三、模型测算

1.数据来源

本文所需数据通过《甘肃省统计年鉴》《甘肃省教育年鉴》、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整理所得。

2.指标权重计算

由于所获取的数据存在量纲差异,有必要对指标无量纲化解决。

本文依据评价指标重要性标度,通过约请本专业名师对指标间重要性进行评分,形成名师评分判断矩阵,利用yaahp软件处理判断矩阵,计算出根据特征值计算出的各评价指标权重,具体取值见表3。

四、结果分析

1.甘肃省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当前的资金投入满足不了其发展的需求,使得甘肃省职业院校的发展处于尴尬的境地。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校均规模较小,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差距也较大,直接影响到生源质量及毕业质量,同样影响到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

(2)办学机制不活,市场跟进不够。第一,办学机制僵化,资金来源单一、发展理念陈旧,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能体现。第二,市场意识淡薄。首先,课程设置陈旧,供需不能有机衔接,学校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社会对其期望值低;其次,学校对毕业生关注度不高,主动性不强,缺乏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合作。

(3)管理体制落后。首先,甘肃省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各学校的培养目标、投入、招生、收费、教学管理与评价标准、毕业生待遇等不能协调统一,以致造成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浪费。其次,就业准入制度存在条块分割。我国的教育学历证书由教育部门管理,而职业资格证书则由劳动、人事部门管理,这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分离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管理体系,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健康发展。

2.甘肃省发展职业教育对策

(1)加大财政投入,提升院校办学水平。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来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建设水平,对于争创全国优秀职业院校、发展王牌专业、建设一流实训基地等用于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和发展的院校要积极鼓励,给予专项补贴资金。同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将多元主体纳入职业教育投入体系之内,将社会资本作为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加大教育扶贫覆盖力度。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部分,通过增加对贫困户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提升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贫困户子女,在积极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同时,设立多项补助资金,比如职业教育免学费、中职助学金等补助资金、专门用于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费和学费资助等。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可以适当提高学费和生活费补贴标准,促使他们积极接受教育,强化技术,提升自身和家庭的脱贫能力。

(3)优化职业教师队伍结构,增强职业教师教学素质。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改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工作环境和提高高层次人才引进补助,进一步增加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同时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职业教育教师划分不同补贴标准,让教师竞争上岗来增强职业教师教学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大红.基于就业导向的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路径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5).

2.谢致远.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3.樊亚蓉,陈金平.生源减少背景下甘肃省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现代交际,2017(23).

4.游小娟. 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现状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模糊综合评价职业教育
第三方物流配送网络运行能力评价
高职数学分层教学学生成绩评价的数学模型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