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2019-06-18 08:39郭建春
财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郭建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改革和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自身的升级转型,使得各个建筑施工企业都面临着较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和市场环境,其自身的管理优化在持续发展的需求下显得尤为重要。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便是从预算管理优化着手,来缓解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实现自身综合竞争力的保持。我们将基于当下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措施建議,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其预算管理的效果达成,维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一、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是房地产行业或者基础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主体,其所承担的建筑施工环节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最终建筑或者基础设施的使用价值发挥。全面预算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效益。在当下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建筑施工企业有迫切的需求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来降低自身的各项综合成本,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也在防范资金风险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对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全面梳理和掌握,结合该企业的经营目标以及对未来经营过程的合理预测,以此来进行相应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现实的执行情况对原始预算进行微调,以期达到最好的实践效果,但同时也需要对产生该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

二、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及执行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总是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进行相应的指导和规范,而不是仅仅依靠个人经验或者实际临时需求来作为管理和控制行为的导向。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导致在企业的预算管理过程中或者出现不合规的行为,或者出现不到位的情形,都是由于缺少制度体系的引导和规范引起的。同时在另外一个方面,虽然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在现代管理理念深入贯彻的基础上,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但是最终的实践效果仍然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执行力度不足;二是执行技术水平不足;三是该制度体系与其企业的具体情况存在脱节等不适应状况。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无论是建立还是执行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创新不足,指标体系不健全

总的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较为综合和复杂的工作,其在涉及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相对较大,且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会因为不同的管理方式而带来不同的效果。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科学和契合的管理方式的选择在保证全面预算管理效果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自身的行业背景属性和发展历史的影响,使得其在预算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进而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方式的选择乃至创新显得相对不足。例如在管理方式不足方面,其具体的管控指标体系不完善和不健全便是重要的体现。

(3)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监督和评价激励工作不到位

对于企业组织的管理工作来说,其不仅仅要求有相对健全的制度体系、强有力的执行力度,以及科学的执行方式,同时也需要加强在执行中的监督和执行后的评价工作。这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同时也是很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的环节。当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便是如此,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监督和结果评价工作做的不到位,从而没有办法保证执行的合规性和积极性,放大的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执行风险,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三、建筑施工企业完善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优化和提升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首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这既是全公司,特别是领导层对于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的体现,同时也是在具体的管控执行过程中做到有制可依的重要基础。通常来说,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有通用的模板供参考使用,但是应该杜绝仅仅是照搬该通用模板,毕竟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行业领域和发展阶段,对于具体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有不同的需求侧重点,或者是追求成本控制,那么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就是重点关注点,或者是追求预算实施的灵活性,那么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就是重点关注点。鉴于此,建筑施工企业首要的是要基于自身的基本情况梳理出自身的预算管理需求侧重点,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制度体系的设计和优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工作来说,其并不是一蹴而就或者一层不变的,是需要在后续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优化,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打磨的过程。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起常规或者动态的制度优化工作机制和流程,建立通畅和及时的反馈机制。

(2)优化和创新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式,强化管理效果

上文已经提及,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提升来说,其管理的方式优化和创新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一般来说,管理方式的优化和创新主要是基于人才的水平和经验的积累。在人才方面,积极的引进和培养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引进高水平的预算管理人才能够在短期内快速的提升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并且在制度和方式的优化上能够给予基础性的支撑。在经验的积累方面,一方面是执行人员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制度、流程、方式等等方面的经验的积累。无论是哪个方面的经验的积累,总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和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创新方面,企业可以适时的通过采用新型的技术理念和手段来实现,例如通过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管理效率,以及更加科学、准确的获取内在的规律和关联信息,进而实现预测的准确性,这也是提升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近年来随之人工智能的发展。德勤等机构已经发布并且运用了财务机器人来实现财务分析的智能化。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密切关注行业前沿动态,人工智能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也将会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3)强化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监督和评价工作的优化提升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监督工作意在加强执行过程的规范和合规引导,保证执行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责任制度建设、合规培训、动态监督机制等等方式来实现,监督的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引导,最终实现降低预算管理执行风险的目的。评价工作意在提升和调动预算管理执行人员的积极性,以此提升管理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中要包含保证公平性和科学性,因此其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评价指标要尽量的量化,定性化的评价容易损失公平性和客观性;评价方式要尽量的多角度和差异化,预算管理每一个环节有不同的价值和风险呈现,需要通过具有不同侧重的方式来适应这种差异,进而促进预算管理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其在当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做好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应该积极的从制度建立和完善、创新管理方式以及强化执行监督和评价等等方面着手,切实的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优化最终的管理效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淑燕.关于建立健全建筑工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5).

[2]樊志丽.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新探索[J].四川水泥,2018(10).

[3]王惠婷.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及应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8(19).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