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教学

2019-07-04 03:28邓小莹
丝路视野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生活化小学数学

邓小莹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让学生真切地置身于生活场景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探究,真正有促进数学学习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生活情境;课堂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但在实施数学情境的生活化时,并不是说明数学绝对地等同生活,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多数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很多教师认为,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认清数学本质,切实把握教学要求,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 几乎所有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创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是能否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主要因素。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做深入地分析,以此作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是不能生搬硬套生活化的,所选的生活案例必须能够揭示数学的本质,体现数学的精髓。

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原有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而要充分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如“比例的意义”一课,是通过计算比的比值,再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式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得到“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这一概念。那么,如何让这一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全班23个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几个小组(各组人数多少不加以限定),然后拿来46本课外读物,请各小组讨论:自己小组应该领到多少本?为什么?总读物数与总人数的比是46:23,你们小组读物数与人数的比是多少?它们的比值各是多少?最后,分析归纳:各小组读物数与人数的比,其比值都是相同的,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吗?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这样,学生对“比例”这一知识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很容易地學会了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游戏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教学情境,突出知识的趣味性,是使学生很快对所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虽然数学知识中有些内容较抽象,但有些内容还是充满趣味性的。教师可以创设一定情境或是提供一定的素材让学生体验并发现数学规律。学生如果能真正理解规律,体会到规律的价值,那么他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恰当的实例。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加强学生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如在教学“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对家庭中一个月或一年的收入或支出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制作统计图表,学会用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根据知识的特点去设计合适的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活动型情境是教学中通过学生体验性的学习和现场操作,让学生在现实操作和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数学的运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数字的神奇和奥妙,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如我们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具有圆柱形的物体,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物体体积的关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学会圆柱体物体的体积计算。当学生看到我们生活中的易拉罐、茶叶罐,水桶、玻璃杯、水管等圆柱体时,对计算就有了兴趣,学生能初步感知圆柱体构造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这圆柱体的认识。整个课堂活而不乱,兴趣盎然,整堂课学生都在玩中学,学中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它蕴涵着两层含义:一是我们要努力挖掘现实生活的“数学因子”,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自然地、适时地引入数学课堂;二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时,应该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有效地实现“生活数学”于“学校数学”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后,设计了如下生活情景:明天我们将组织全班同学到郊外进行野炊活动,围绕这一主题你能想到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实际生活的内容。

另外,引入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它包括社会情境、规定情境、教学情境、学习情境、戏剧情境等。其中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可由教师结合有关数学知识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自行设计相关方案。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