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与生活美学之思考

2019-07-12 03:43刘紫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美学思考生活

刘紫薇

摘要:生活与美学关系密切,真正的美学可以帮助丰富我们的人生,提高我们的生活境界,作为一种精神活动让我们乐享奇中。我们在日常中要学会用美学点亮生活,享受美的人生。

关键词:美学;生活;思考

中图分类号:B8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2-0023-01

一、前言

美是什么,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从古至今,从东到西,人们对于美的解释是十分复杂又多样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讲到人类与动物本质的区别是人类能够想象出虚构的场景与概念,然后用语言描述虚拟的画面,从而让更多的人相互合作创造出了无限可能。这其中就包含了人类最原始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于美学的认识。美学的本源来自古老的哲学,以至千百年来美学和哲学从来都不会分家,因此,哲学与美学这两个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印在了现代美学家的心中。哲学与美学相辅相成,哲学会始终成为美学的重要基础,同样,哲学美学也始终成为设计美学的内涵。

二、艺术美学的哲学思考

艺术是什么,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形态,是通过塑造不同的形象来反应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美学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美学从提出开始就与艺术的关系十分密切。艺术审美对于美的包容性是十分大的,没有绝对美或绝对丑的概念,一个具有强烈艺术创作激情的艺术家在遇到某些事情或是场景时就会进发出超长的艺术直觉,从而进行艺术创作。这些创作表达出了艺术家对于其所处的时代、社会的思考,具有其主观意义上的独创性。对于美与丑的判断,在《庄子·齐物论》中有这么一段话:“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可以看出美与丑没有统一的标准,从“道”的角度它们是一致的,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所谓的各美其美。而黑格尔对于美学的艺术哲学思考与庄子不同,黑格尔建立了完整的唯心主义美学体系,他认为“美是绝对理念通过人的心灵外化为感性形象”,即美是理念感性的显现。从这个定义就可以看出,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的精神,而感性的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的客觀性相。

艺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一直存在着,从远古时期的人类在洞穴里、墙壁上、身体上刻画的多种多样的图腾开始,一直到现在琳琅满目的艺术形式,艺术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方方面面。最初的艺术是服务于功能的,只是纯粹的实用品;到后来,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史前艺术,人体艺术、壁画与雕刻开始出现。再到后来艺术便被单拎出来自成一体,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三、生活美学的体验与思考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美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所呈现。例如自然界的美一直都是古今中外的学者、艺术家最爱讴歌和描绘的对象。正如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所说:“真正的最高的美正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美,而不是艺术所创造的美。”自然之中的许多事物都被人类赋予了特殊的感情,以表达人类内心的感情。如伤春悲秋,人们热爱春天里的生机盎然,便赋予了春日以欣喜;感叹秋日里的凋零,便给予了秋日以悲愁。月的阴晴圆缺,日的东升西落都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不只是自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美。如今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已经没有古人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心情,都忙于事业,忙着赚更多的钱,就连休闲、健身也被视作“充电”的手段,是为更加忙碌的状态补充能量……我们到底在忙些什么?每日里机械的劳动消磨了我们对于美的感受,为何不稍微放慢一些脚步,去感受一下生活中微小的美好呢?追求美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审美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源自人的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它包括对世界与对自身的一种理解,也包括对某种行为方式的认同。

美无处不在,想要看到身边的美,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即使身处社会浮华,但只要心灵世界丰富多彩,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之所在,有趣的灵魂是发现生活美的前提条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的事物需要亲身感受,美的感觉需要培养。这里以穿衣搭配为例,在放假期间笔者去了韩国,提起韩国大家的第一反应大概就是俊男美女了吧,但是到了那里我突然发现,单从长相来看,韩国人并没有比中国人有多出众,身材比例也并不是多好,但他们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穿衣搭配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尤其是男生,从发型到手里拿的小包,每一处都十分和谐,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大帅气;而国内大多数男生并不喜欢考虑这些,对于穿衣的需求就是舒服而已,没有在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并且还认为男生如果考虑打扮就是很丢人的事情,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就是对审美的一种践踏。就像我国许多中小学的校服一样,认为宽松肥大的校服才是好的,可以穿的久一些,并且不会显露出身材,避免让学生在穿衣打扮上费心而不重视学习。可这种观点真的是对的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应的对于事物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校服是展现我国当代学生精神风貌和校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高品质设计的校服有利于帮助人们从学生时代就树立起正确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个人对于美学的理解与认识。

四、生活中的艺术美学

对于生活中的审美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活中的审美不像艺术那样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它是悄然出现的,如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衣之美,从中国古代“美”字的起源开始,有提出“羊大为美”,“大”是正面双臂侧举、双腿分立之人,特指有权力、有地位的酋长或巫师,“羊”则表示是头上所戴的羊头装饰,这“美”的最初形态便与“衣”紧密相连;食之美,则是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人从古至今都以食为天,对于食的态度不仅仅是饱腹就可以,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住之美,从陶潜的“夏日虚闲,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中的悠哉闲适,到《莎翁情史》中还是青年的莎士比亚攀着缠绕的藤蔓爬进了情人的闺房中的大胆与浪漫,展现出东西方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行之美,我们则需要放缓脚步,以“闲,代“忙”,忙则心亡,使内心看不到路途上的美景,便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美的存在。

可是,对于美学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理解,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美都是值得欣赏和研究的。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日益发展,使得审美的大众化和通俗化倾向日益明显。在一些还未形成成熟审美观的人来看,大家喜欢的东西、流行的东西就是美的,没有自己的审美观,这就会导致审美倾向的同一化,从而遏制了美的发展。人们都按照一样的攻略,去一样的地方,拍一样的照片。这样机械一般的美丽是真的美吗?虽说当下流行的通俗审美有利于大众提高审美水平,但人们对于审美还是应当有自主选择性,有自己的理解和评判,对于不认同的事物要有大胆且合理的批判,矛盾促使事物发展,这样才能不断促进生活中的艺术美的提高。

五、结语

全球经济的发展加大了“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的趋势,而美学和日常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又使这一文化现象始终处于发展和动态变化中。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美学和日常生活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意义和目的是积极的。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的我们不仅需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和研究美学,还应该对日常生活中的美学现象加以研究,培养与大众生活平等而又独立于大众生活之上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猜你喜欢
美学思考生活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妆”饰美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