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辔回策 尽有蕴藉
——李邕《李思训碑》书法欣赏

2019-07-15 05:38
江苏教育 2019年45期
关键词:李邕圣教序结字

李邕(678-747),字泰和,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唐代著名学者李善之子。李邕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李邕才华横溢,有文章翰墨之才,文章盛名远扬,所谓“独步有唐四十年”,其行书独具一格,后世推崇备至。李邕书法初学王羲之,其后形成了敦厚开张的个人书风,可与王羲之分庭抗礼。李邕一生擅长书写碑版,大都以行书入碑,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李秀碑》《端州石室记》《法华寺碑》等碑传世。

《李思训碑》(见图1),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开元二十八年(740)六月廿八日立,碑文记载李思训生平事迹。此碑下截文字漫灭已久,不可卒读,但碑身上部文字及刻工甚佳。赵崡《石墨镌华》卷三载:“北海书逸而遒,米元章谓其屈强生疏,似为未当,此碑是其得意者,虽剥蚀过半,而存者其慥铩凛然。”由此可知,赵崡认为米元章对李邕的评价未为公允,赵氏认为此碑乃李邕书法的得意之作,其存留下来的字是非常精彩的,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图1 李邕《李思训碑》(局部)

明人杨慎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第一,其融液屈衍,纡徐妍溢,一法《兰亭》。但放笔差增其豪,丰体使使益其媚,如卢询下朝,风度闲雅,萦辔回策,尽有蕴藉。”在崇王之风的盛行时代,李邕积极地向王书借鉴、学习,其中《李思训碑》是这次学习王书的典型代表,下面从《李思训碑》对怀仁集《王義之圣教序》的借鉴中可窥一斑。通过将《李思训碑》中的“德”“长”“福”“宗”“重”“海”与《释怀仁集王圣教序》中相同的字进行对比(见表1),不难发现,李邕与王羲之在结字造型方式上非常接近。在结字规律上,《李思训碑》上下结构的字下部分喜欢往右偏移来制造错位,如“家”“书”“览”等字,而这种错位在集王《圣教序》中亦非常普遍,如“圣”“翠”“宅”等字(见表2)。从以上所举数例可知《李思训碑》与《怀仁集王義之圣教序》有明显的暗合处,换句话说李邕对王羲之的师法与借鉴是非常深入的,若不心摹手追,断难臻此化境。

表1

表2

《李思训碑》是唐代行书入碑的代表作之一。从整体上看,碑身宽博、工艺精良,且字数较多,整体上呈现出气势宏大的盛中唐气象。由此碑的书写状态可知,其用笔一丝不苟,整体气息鲜活,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变化丰富,实属不易。有创作经验的作者都知道,在书写巨碑时,作者需要有极强的整体把控能力,这本身对创作者的书写熟练程度有较高的要求,透过这件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李邕具有高超的书写技巧及稳定性。同样是以行书入碑,李邕此碑与唐太宗的《温泉铭》《晋祠铭》形成鲜明对比(见图2、图3),唐太宗这两件作品,章法上错落有致。此碑虽是行书,却字字独立,上下左右字距基本相等,整齐划一,犹如楷书的书写方法。这种章法布局,或许与楷书书碑的书写惯式有一定的联系。

图2 唐太宗《晋祠铭》(局部)

图3 唐太宗《温泉铭》(局部)

从结字上来说,可以明显看出李邕《李思训碑》与王羲之书法的渊源关系,特别是某些结字的处理,几乎与王羲之如出一辙。此碑结字开张,字形大小平和,粗看平平无奇,然其在平正中蕴藏着险绝之势,如若仔细体味,便可发现其匠心独运之处。李邕在字形的处理上以连带较少的行书为主,故此碑的结字整体上给人以平稳、安静、敦厚之感,而其中辅之以草书或笔画映带较多的行书,形成一种衬托关系,使得整体稳定中带有一股动势,增强了作品的对比度,整体上形成了动静结合、揖让有度的风格基调。

众所周知,李邕传世行书作品以碑刻见多,墨迹本目前仅有传为李邕所书的《出师表》,然学界基本认定这是后人托名之作。而《李思训碑》用笔沉着痛快,精微传神,点画清刚有力,起承转合处,皆有法度。从传世拓本来看,此碑碑文上部,字口清晰、完整,点画起收映带明显,纤毫毕现,可谓神采奕奕,这无疑是认识李邕行书笔法的较佳范本。通过此碑,我们也可以推知《麓山寺碑》《李秀碑》等磨泐漫漶之碑版的笔法(见图4、图5)。

图4 李邕《麓山寺碑》(局部)

图5 李邕《李秀碑》(局部)

李邕的行书对后世文人书家的影响可谓深远。苏轼、赵孟頫、邓文原、董其昌等书家都对李邕的书法艺术有不同程度上的借鉴。赵孟頫的大楷取法李邕,而参以魏晋笔法,陶宗仪《书史会要》评其书云:“邓文原正、行、草书,早法二王,后法李北海”。从这段话可以看到邓氏一面参习二王书法,一面又借助李邕这座高山进行参研王字,通过借助李邕书法上追魏晋,从而对王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明李荫建云:北海书法之妙,出入二王,而奇伟倜傥类其人。明董其昌云:黄长睿评张从申书出于北海,赵子固又以北海学子敬,病在欹侧,若张从申既无此矣,然从申书实似北海之法华寺碑而北海出奇不穷固当胜,云余尝谓“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世必有肯余言者。董氏和李氏在文中皆推崇李邕,特别是董其昌的言论中把右军比龙,北海比象,是有并称之意,亦可看出其对李邕书法的肯定和赞誉。

综上可知,《李思训碑》在李邕所有书法名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相对于他的其他作品来说,无论是书写的质量,还是后期刻工的制作都称得上是上乘之作,它不仅是学习李邕书法的上好范本之一,更是通过此碑参研王羲之书法的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李邕圣教序结字
简论启功的书法教育成就
上李邕
耿介磊落的李邕
对李邕书法史的地位思考
隶书“接笔”论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九)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八)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四)
唐代文豪李邕为何遭人诬陷?
徐州《从事墓志》书法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