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以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为例

2019-08-07 05:55赵韵姬张彦粉党亚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教师

赵韵姬,张彦粉,党亚男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 523000)

1 工作室教育模式及优势

1.1 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针对该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一般纳入院校统一管理,以导师(专家或教授)为核心,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充分利用学校及社会上的各种有利资源,进行教学和科研实践。在教学模式上,工作室将项目实践融入专业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学习,增强学生的实操技能;在教学组织上,工作室由学生自行选择项目与团队,形式更灵活自由;在教学实施上,根据调研分析和市场需求,选择项目形式和调整培养目标。

1.2 工作室教育模式的优势

1.2.1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创业能力

学者把创业能力结构分为6个方面:战略决策能力、机会发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在工作室引进项目过程中,学生对项目进行论证并与企业进行洽谈,培养对机会发掘的能力。在项目策划阶段,学生要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产品设计、企业信息、市场营销,做出正确的策划方案,培养调研分析、战略决策等能力。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学生组织需进行明确分工与相互合作,从组队、选题、项目策划、设计、实施等全方位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在工作室承接校内外学术论坛、展会展览、新媒体推广、行业调研时,学生需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发挥资源最大的使用价值。每一次的项目运营、赛事迎战都是对学生的抗挫能力的锻炼提升。

1.2.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素质提升

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工作室为参与的教师提供了教学实践平台,教师通过项目策划、调研、实施过程中,积累教学实践的知识。同时在不断地进行项目打磨、论证中,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实践的改善,也促进了其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新鲜的实际案例分享给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工作室为教师团队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媒介,打破了专业与地域的限制,实现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企业之间教学信息共享,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有利于知识传授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1.2.3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专业教育为基础,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衔接与深度融合。通过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可以促进对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推动有关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 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工作室模式的创新创业教学

2.1 工作室的定位

目前,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在印刷个性化课程成立了《个性化印刷》工作室,主要承担三个任务:第一,通过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对接后,明确课程内容与实践岗位要求之间的关联,提炼出学生要掌握的理论部分,作为学生在实训室的工作任务目标。第二,模拟实际工作岗位过程,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加强学生的实操练习。第三,通过工作室,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为以后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2 工作室的组织架构

工作室主要由企业生产计划部的项目计划部、企业生产车间的项目生产部、企业的质量管理部的项目检查部构成,均由课程组的教师团队担任,工作室总经理由课程负责人担任。在项目生产部下设项目组长,组长由来自于各个相关企业的技术工人来担任,如个性化T恤制作小组、个性化摆台制作小组、个性化相册制小组等,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每个组长带领学生完成个性化产品的制作工作。

2.3 工作室的教学形式

基于真实项目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分组的教学形式,从项目的承接、计划、执行、完成交付等过程,小组成员都会全程参与。学生不仅学到了设备操作、理论知识,同时掌握了项目完整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提升了专业技能与组织、沟通、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2.4 工作室的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指导教师由“双师型”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教师组成。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很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项目。此外,校外企业兼职教师大多来源印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拥有丰富的真实行业案例和项目资源,讲授最新的印刷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工作项目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

3 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

3.1 构建三级工作室教学形式,分层次循环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目前只有部分专业课程实施工作室制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覆盖全专业课程与学生,为了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应由不同层级的工作室构成。第一级为班级学习小组,尽量覆盖全专业大一学生,学生结合自身需求与意愿,组建若干个7~8人的班级学习小组。班级学习小组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完成课程基础实训项目,指导老师为课程教师。第二级为专业工作室,通过一学期班级学习小组成绩的遴选以及个人意愿,组建专业学习与创新研究的专业工作室,分配有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校内指导教师指导项目,有固定工作室场所,承接相应项目,实现专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创新方向的尝试。第三级为融合工作室,在系级层面融合各专业特点,打破了原有的“系、专业、年级”的概念,组建产学研结合的学生团队,成立“新媒体策划与运营”工作室、“创意包装设计”工作室、“个性化印刷产品定制”工作室,按照企业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指导完成项目实施、项目竞赛、项目研发,项目成果转化,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级工作室教学形式(见图1),结合三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对其提出不同的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同时工作室的组建借鉴学生组织以老带新的模式,以大三学生任总监,大二学生任副总监,大一学生为部门成员,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高年级学生指导中低年级学生,形成流动性梯队,随着高年级技术和实践的不断积累,低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学生的帮助带领下学习实践,增强团队凝聚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图1 三级工作室教学形式

3.2 实施项目化立体化培养途径,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工作室教学的核心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真实的项目,通过工学结合实践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应突破原有的“课程”“章节”模式,采取项目化教学。而工作室的学习项目应在政府、行业及龙头企业人员参与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分析报告,设置专业课程,结合课程内容和技能最终确定递进式的学习项目。在培养途径上应按照项目实施的难度系数,通过基础技能训练项目、专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研发等立体化培养途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索适合专业特点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湾区包装印刷产业培养职业素质好,具备创意设计、数字印刷技术、智能包装技术、数字传媒技术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创意设计+印刷+数字传播”等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作出探索。

3.3 实行工作室成果学分替代,完善课程考核指标

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建立在学分制基础上,实现工作室成果与学分的替代,将大大促进学生参与工作室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为课程考核指标的设置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在工作室项目学习中,积极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成果学分转换标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低年级学生在基础项目训练中积累实践项目案例训练技能,以任务成果作为基础技能训练的结果。中高年级学生在专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中形成项目团队,通过团队协作参与综合性项目,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际创业项目效益等成果作为课程评价与学分转换的标准,实现真正的创业教学。实行工作室成果学分替代,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同时课堂形式的丰富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增强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