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2019-08-08 02:46阳俐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阳俐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断提升了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近几年,随着中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学校生源资质存在普遍偏低的现象,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中职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匮乏,导致他们对语文课堂失去了兴趣。本文基于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现状,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几点策略,希望对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能力 中职语文 教学改革

中职院校是以职业教学目的的教学机构,其最终目标是将中职生培养成能在社会发展中具备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想要提高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育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革新语文教学模式,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职业需求为基础,及时调整语文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一)中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差,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由于中职院校的生源资质偏低,导致大多数学生都有比较自卑的心理,具有较强的自我否定的情绪,学习态度处于消极的状态。同时,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还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他们面对一些意外的事件时不能很好的处理。且从我国的就业趋势可以知道,多数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无法适应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多变状态,由于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依赖性极强。所以,针对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找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措施。

(二)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中职语文知识并不难,难点之处在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年龄尚小的中职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并不明确,在成长的过程中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且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缺少积极性,加上教师在督促上的不到位,长期下来,学生的语文成绩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而素质教育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中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没有普通高等院校对教师的要求高,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高有低,因此造成了中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参差不齐的。除此之外,教师还普遍存在教学理念落后和教学方法传统的现象,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深受教学目标的影响,仍然采用题海战术,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练习和写作,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所以,想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资质,以身作则,做好领头羊的作用。

(四)没有健全的语文课程体系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主,没有真正发挥起教师的引导作用,尽管教育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改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并没有将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专业化特色彰显出来,许多学生在脑海中认为学习语文课程和自身专业学习并没有什么联系,学生从内心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此外,中职院校缺乏健全的语文课程体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想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需要转变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很多中职教师仍旧循规蹈矩,难以从传统的教育思想中解脱出来,在教学观念上仍旧以教师传授理念为主,没有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例如: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将实际的企业案例融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与创新,真正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应变能力。

(二)强化中职语文教学的识字教学

积累汉字的识字量是阅读和学习语文的基础。汉字识字量的高低影响着中职学生阅读书籍和理解文字的高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偏低,在语文学习上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从强化学生的汉字识字量入手,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运用知识做铺垫,从而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督促作用,要求学生熟读、正确书写并正确运用基础汉字,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帮助学生解惑,适时的指点学生,激发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学习兴趣。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拓展和丰富自身的汉字贮备量。

(三)改革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中职语文教学在革新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还不能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师惯于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其次,除去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环节,引导学生阅读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的出发点,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更多空余的时间让学生去仔细阅读;最后,不定期的开展趣味阅读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查漏补缺,提升自身語文阅读素养。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去扩展有益的阅读资料,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实际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例如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有一定的要求。当学生在面对企业招聘时,拥有一份文藻华美并且内容丰富的求职信,已经提升了自身职业能力;而在面试过程中拥有流利的口语介绍自己,也会获得一个好职位的敲门砖。在后期的工作过程中,也要面临与同事、上司、顾客之间的交流,因此如何掌握好沟通的技巧是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学会和掌握的职业能力。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要将培养实际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导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在训练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让中职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环境中,能很好的与同事、上司和客户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

(五)改革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考核体系中,都是用一张试卷来总结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评价方式单一,严重打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文化知识掌握较差,造成了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可以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中,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基础和兴趣爱好入手,例如:语文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适当的降低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标准,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逐步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适应能力。

结束语:就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本着实际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技术和能力的需求,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语文教学阅读模式,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识字基础,完善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对学习的自信心,有效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改革,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殷婷.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万端端,刘琪.论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新校園:学习,2012(6):29-29.

[3]朱仁更.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新课程(下),2016(2):218-219.

[4]林静.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9):27-27.

[5]李小敏.基于职业需求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7(4):65-65.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航天学校)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