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疗效观察

2019-08-15 07:14周双琳王聪敏吴英英王昱惠敖俊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光敏剂火针毛囊

周双琳,祝 贺,王聪敏,丛 林,吴英英,王昱惠,敖俊红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perifolliculitis capitis abscedens et suffodiens,PCAS)是一种头皮慢性化脓性皮肤病,是多个聚集的毛囊及毛囊周围炎在深部融合后相互贯穿形成的脓肿。本病多发生于成年男性,以结节、脓肿、瘘孔、皮下组织侵蚀破坏、相互沟通为特点。本病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易反复,常伴有组织瘢痕化及结节表面瘢痕性秃发,治疗较为困难。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鳞状细胞癌发生[1]。临床治疗上,多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外科切开引流排脓、皮损内注射等综合疗法,均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近年来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开始应用于该病治疗,且效果可靠[2]。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头皮的结节及脓肿的持续存在会阻碍光敏剂的吸收,从而影响效果的发挥。为解决该问题,笔者在2014年 1 月—2017 年1 月,采用火针联合局部外用5-氨基酮戊酸(5-ALA)PDT治疗PCAS,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 例PCAS患者均来自2014年 1 月—2017 年1 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门诊。所有患者均符合文献[3]中关于PCAS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40 岁,平均(25.81±6.52)岁,病程 3个月~5年。临床均表现为头顶部及枕部群集分布的坚实、有压痛的结节,可融合为脓肿在头皮深处有互通的隧道,适当加压后有脓液溢出;皮损上方可有毛发脱落,多伴有明显疼痛及压痛。面部及其他部位有皮损者不在本次观察范围之内。治疗前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血糖均未发现异常。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之间年龄、病程、病损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开始前,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本病的诊断标准,愿意参加试验并配合治疗要求者;②停止系统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至少3个月。排除标准:①不配合治疗,晕针、怕疼不能坚持者;②心脏病、高血压、脑卒中,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③患有头皮过敏性疾病及瘢痕体质者;④其他严重的系统疾病及精神神经疾病患者;⑤治疗期间需要长期暴露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下的患者;⑥医生判断不符合施术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火针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火针操作:根据患者皮损部位取俯卧位或坐位,对需针刺的皮损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左手持95%乙醇灯靠近针刺部位,右手以握笔势持针,将针体在乙醇灯上烧红。将烧红的中号火尖头针对准结节和脓肿部位快速斜行深刺入约0.5~1 cm,针刺平均密度为1针/cm2。瘘道皮损处沿瘘道走行分段深刺。凡有脓肿者,火针深刺后,用无菌棉片轻轻挤压脓肿周围,使内部脓血从针口处全部排出,直至出现鲜血为度。皮损面积大、数量多的患者可分批次进行操作。光动力治疗:火针排出脓血后,将新鲜配制的10% 5-ALA溶液(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40502)注入脓腔内,同时皮损表面涂抹同样浓度5-ALA,塑料薄膜避光封包3 h,用 LED-IA 型光动力治疗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照射,波长(630±5)mm,能量密度 70 mW /cm2,距离 20 cm,照射20 min。嘱患者戴帽子避光。以上治疗每21天1次,共3次。

对照组采用单纯5-ALA PDT治疗。在皮损处涂抹光敏剂,有脓肿的部位用5 ml注射器将脓液吸出,并将光敏剂注射至脓腔内,后封包、照光,操作方法及疗程与观察组相同。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皮损愈合时间。持续进行2年的跟踪随访,观察术后复发情况。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囊肿全部消退,结节瘘道萎缩无溢脓,自觉症状消失。显效:囊肿消退≥70%,结节瘘道偶尔有溢脓,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囊肿消退≥30%,结节瘘道少量溢脓,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囊肿消退<30%或加重,结节瘘道经常有溢脓,症状无改善。皮损愈合标准:3次治疗结束后,囊肿及结节消退,瘘道闭合,结痂脱落。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8.0 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11例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10例痊愈,9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火针联合光动力疗法与单纯光动力疗法治疗PCAS疗效相当(图1)。

2.2 皮损愈合时间

观察组的皮损愈合时间为(10.7±3.51)d,对照组的皮损愈合时间为(17.4±4.21)d,观察组皮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复发率

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其间,观察组有6例(20.0%)患者皮损局部复发,对照组有11例(36.7%)局部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治疗控制症状。

3 讨论

PCAS通常是由毛囊闭锁引起,常伴发聚合性痤疮和化脓性汗腺炎,且此3种病的发病机制和组织病变均类似,故概称为毛囊闭锁三联症[4]。本病组织病理改变为毛囊口角栓形成、毛囊闭锁,有肉芽肿反应,脓肿内可找到角化物。有鉴于此,通畅闭锁的毛囊,消除炎症,抑制肉芽肿形成是治疗PCAS的有效途径。

PDT是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源激发生物组织中的光敏物质,引发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一项针对光动力和单纯红光治疗的对比研究发现,ALA-PDT对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红光[5]。光动力对于治疗PCAS及其继发的多重感染也有明显疗效[2],其作用机制为ALA 进入病灶内,作为内源性卟啉累积在毛囊细胞内,被特定波长光所激发,产生细胞毒性物质使细胞坏死、凋亡,从而抑制毛囊皮脂腺分泌、抑制毛囊皮脂腺过度角化和杀灭毛囊内病原菌,使毛囊周围炎得到有效治疗。同时,PDT能够抑制过度增生的胶原纤维,避免出现瘢痕组织[6,7]。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皮损均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在90%以上,证实PDT治疗本病疗效确切。而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提高光敏剂的透皮吸收,使光敏剂与病灶靶点充分结合,是PDT起效的关键,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中医传统火针疗法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图1 火针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PCAS患者临床表现

中医称PCAS为“蝼蛄疖”,俗名“蟮拱头”[8]。病因多为素体虚弱,复感风湿热邪,蕴结肌肤,郁久生脓。火针疗法,古称“燔针焠刺”,治疗疾病的范围较广,从骨科、神经科、内科、外科到妇科、皮肤科疾病中均有广泛应用和较好的疗效[9]。明·高武的《针灸聚英》“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肉,外皮无头者,软不坚者以溃疡,阔大者按头、尾及中,以点记,宜下三针,决破出脓,一针肿上,不可按之,令脓随手而出,或肿大脓多,针时则侧身回避,恐脓射出污身”即详尽描述了火针治疗的过程和细节。郭海霞和刘刚[10]应用电火针洞式引流联合局部封闭治疗PCAS,认为火针洞式引流治疗PCAS,可发挥火针通畅排脓、控制炎症的作用。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11,12],火针可以消除病变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渗出、黏连,改善局部组织的钙化、缺血、挛缩等病理变化,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使受损组织得以重新修复。

本研究中,观察组皮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光动力治疗组。分析原因为本法遵循的是“给邪出路、去腐生肌”的原理,通过火针快速刺破脓肿,促使脓液彻底充分引流。其中,火针作用有三:一是以针代刀,穿破脓腔以引流,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二是结节部位行火针散刺开放病灶,促进光敏剂透皮吸收,与病灶充分结合,从而加强了光动力的治疗作用,促进炎症消退;三是止血修复作用,火针烧烙局部小血管,防止出血,同时又激发了自身机体的良性调节机制,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瘢痕形成。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局部出现轻度灼热感和红斑,治疗后给予冷敷,通常2~3 d可自行消退,脱落的毛发约3个月后可生长。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本研究采用火针联合PDT治疗PCAS,既可发挥火针通畅排脓的功效,又可促进光敏剂透皮吸收、充分发挥光动力治疗的抗炎、抑制肉芽组织增生的作用。皮损愈合快,复发率较低,实用性强,是一种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光敏剂火针毛囊
溶酶体靶向吲哚氟硼二吡咯光敏剂的合成、双光子荧光成像及光动力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光动力治疗中提高光敏剂靶向性的研究进展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淀粉基壁材的光降解性能研究
WHY 我的小脸蛋为什么长满了青春痘?
常见毛囊细胞角蛋白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研究
产后脱发怎么办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