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Paget病误诊一例

2019-08-16 02:39吕雪莲褚小玲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乳晕湿疹乳头

狄 梅,吕雪莲,褚小玲

临床资料

图1 乳房Paget病患者乳房皮损

患者,女,53岁。因右侧乳头和乳晕反复红斑、渗出、结痂3年,于2017年4月5日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侧乳头溢出少量清亮液体,之后同侧乳晕出现一小片红斑伴瘙痒,搔抓后出现少量渗出和结痂,于外院按湿疹伴感染对症处理,疗效欠佳;1年零11个月前,行右侧乳晕皮损活检术,组织病理显示湿疹样改变。后予中草药口服加外洗,右侧乳晕红斑面积渐增大,反复出现渗出、结痂伴瘙痒,乳头仍有溢液。之后仍按湿疹间断治疗(口服依巴斯汀、四妙丸、湿毒清胶囊,外用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等),局部清洁换药,但病情迁延不愈。自起病以来,患者二便正常,近一年体重下降5 kg左右。既往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病史10年,口服二甲双胍和富马酸比索洛尔,血压及血糖控制良好。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身高165 cm,体重54 kg。皮肤科情况:右侧乳头较左侧低平萎缩,右乳头、乳晕可见边界不清楚的不规则暗红斑,面积约3.5 cm2、占乳头乳晕面积的3/4,表面不规则糜烂,少量渗出,边缘暗褐色结痂,轻度浸润感,乳晕外皮肤未受累,未扪及皮下包块(图1),左侧乳头乳晕未见异常。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未见异常;双侧乳腺轴位+侧位钼靶检查:双侧乳腺增生,多发钙化灶,右侧乳头凹陷。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双侧腋窝未见明显异常增大淋巴结。超声心动检查:二尖瓣返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切取右侧乳晕部分红斑(深度达皮下脂肪层),组织病理示:棘层肥厚,表皮内见较多异形肿瘤细胞,散在或呈巢团状分布,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体大、胞质丰富淡染,细胞核染色质颗粒状,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像,真皮浅层较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图2a,2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7、EMA、CEA、HER2均阳性,GCDFP-15灶状阳性,ER、PR、CK20、P63、P40、S-100及 Melanoma均阴性。AB-PAS染色弱阳性。同时借阅3年前外院组织病理切片,可见表皮内散在异形肿瘤细胞,胞体大、胞质丰富淡染,细胞核较大呈泡状,核仁明显,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图2c)。外院组织蜡块补充免疫组化示:CK7、EMA、CEA均阳性。诊断:乳房Paget病。治疗:患者确诊后转至我院乳腺外科治疗。根据乳腺癌治疗规范,因病变累及乳头、乳晕,无法保留乳房,故患者于就诊2个月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右侧乳腺组织并行右侧腋窝淋巴结清扫。切除物组织病理示:表皮内可见异形细胞,乳头下导管上皮异形肿瘤细胞浸润,细胞核深染、可见核仁,真皮及皮下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周围乳腺陈旧性出血、纤维包裹及钙化结节,少许导管上皮增生(图2d)。免疫组化染色:CK7、EMA、CEA、GCDFP-15、AR均阳性,HER2强阳性,Ki-67(皮肤约60%阳性,导管内20%阳性)(图 3a-3f),ER、PR、CK20、P63、P40、S-100、Melanoma、PD-L均阴性,AB-PAS染色阳性。淋巴结未见肿瘤细胞(乳腺内侧0/2;腋窝0/27)。组织病理诊断(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标本):①乳房Paget病;②导管原位癌。患者术后未做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口服乌苯美司 30 mg每日1次。术后14个月,皮损无复发,行乳腺超声多谱勒及胸部X线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正常。

讨论

图2 乳房Paget病患者两次皮损及切除物组织病理

乳房Paget病又名乳房湿疹样癌,目前认为本病几乎均与潜在的乳腺导管癌有关,可能起源于Toker细胞,肿瘤细胞发生于乳腺导管近开口处,为乳头下乳腺导管内癌。这种导管内癌可向下侵入乳腺,而向外则侵入表皮。乳房Paget病常发生于中年以上女性(平均40~60岁),常见于单侧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呈湿疹样外观[1]。由于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且可呈间断缓解的假象,易被临床误诊。当疾病迁延至晚期,病变可进一步向深部扩展。该病从有皮肤改变到出现明显肿瘤样表现可能有较长的病程经过, 如能尽早确诊,可以保证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机会[2]。本例患者多次就医均按湿疹治疗,且疗效不佳,病情进一步进展,再次提示临床医生:对于出现病程较长的乳房湿疹样损害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应警惕本病。

图3 乳房Paget病患者皮损及切除物免疫组化组织病理(SP法×100)

乳房Paget病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表现,但尚需与鲍恩病、无色素黑色素瘤等相鉴别[3]。本例患者的组织病理显示Paget细胞在表皮呈巢状,与鲍恩病、无色素恶性黑素瘤的瘤细胞巢很相似,但GCDFP-15和CEA阳性可与鲍恩病鉴别;S-100和Melanma阴性可排除无色素恶性黑素瘤的诊断。

本病临床和组织病理同时误诊的报道少见。本例患者首次活检,表皮内可见少量异形细胞,仍被误诊,说明个别病理医师对Paget细胞的认识不足,或读片不够仔细认真,当HE染色不易辨认时,应辅助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协助诊断。另外,首次活检的标本细小、破碎,增加了诊断难度,提示疑似肿瘤疾病的标本取材时,应注意取材范围及深度,取材手法轻柔,尽量减少标本挤压,当病情与组织病理结果不符时,临床医生应多次或多部位取材活检。

乳房Paget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关系密切。张韡等[4]报道22例乳房Paget病患者,在乳腺外科均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2例发生全身广泛转移死亡,11 例行广泛切除术后随访2~5年未见复发。赵扬等[5]报道2例并发乳腺癌的乳房Paget病,1例乳腺导管内癌(高级别、多灶),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另1例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化),脉管内可见癌栓,腋窝淋巴结转移(22/28)[5]。而本例患者为乳房Paget病并发导管原位癌,局灶性可疑浸润改变,需长期随访复查

猜你喜欢
乳晕湿疹乳头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乳晕变黑是病吗?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