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医院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019-08-22 01:23陈金明吴月娜赵新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投诉率输液门诊

陈金明 吴月娜 赵新瑶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输液室的患儿数量较多,且患儿病症不同,所以患儿的病情大都较为复杂,所用药物种类各不相同,为了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有效治疗患儿病症,必须提升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以此降低门诊输液室问题事件的发生概率,加强对各个输液缓解的管控,以为患儿提供全面系统、规范合理的护理服务[1]。本实验研究就医院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采用加强护理管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100例门诊输液患儿纳入研究范围,依照时间顺序对两组患儿进行分组,实验组的50例患儿中,男女患儿比例为13∶12,所有患儿年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3岁和13岁,年龄均值为(6.25±4.96)岁;对照组的50例患儿中,男女患儿比例为27∶23,所有患儿年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2岁和14岁,年龄均值为(6.33±4.48)岁。纳入标准:两组患儿均于门诊输液室内接受治疗,均无药物使用禁忌证,且年龄均在18岁以上。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的患儿,排除严重恶性肿瘤病症患儿,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患儿。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医院门诊输液护理管理方式进行干预,主要及时为患儿准备药物,并叮嘱患儿输液过程中减少移动,并分析对照组出现护理问题的相关,制定加强护理管理方案,应用于实验组中。

1.3 观察指标:对对照组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两组患儿的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进行调查记录[2]。

1.4 统计学处理: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χ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 果

2.1 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50例患儿中,共8例出现护理质量问题,经研究,门诊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护理人员素质不足、输液流程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及缺少健康教育均属于导致护理管理质量的主要问题,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问题发生因素分析

2.2 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经研究,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对比分析[n(%)]

3 讨 论

对对照组发生护理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门诊输液室距离住院部及抢救室的位置较远,在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将影响对患儿的救援速度,室内布局不合理,导致室内卫生环境受到污染,加剧患儿输液过程中受到感染的概率[3]。第二,门诊输液室内缺少健全的硬件设施,由于门诊输液室的空间较小,人员较多,室内椅子较为拥挤,导致患儿在输液过程中舒适程度受到严重影响,且输液室内缺少便民服务措施,缺少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极易导致交叉感染情况的出现。第三,护理人员素质不足,由于医院内的护理人员年龄、学历及工作经验各不相同,其对输液知识及护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部分护理人员缺少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对各种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药物配伍禁忌进行学习,影响门诊护理的实际效果,部分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差,在穿刺过程中不能一针见血,也不能及时发现针头脱出、位移的情况,在拔针后,不能辅助患儿进行按压,引发血肿情况的出现[4]。第四,输液流程操作不规范,护士在输液过程中,不能正确对输液容器的颈部进行消毒,不能合理抽吸药液。第五,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输液前后不能严格进行手卫生的处理,导致较差感染概率增大,不能依照相关程序进行输液,不重视三查七对制度,不重视药物使用的正确顺序,不能根据药物性质合理调整药物输注速度,缺少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影响输液治疗。第六,缺少健康教育,不能加强患儿对输液过程相关注意事项的掌握,不能对疾病知识进行有效介绍,也不能及时解决患儿疑问,影响实际护理管理效果。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应用加强护理管理方式进行干预,第一,对输液室内的布局进行调整,确保室内空气清新,保证温度湿度合理,及时对污染物及逆行处理,合理对患儿进行隔离,以降低较差感染的可能性。第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扩大输液室空间,提升输液椅的舒适程度采用灭菌器对室内进行干预,准备好各个抢救物品,安排人员及时对输液室进行巡回检查,准备电视、音频播放软件、饮水机、空调等设备,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服务[5]。第三,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法治观念,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护理技巧的考核,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第四,严格执行规范的静脉输液流程,及时对液体的包装、使用日期、质量等进行检查,保证药物能够完全溶解后再进行输注,依照一人一物的制度进行输液干预。第五,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各种药物的性质、使用过程中的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宣教。第六,加强健康教育,对患儿进行药物输注知识的介绍,针对不同病症的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告知患儿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提升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6]。

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针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加强护理管理方式进行干预,有利于提升患儿的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率。

综上所述,合理分析医院门诊输液护理管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加强护理管理方式以完善措施,优化护理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投诉率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