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9-08-24 06:00王海平
关键词:语文素养必要性小学语文

王海平

摘   要: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接受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熏陶的同时,大大提升他們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素养。可见诵读经典活动的实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有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经典;语文素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6-0028-02

“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要提升学生——尤其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搭乘当下国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快车,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汉语之美、积淀文化之底、夯实语文之基,是可行的。

一、在低中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小学生中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可有效帮助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而培育、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是重要的途径。体现在阶段目标上,第一学段学生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及至第二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则上升为不少于40万字。这都是教师在低中年级推动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所在。

低中年级学生年龄多在6~10周岁之间,他们的向师性非常强烈,老师怎样教,他们就会怎样学;只要老师夸奖、表扬,他们的诵读就会更加努力,心理感受就会更加自豪。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记忆能力正处于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大量的诵读活动,有助学生在记忆积淀中逐渐感悟经典、体味经典,进而内化为个人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低中年级诵读经典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氛围

良好的诵读氛围会提高学生的心理舒适感。笔者主要从视觉、听觉和家庭氛围营造上推进诵读活动。视觉上,教室每一面墙上都张贴需要诵读的经典诗词文章,黑板报上是文化大家的读书故事,图书角存放的是供学生使用的典籍文本,处处都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听觉上,笔者会选择在晨读时间、或大课间、或语文课前后的课间,播放配乐古诗词、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在家庭氛围营造上,则主要通过鼓励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有效拓展经典诵读的阵地。全方位、立体式的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受到传统文化精华的感染、浸润。

(二)明确内容

从低中年级学生的学情实际等出发,选择适合他们诵读的篇章内容也很重要。按照诵读为主、体悟为辅、兴趣优先的原则,一是结合教材,进行相关阅读内容的拓展;二是通过荐读,增加学生诵读的篇章。前者,如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开始即会学习到《对韵歌》,教师即选择《笠翁对韵》上卷中“一东”部分供学生诵读;二年级学生学习完《雪孩子》后,即会推荐学生诵读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柳宗元的《江雪》等。后者,则主要是提供书目供家长与学生进行亲子阅读时使用,内容也以切合学生成长,契合学生兴趣为主。

(三)指导方法

1.兴趣激发是必需。对中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持久且主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最大动力,就是“好玩”。为此,在诵读之初,笔者即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感受诵读中的“好玩”之处。如讲解和诵读内容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结合多媒体使用,以唱、演等方式来表现诵读内容等。

2.指导诵读是助力。“金针度去从君用,不把鸳鸯绣与人”。对教师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诵读的“金针——诵读方法。笔者的做法是“一解”“二拓”“三诵”即:解文意,悟文情;拓文路,知文理;诵文本,感文美。

3.丰富活动是载体。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小而宜的活动,如“我是诵读明星”“诵读争霸赛”“我诵读我会画”等,以推动诵读活动持续行进,对提高学生的诵读意愿、升华诵读效果,大有裨益。

(四)做好示范

作为老师,倘若说在活动之初还可以“现学现卖”的话,那么随着活动深入,这种做法很快就会现出其蹩脚状态。因此,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此教师要坚持在诵读活动中深入、持续地进行学习,向同行学、向专家学、向一切可以接触到的典籍文献学习,“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将这种精神一直持续下来。

三、诵读经典活动的成果

诵读活动对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尽管熟读成诵是最初、也是最主要的要求和达成目标,对领悟感知和学以致用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无心插柳”,但学生既经熏陶,就会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诵读内容的影响并有所运用,从而嵌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如学生在学习完《拍手歌》后玩拍手游戏时,就会将所背诵《三字经》内容“人之初,性本善……”融入拍手节奏;在玩“跳房子”游戏时,就会采取背一句古诗跳一步的方式进行;还有一名学生在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中说及奶奶家的大公鸡时,就用上了唐寅《画鸡》中的句子“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而另一名学生在回答教材108页问题“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就直接脱口而出“风可以吹来春天”,理由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诵读经典精彩了学生的生活,厚植了他们扎实的语文素养。

总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引导低中年级学生亲近经典、诵读经典,积累有多厚,语文素养就有多高,成长路上散发的馨香就有多远。

参考文献:

[1]委晓芳.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实验回顾[J].学周刊:上旬,2015,(08).

[2]张瑜玲.最能致远是书香——诵读经典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探索[J].吉林教育:综合,2017,(01).

[3]夏秀文.经典诗词对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17,(24).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必要性小学语文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