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需要“活”

2019-08-30 08:26蔡小洪
求知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减数分裂复习策略

摘 要: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重难点内容,但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教师应巧用合适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建构这两部分知识点的知識框架,以此提高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复习策略

一、借助教具,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

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无法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借助教具将“死”的概念“活”起来。比如,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这些概念是这部分知识点的基础,而学生经常弄混,教师可以用细电线先缠绕出染色质的形态(如图1所示)——细丝状(a);再将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c);接着染色质进行复制形成具有染色单体的形态(b);最后教师展示教具总结出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染色体(质)数目的多少根据着丝点数目判断,复制之前的染色体(质)没有姐妹染色单体,但有一个DNA分子;复制之后的染色体(质)具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

二、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将静态变为动态

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的染色体行为特点和各个时期的结构图(如图2)都是要求学生记住并能够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首先利用多媒体演示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回忆起一个大体的框架;其次展示各个时期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前后时期的对比总结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对应的口诀。最后,在展示完静态图片后,再展示整个过程,加深学生对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认识。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被动变为主动

在复习各个数量的变化曲线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各个时期的结构图,得出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并自行绘制曲线图(如图3);其次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纠正和完善,还要让学生分析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及发生的时期;再次,以同样的方式让学生绘制有丝分裂的染色体曲线图,让学生观察这两种曲线的特点得到数目减半的曲线为减数分裂,不变的为有丝分裂(曲线B)的结论;最后绘制DNA分子在两种分裂方式的曲线图,比较两者的曲线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曲线A)。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构建框架能够很快地理解这部分的内容并能快速地记忆。

四、结语

由此可见,掌握细胞分裂形式的判断方法,有助于高中生更好地领会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解题及生活中。

参考文献:

[1]舒会鹏.试论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探索[J].同行,2016(15).

[2]洪丽亚.巧用简易图示法突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难题[J].中学生物教学,2012(4).

作者简介:蔡小洪(1987—),女,中学二级教师,本科。

猜你喜欢
减数分裂复习策略
浅谈2016年6月之后的四级听力复习策略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中职高三语文复习对口单招策略研究
“沙盘实操”助解细胞分裂
2017届高考政治学科复习策略
二轮力学实验专题的复习策略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资源与模型的巧妙结合
大学减数分裂教学中的难点与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