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2019-08-30 09:51陈小霞
考试周刊 2019年6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种类繁多的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国人的思想精髓,需要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语文是以我国母语教育为中心的学科,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优化小学生思维品质,激发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下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本文将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借助语文实践组织传统文化体验、借助课外阅读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三个角度分析传统文化之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纵观我国现代社会不难发现,年轻人都在追求“过洋节”“买洋礼”,反而忽视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美德与节日风俗,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流失现象。而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只关注文本知识的传递过程,很少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资源。然而,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团结发展的精神保障,只有让我国国民理解并宣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获得兴旺发達的不竭动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主动借助本学科的教学优势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小学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新一代继承者。

一、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之所以要强调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因为语文本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人们熟知的汉字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时期的甲骨文,再到后来风格迥异的书法形态,经历了由甲骨文到繁体字、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长期发展,体现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知识,促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文化熏陶。

古诗、寓言、神话故事等都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而笔者也经常借助这些资料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希望小学生们可以在学习汉字知识、文学知识的基础上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化。

如,我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便首先为学生们讲述了重阳节对中国人的意义,以及人们在重阳节感恩老人的常见活动,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了重阳节的节日起源。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追溯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们了解作者由于背井离乡而无法与家人团聚所产生的思念之情,使其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接下来,我再引导学生探究本诗的含义,尤其是重点分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所表达出来的节日风俗,由此渗透传统文化。在本诗的引导下,学生们自主在课下收集了与中国传统节日及其风俗活动的文化资料,切实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认知范围,使其产生了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

二、 借助语文实践组织传统文化体验

文化是随着特定的时代发展背景形成的形态,由人类创造,也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对于小学生来说,实践体验是让他们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可以说,通过实践所获得的文化感悟是课堂教学难以比拟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借助实践活动丰富小学生的文化体验,鼓励小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寒假期间,我要求本班学生调查与年有关的风俗,希望学生们可以感受中国人对“新年”的期许与寄托,感受这个传统节日所蕴藏着的团圆、美满等幸福寓意。在调查中,学生们发现看似平常的饭菜也有很多讲究,比如腊八要喝腊八粥、腌腊八蒜,除夕守岁、吃饺子,以“鱼”寓意年年有余等等;还有许多学生调查了过年长辈给后代压岁钱、买新衣等活动的寓意,以及放鞭炮、烟花等代表辞旧迎新等传统思想。借助本轮实践活动,小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新年对中国人的意义,也幸福地接受了师长、朋友的新年祝福。

三、 借助课外阅读渗透传统文化教学

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还有一些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地域景观等等,内容极其丰富,很难一言而概之,语文教材也难以呈现所有。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主动丰富与拓展小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借助课外阅读活动展开传统文化教学。实际上,现在有许多学校已经将“国学经典”作为拓展阅读的基本项目,而这些文学作品便宏观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这一改革之便组织课外阅读,促使小学生在阅读中全面认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为了让小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按照国学经典分类组织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鼓励小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在阅读交流会上分享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另外,我会带领孩子观赏校园传统文化长廊,感受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教师布置传统文化板报,举行传统文化诵读,使学生来一次到传统的穿越。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根植于语文教学这片沃土。

我们班有几个小学生在家长的熏陶下很喜欢我国的茶文化,认为洗茶、喝茶甚至茶具的摆放讲究都很有趣,所以从国学经典中选择了与茶文化有关的书籍,了解了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再如,还有一部分小学生发现现在的成年人很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走亲访友也会涉及喝酒事宜,所以想了解我国古人对酒的看法。对此,我为他们推荐了酒文化以及古代诗人以“酒”为题所创作的诗歌作品。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功效,更为了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展开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周肖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32-33.

[2]魏立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研究[J].学周刊,2019(5):26-27.

作者简介:

陈小霞,河南省南阳市,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